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背压测试系统
    2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79300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20800494.7

    申请日:2014-1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排气背压测试系统,包括过渡管、前背压测试装置和后背压测试装置,前背压测试装置设置于过渡管上,后背压测试装置设置于三元催化器和排气系统之间,过渡管上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连接法兰,第一与第二连接法兰存在偏转角度,第一连接法兰与发动机连接,第二连接法兰与三元催化器连接,过渡管上设置有排气温度测量端口和前背压测试端口,前背压测试装置通过前背压测试端口与过渡管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背压测试系统结构简单、将排气系统延伸方向由发动机台架实验室的宽度方向调整为长度方向、三元催化器出口到排气管入口区域管路布置与整车布置相同、排气气流均匀、排气背压测试数据准确、减少误差。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00980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688654.9

    申请日:2013-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左悬挂总成、右悬挂总成、左支承架、右支承架、左车架、右车架、左车架内支架和右车架内支架,还包括连接在左车架外侧的左车架外支架和连接在右车架外侧的右车架外支架;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均为一端敞开另一端闭合的凹槽形,左支承架和右支承架的上部均设有翻边,左支承架的敞开端通过螺栓与左悬挂总成连接,右支承架的敞开端通过螺栓与右悬挂总成连接;左车架内支架和左车架外支架分别通过螺栓与左支承架连接;右车架内支架和右车架外支架分别通过螺栓与右支承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合适的安装点布置提高了整体连接结构的强度和动刚度,同时避免了共振,降低了整车内噪。

    一种变速器侧悬置总成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03358338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71203.2

    申请日:2013-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置支架,尤其涉及汽车悬置支架中的一种变速器侧悬置总成及汽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侧悬置总成,包括变速器侧悬置支架和蓄电池托盘,所述变速器侧悬置支架包括与车身连接的主支架、与所述主支架连接的支架加强板、蓄电池托盘连接板和与车身连接的支架连接板,所述蓄电池托盘与所述蓄电池托盘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变速器侧悬置总成的汽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缩小了体积,降低了重量并降低了成本。

    汽车的悬置装置及汽车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58318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10973.6

    申请日:2013-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悬置装置,包括弯梁结构副车架、左发动机侧支架、右发动机侧支架、左发动机侧隔振器、右发动机侧隔振器,所述左发动机侧隔振器与所述弯梁结构副车架相连,所述左发动机侧支架与所述左发动机侧隔振器相连;所述右发动机侧隔振器与所述弯梁结构副车架相连,所述右发动机侧支架与所述右发动机侧隔振器相连;该悬置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弯梁结构副车架相连、且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弯梁结构副车架、右发动机侧隔振器,所述左发动机侧隔振器的配合起到隔振的作用,可以显著的降低发动机传递车身上的振动,提高整车乘坐舒适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

    一种汽油机涡轮增压器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64051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21813595.8

    申请日:2017-12-22

    Inventor: 李坚 杨晓 田彤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油机涡轮增压器,包括压缩机部、涡轮部和位于所述压缩机部和所述涡轮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位于所述压缩机部和所述涡轮部之间,所述涡轮部包括涡壳,所述压缩机部和所述涡轮部之间设置有拉杆,所述涡壳上安装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包括阀盖和摇臂,所述阀盖可拆卸式插接于所述摇臂一端内,所述阀盖可解除式连接于所述涡壳的阀座上,所述拉杆与所述摇臂另一端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油机涡轮增压器降低旋转轴的轴线与放气阀的阀座平面的平行度要求,提升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一种电子离合执行器总成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21212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582863.X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离合执行器总成,包括执行器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执行器壳体内的执行主缸、活塞、电机、丝杆组件、本地控制器和传感器组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组件螺纹连接,所述活塞套设于所述丝杆组件外,所述丝杆组件与所述活塞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执行器壳体的中部设有所述执行主缸,所述执行主缸的左端与所述执行器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执行主缸的右端与所述电机密封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丝杆组件穿设于所述执行主缸的中部,所述活塞与所述执行主缸密封可拆卸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离合执行器总成,能够实现离合器的自动操作功能,提高手动挡车型的起步性能和换挡的平顺性,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AMT电子换挡器装置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80812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433108.4

    申请日:2016-05-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变速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MT电子换挡器装置。该AMT电子换档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电路板和可摆动的操纵杆机构,所述操纵杆机构上设置有磁体,所述操纵杆机构通过磁体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霍尔元件,所述磁体与霍尔元件感应连接,所述磁体通过操纵杆机构的摆动切换与霍尔元件的感应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了整车可靠性耐久与动力总成可靠性耐久测试。该设计方案与土”字型和“F”结构AMT电子换挡器相比,实现了8路控制逻辑信号,减少了MCU配置,降低了成本。

    高性能的小排量汽油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01714501U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20141390.9

    申请日:2009-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22 F01L2001/0537 Y02T10/121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的小排量汽油发动机包括活塞式做功机构,燃油系机构,进排气机构、配气机构及发动机控制单元,进排气机构包括进气歧管,该进气歧管设置有开通或关闭该进气道的可变进气截面机构,可变进气截面机构包括蝶阀、执行机构以及信号控制机构,配气机构包括顶置的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每缸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倾斜设置,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正时链轮通过正时链条与曲轴上的正时链轮连接,排气机构与进气机构之间设有废气循环机构。本实用新型满足了发动机的低速动力性能,高压缩比、面容比小,热效率高的要求,其中正时准确及改善了燃油经济性,废气再循环技术,以低成本方式改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水平。

    一种发动机进气道结构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31322U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20141373.5

    申请日:2009-09-25

    Inventor: 杨晓 姚源 唐惠仲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道结构,包括进气道、挡板,所述挡板将进气道分成两个独立的进气道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在进气道的入口处所述挡板设有一个用于喷油器喷油的避让槽,所述可变截面式发动机进气歧管进气道入口为两个独立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或第二进气口设有由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的阀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由于发动机在低速低负荷工况下混合气体主要是通过其中一个气道流入到燃烧室,进气流速增加,惯性加大,从而使相同的时间内进入到发动机燃烧室中的进气量增多,发动机充气效率增大,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和综合油耗及动力性能均得到改善。

    一种带有圆形或8字型出气法兰口的排气歧管

    公开(公告)号:CN208236490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444926.3

    申请日:2018-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圆形或8字型出气法兰口的排气歧管,属于发动机领域,包括两个气道和一个出气法兰,两个气道均与出气法兰口连通,所述出气法兰口为圆形或者由两个圆形相切所形成的8字型,两个气道之间的中间隔板低于所述出气法兰口5-10mm,还包括设在所述出气法兰上的用于安装螺栓的开口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圆形或者8字型的出气法兰口,配合中间隔板高度低于出气法兰口以及开口孔,提升了排气歧管整体的强度,所以在发动机高转速高负荷工况下不需要多喷射燃油降低排气温度,降低了发动机油耗;同时保留双流道排气歧管的高脉冲、高流速、高压力的特点,使得发动机有低速高扭矩、响应性好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