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Tcl/Tk和R语言的高效处理CIDAS数据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327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037505.5

    申请日:202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Tcl/Tk和R语言的高效处理CIDAS数据库的方法,通过Tcl/Tk开发图形界面,在该界面下,用户获得编码书解码之后的参数,并定义数据查询、分析的需求,程序将需求发送至后台的R脚本输入端,R脚本对访问的涉及参数的数据域进行分析,形成数据交换表,并将数据交换换表存在到本机。再运用Vbs语言将分析结果呈现到Excel中,提供可视化的图标,并将结果整理为PPT格式,供工程师使用。本发明可实现对CIDAS数据库的高效分析,并提供可视化的分析结果。

    一种智能汽车的全过程碰撞安全控制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52576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75784.7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汽车的全过程碰撞安全控制系统及汽车,包括基础模型模块、核心算法模块和分层决策模块,所述基础模型模块用于获取汽车信息、周围环境信息和人员信息;所述核心算法模块用于预测碰撞发生概率、碰撞时的碰撞构型、车体损伤情况和车内人员损伤情况;所述分层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核心算法模块的信息,评估当前行车危险程度以及碰撞时,汽车以及人员的损伤情况,实时计算并对保护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其目的是: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不足,通过本方案提供的全过程碰撞安全控制系统,能够为不同类型的驾乘人员,提供多种驾乘及事故场景下,贯穿碰撞前、碰撞时及碰撞后,全时域的安全保护。

    用于碰撞中座椅翻转运动的限力机构、座椅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1076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26885.8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碰撞中座椅翻转运动的限力机构、座椅及车辆,座椅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为座椅靠背或座椅靠垫,当第一部件为座椅靠背时,第二部件为座椅靠垫,当第一部件为座椅靠垫时,第二部件为座椅靠背;限力机构包括限力控制装置和扭力杆锁止装置;限力控制装置包括:扭力杆,其安装在第一部件上;传动轮,固定安装在扭力杆上;限力控制模块,通过支架杆安装在第二部件上,限力控制模块的输出齿轮与传动轮相啮合;扭力杆锁止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二部件的一侧,扭力杆锁止装置与扭力杆的第一端连接,扭力杆锁止装置基于碰撞信号锁止或解锁扭力杆。当乘员躺卧乘车,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本发明能够调整乘员坐姿,以吸收乘员动能。

    一种主动式驾驶员右脚阻挡装置和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913118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58554.9

    申请日:2018-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2 B60R2021/0046 B60R2021/02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式驾驶员右脚阻挡装置和汽车,包括气缸组件和阻挡板,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以及与所述气缸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气缸伸长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气缸包括缸体、与所述缸体配合的活塞以及下端与所述活塞相连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向上伸出于所述缸体,所述活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阻挡板相铰接,所述缸体的上端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活塞向上脱出于所述缸体的内凸缘,所述缸体的上端部设有用于在所述气缸伸长后阻止所述活塞向下运动的锁止机构,所述气缸组件的下端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阻挡板的后边缘设有用于与车身下围板铰接的第三铰接座。本发明在不过多占用驾驶舱内的空间的同时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主动对驾驶员的右脚形成有效的约束。

    一种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5037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60489.3

    申请日:2018-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9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包括:小腿支撑板,小腿支撑板整体上沿左右方向延伸,用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约束后排乘员的左小腿和右小腿;数个直线伸缩构件,直线伸缩构件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汽车前排座椅相连安装部,直线伸缩构件的后端与小腿支撑板铰接,且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直线伸缩构件上安装有用于使直线伸缩构件具有伸长趋势的弹性件;直线伸缩构件上设有用于将直线伸缩构件锁定在收缩状态的锁定结构,且锁定结构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解除锁定状态,以使弹性件能够驱动直线伸缩构件伸长。本发明能够降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后排乘员受伤害的风险。

    一种保护驾驶员小腿的搁脚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0460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87896.7

