-
公开(公告)号:CN1160131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00753.1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风险预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感知组件、基础组件、预测组件和决策组件;感知组件用于采集人员、环境和车辆的信息;基础组件包括数字人体模块和车辆预测模块,数字人体模块用于根据人员所处的场景参数,预测从当前时刻到未来某一时刻的人员位置参数,车辆预测模块包括状态参数预处理单元、轨迹预测单元和碰撞检测单元;预测组件包括人员损伤预测模块、车辆损伤预测模块和可靠度预测模块;可靠度预测模块根据场景参数和发生假设性碰撞时的期望参数,预测期望参数的可靠度指标;决策组件获取期望参数及其对应的可靠度指标,同时兼顾预测信号在时域上的极值、变化趋势指标,进行综合性的碰撞风险评估,输出控制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52576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75784.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3 , B60R2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汽车的全过程碰撞安全控制系统及汽车,包括基础模型模块、核心算法模块和分层决策模块,所述基础模型模块用于获取汽车信息、周围环境信息和人员信息;所述核心算法模块用于预测碰撞发生概率、碰撞时的碰撞构型、车体损伤情况和车内人员损伤情况;所述分层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核心算法模块的信息,评估当前行车危险程度以及碰撞时,汽车以及人员的损伤情况,实时计算并对保护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其目的是: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不足,通过本方案提供的全过程碰撞安全控制系统,能够为不同类型的驾乘人员,提供多种驾乘及事故场景下,贯穿碰撞前、碰撞时及碰撞后,全时域的安全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6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26885.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碰撞中座椅翻转运动的限力机构、座椅及车辆,座椅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为座椅靠背或座椅靠垫,当第一部件为座椅靠背时,第二部件为座椅靠垫,当第一部件为座椅靠垫时,第二部件为座椅靠背;限力机构包括限力控制装置和扭力杆锁止装置;限力控制装置包括:扭力杆,其安装在第一部件上;传动轮,固定安装在扭力杆上;限力控制模块,通过支架杆安装在第二部件上,限力控制模块的输出齿轮与传动轮相啮合;扭力杆锁止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二部件的一侧,扭力杆锁止装置与扭力杆的第一端连接,扭力杆锁止装置基于碰撞信号锁止或解锁扭力杆。当乘员躺卧乘车,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本发明能够调整乘员坐姿,以吸收乘员动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5200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69266.5
申请日:2022-04-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利于碰撞性能的行人小腿保护结构,包括底盘副车架和前保下本体,还包括小腿保护支撑架、副横梁和两个副纵梁,两个所述副纵梁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底盘副车架的左右两侧连接,两个所述副纵梁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副横梁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小腿保护支撑架的后侧与所述副横梁连接,所述前保下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方向向后的容纳槽,所述小腿保护支撑架的前部伸入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小腿保护支撑架的强度低于所述副纵梁的强度,所述副纵梁的强度均低于所述副横梁的强度。本发明能够同时满足2021版C‑NCAP的50km/h MPDB试验和40km/h的行人保护aPLI腿型试验,并能兼顾现有的64km/h的ODB高速碰撞试验安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0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9241.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点失效的仿真分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带有焊点的实际样件进行拉伸试验,得到实际失效数据;S2,根据实际样件建立焊点仿真分析模型,焊点尺寸和位置根据实际样件上焊点状态设置,标定焊点的热响应区的材料属性曲线,焊点的热响应区的材料属性曲线为在实际样件的基础上缩放强度曲线和断裂曲线,缩放系数为0.9~1.1;S3,进行仿真失效模拟,得到模拟失效数据,与实际失效数据进行一致性对比,若一致,则执行S4,若不一致,则调整缩放系数重新进行仿真失效;S4,将得到的焊点材料参数输入整车模型,进行整车分析。其能够对零部件的焊点区域进行精确仿真,对焊点的失效进行精确的预测,便于在设计阶段对设计区域进行设计变更。
-
公开(公告)号:CN1188768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02683.6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主动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本发明基于多种控制域发送的监测信息得到全域感知信息,保证信息的丰富全面和多样化,接着按照不同的预设场景对全域感知信息进行局部信息提取,得到各预设场景所需的目标感知信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然后,对目标感知信息进行模糊推理,快速得到各预设场景对应的风险等级及主动安全带控制指令,最终基于不同预设场景对应的风险等级和主动安全带控制指令进行仲裁,快速准确地确定最终需要的目标主动安全带控制指令,既全面考虑了丰富的感知信息,又保证了数据处理效率,保障了用户行车安全,提高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70023.4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N3/08 , G06N3/045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乘员离位量预测方法、装置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在预设时间内待测乘员的统计参数,根据每种统计参数生成多种离位参数和每种离位参数的类型;获取训练数据,根据所述训练数据,对类型为序列数据和数值变量的每种离位参数进行归一化,得到多种归一化离位参数;获取用户需求,根据所述用户需求从训练完成的预测模型中选取目标模型,将所有的归一化离位参数和类型为类别变量的每种离位参数输入到所述目标模型中,得到待测乘员的离位量;将所述离位量上传到目标车辆的控制端进行响应。本申请通过乘员离位量预测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离位量,从而让目标车辆的控制端进行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60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726949.4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N2/427 , B60N2/00 , B60N2/02 , B60R21/00 , B60R21/0134 , B60R2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控制系统、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包括感知装置、座椅传感装置、计算单元和座椅控制装置,其中:感知装置用于检测本车行驶路径上的目标物,以及目标物的物理属性分类、运动速度、运动方向,以及目标物相对于本车的位置;座椅传感装置用于检测座椅姿态和座椅上是否乘坐有乘员;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本车将与目标物发生的碰撞工况及其发生的可能性,碰撞造成乘员伤害的情况,以及需要对座椅采取的限力约束措施,该计算单元分别与感知装置和座椅传感装置连接。所述座椅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对座椅姿态的调整和运动约束,使得碰撞发生后人体能较好地与气囊接触,该座椅控制装置与计算单元连接。本发明能够从而缓解或消除碰撞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5882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73176.2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A柱总成及汽车,涉及白车身技术领域。汽车A柱总成包括A柱结构、门槛和门槛边梁。其中,A柱结构包括侧围外板、内板、连接板和加强管梁。内板设于侧围外板的内侧,侧围外板与内板之间形成空腔,连接板设于侧围外板和内板之间。加强管梁设于空腔内,加强管梁为中空柱状结构,内部设有加强筋。加强管梁与连接板连接。加强管梁和门槛分别与门槛边梁连接。由此,可以提高A柱结构的结构强度,以及A柱结构与门槛的连接强度,减少A柱总成因碰撞事故出现严重变形的可能性;同时提升门槛对电池的防护效果,进而提升整车的安全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476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30216.3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约束辅带组件、安全约束总成以及安全约束方法,涉及汽车安全约束领域。所述安全约束辅带组件用于与三点式安全带配合使用,所述三点式安全带具有肩带段以及腰带段,包括:辅带对接构件,用于安装至所述腰带段上;辅带主构件,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对应乘员两腿之间的位置;对接机构,与所述辅带主构件连接,并且与所述辅带对接构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预紧机构,与所述辅带主构件连接,并且能够预紧所述辅带主构件。所述安全约束总成包括三点式安全带以及上述安全约束辅带组件;所述安全约束方法使用了上述安全约束总成。本发明能够兼顾乘员在正常坐姿情况下的舒适性以及乘员在躺坐姿势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