    申请日:2016-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保护驾驶员小腿的搁脚板装置,包括搁脚板、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滑动结构,搁脚板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转动连接,实现前后转动,上连接板与车身前壁板连接,下连接板通过前后滑动结构与车身地板连接。本发明在汽车碰撞中当搁脚区的翻转较大时,上连接板通过上转动连接结构推动搁脚板上端向后运动,当推力由搁脚板上端传递至下端,搁脚板下端通过下转动连接结构将推力传递至下连接板,下连接板又将推力传递给滑动结构,搁脚板下端可向后自由滑动,故实现搁脚板的平动,搁脚板的平动侵入方式对小腿的伤害较小,有利于对车内驾乘人员的下肢保护。

    一种在正面碰撞工况下保护汽车后排乘员的安全气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08364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135551.4

    申请日:2013-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正面碰撞工况下保护汽车后排乘员的安全气囊系统,包括后排安全气囊装置、气囊导向支架,所述气囊导向支架的上边设有三个定位孔,所述气囊导向支架通过上边的一个定位孔和一颗支架安装螺栓配合固定连接在前排座椅骨架上;所述后排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和与气体发生器连接的气囊袋;所述气体发生器固定连接在前排座椅靠背侧边板上;所述气囊袋通过气囊导向支架侧边的两个定位孔分别和两颗个气囊袋安装螺栓配合固定连接在前排座椅骨架上;还包括固定在前排座椅骨架上的座椅泡沫,套在所述座椅泡沫外面的设有气囊撕裂线的座椅面套。本发明避免能够安全气囊展开时的反作用力对前排乘员造成的伤害,满足碰撞法规要求。

    一种智能汽车的全过程碰撞安全控制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5257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875784.7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汽车的全过程碰撞安全控制系统及汽车,包括基础模型模块、核心算法模块和分层决策模块,所述基础模型模块用于获取汽车信息、周围环境信息和人员信息;所述核心算法模块用于预测碰撞发生概率、碰撞时的碰撞构型、车体损伤情况和车内人员损伤情况;所述分层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核心算法模块的信息,评估当前行车危险程度以及碰撞时,汽车以及人员的损伤情况,实时计算并对保护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其目的是: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不足,通过本方案提供的全过程碰撞安全控制系统,能够为不同类型的驾乘人员,提供多种驾乘及事故场景下,贯穿碰撞前、碰撞时及碰撞后,全时域的安全保护。

    一种前碰撞预警系统的功能触发参数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244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88074.4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方案涉及一种前碰撞预警系统的功能触发参数调整方法,可自学习驾驶员的不同驾驶风格,有效减少前碰撞预警系统的误报和漏报率,提升预警精确性和有效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其包括:判断驾驶员在任意t时刻是否制动车辆;若在任意t时刻驾驶员制动车辆,则判断车辆的前碰撞预警系统是否在t‑tr时段内触发预警功能;若触发预警功能,则在当车辆的平均制动减速度和车辆的持续制动时间在驾驶员制动车辆的过程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前碰撞预警系统的跟车时距触发阈值;若未触发预警功能,则在当车辆的当前跟车时距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前碰撞预警系统的跟车时距触发阈值。

    一种车用膝部支撑机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10980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06784.2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本发明保护一种车用膝部支撑机构,包括膝部支撑板和支撑件。支撑件包括下部A支撑件、下部B支撑件、上部A支撑件和上部B支撑件。上部A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膝部支撑板后侧的上部,另一端可剪断地连接所述上部B支撑件,上部B支撑件连接在车身上。下部A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膝部支撑板后侧的下部,另一端可切断地连接所述下部B支撑件,下部B支撑件连接在车身上。膝部支撑机构在护膝板后侧左右对称设置,使支撑涵盖的区域具有上下高度和左右宽度。采用本发明,在正面碰撞中能满足对不同性别、不同百分位驾驶员的膝部的支撑,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