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64013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10525468.4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王晓华 , 白子建 , 周骊巍 , 刘润有 , 王新歧 , 龚凤刚 , 贺海 , 练象平 , 曾伟 , 陈雪峰 , 曹书生 , 苑红凯 , 冯炜 , 陈国库 , 孙强 , 张洋 , 段绪斌 , 张国梁 , 李明剑 , 代茂华 , 狄升贯 , 王志华 , 张占领 , 高立新 , 靳灿章 , 程海波 , 曹凌峰 , 付晓敦 , 刘超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港区道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重型拖挂车行驶特性的弯道超高设计方法,包括:选取一种重型拖挂车;设定车辆不会侧滑的条件;设定车辆会发生甩尾现象时,半挂车的甩尾角度;设定车辆没有发生侧滑等事故时车辆对路面的占用宽度;设定车辆发生甩尾事故时占用的车道宽度为;采用上面的参数,建立交通流仿真元胞自动机模型;建立超高的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仿真实验分析并选取合适的超高。本发明通过量化与超高相关的影响因子,能够得到在特定道路线形设计下最优的超高取值,具有高精确性和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790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278700.9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白子建 , 王晓华 , 刘润有 , 王新岐 , 龚凤刚 , 贺海 , 练象平 , 曾伟 , 周骊巍 , 焦占武 , 刘宝忠 , 冯炜 , 程海波 , 张洋 , 段绪斌 , 申婵 , 张国梁 , 李明剑 , 狄升贯 , 王志华 , 苑红凯 , 靳灿章 , 代茂华 , 曹立松 , 付晓敦 , 刘超
IPC: E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港区道路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ACT-R的港区弯道线形设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估计弯道圆曲线半径范围,并将其以20-60米的间隔进行离散;根据弯道环境确定不同位置驾驶员视距及离散之后的距离长度,建立交通拥堵感知参数;建立相邻车辆位置和信号感知参数;建立触觉感知参数;对驾驶员港区弯道驾驶可能的动作进行描述;设计驾驶员动作的效用评价函数;根据港区弯道环境及道路交通流预测数据确定ACT-R模型参数;在离散后的不同圆曲线半径的弯道上进行仿真实验,在满足弯道设计通行能力基础上,选取舒适度最优的方案。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本发明法人设计方法得到的港区弯道线形设计方案更为符合港区交通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35969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278594.4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白子建 , 王晓华 , 刘润有 , 王新岐 , 龚凤刚 , 贺海 , 练象平 , 曾伟 , 周骊巍 , 冯炜 , 杨进际 , 程海波 , 张洋 , 段绪斌 , 申婵 , 张国梁 , 李明剑 , 狄升贯 , 王志华 , 苑红凯 , 杨军 , 靳灿章 , 杜鹏 , 曹凌峰 , 付晓敦 , 刘超
IPC: E01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港区道路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港区道路纵坡度设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初步确定所要设计纵坡坡度的上限值取值范围;从车辆的动力性能、自然环境和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出发,得到港区车辆的行驶特性;建立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确定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港区车辆纵坡行驶仿真模型的跟驰规则:简化港区车辆的车型,并将各种车辆换算为单一车种,建立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通过控制纵坡坡度值参数,对港区的交通进行仿真,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考察设计方案是否能到达通行能力的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本发明设计方法得到的港区弯道线形设计方案更为符合港区交通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74876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25480.5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王晓华 , 白子建 , 周骊巍 , 刘润有 , 王新歧 , 李东 , 杨万军 , 龚凤刚 , 贺海 , 刘凯 , 梁青山 , 练象平 , 曾伟 , 苑红凯 , 冯炜 , 张洋 , 段绪斌 , 张国梁 , 李明剑 , 刘超 , 付晓敦 , 狄升贯 , 张占领 , 高立新 , 靳灿章 , 程海波 , 曹凌峰 , 王志华 , 代茂华
IPC: E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港区道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重型拖车车轮轨迹偏差和甩尾的弯道加宽设计方法,包括:选取一种重型拖挂车;设定车辆不会侧滑的条件;设定车辆会发生甩尾现象时,半挂车的甩尾角度;确定牵引车部分与半挂车部分的折角θ的计算方法;设定车辆没有发生侧滑等事故时车辆对路面的占用宽度;设定车辆发生甩尾事故时占用的车道宽度;采用上面的参数,建立交通流仿真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分析并选取合适的超高。本发明通过量化与超高相关的影响因子,能够得到在特定道路线形设计下最优的弯道宽度,具有高精确性和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92607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26944.5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关联分析的阻燃剂的选择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正交试验方案设计,设定三种阻燃剂,确定试验指标,包括:阻燃沥青的软化点、延度、针入度、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和当量脆点六个指标;确定试验因素,包括:阻燃剂品种、阻燃剂掺量(阻燃剂质量占沥青质量的百分比)、剪切时间和剪切温度;对掺加三种阻燃剂后的各试样进行测试;将原始数据作区间值化处理;求差序列;求两级最大差与最小差;计算关联系数;计算关联度;排出关联序;计算各因素重要性所占的比例;综合评分;最终优选出一个合适的阻燃剂和阻燃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上述制备工艺得出的阻燃沥青进行氧指数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1789176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00225.6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港区交通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约集港模式下的港区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包括:对交通发生和吸引区域进行划分,获取各交通发生区域、吸引区域历史交通量分时段分布规律;确定交通吸引区域及交通量;确定对应的后方堆场,得到交通发生区域分布及交通量;根据预测周期内预测路段上游路径车流反方向的延伸长度确定预测路段的上游相关路段;建立知识库;实时测量每个预测周期内上下游路段的转弯率;提取当前预测周期p之前的前Nz个周期交通流转弯率各上下游路段的转弯率;估计前NZ个短时预测周期的加权转弯率;计算预测路段li的各个流入综合饱和度;生成交通流预测状态向量;搜索知识库中与所生成的状态向量对应的路段交通流,预测当前预测周期p的下一周期的该预测路段的交通流;生成新搜索策略,更新知识库。本发明能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避免产生大的拥堵点和拥堵区域的蔓延。
-
公开(公告)号:CN106448167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1022413.5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周骊巍 , 曾伟 , 王新岐 , 孙立山 , 刘润有 , 王晓华 , 狄升贯 , 李明剑 , 高立鑫 , 蒋宏伟 , 罗雪坤 , 罗薇 , 张天齐 , 代景旺 , 李凯峰 , 李文珍 , 王珏 , 刘伟强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路况的拥堵点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需要获取路况的城市或区域范围,选择需要的地图等级;设置下载时间间隔,开始下载地图切片,进行拼接存储,构成实时路况图;将实时路况图导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路网矢量化;将矢量化的路网打断成点,给离散点赋予所存储的实时路况色素信息;根据交通流方向,构建离散点之间的拓扑关系;根据继发性拥堵与原发性拥堵空间与时间的差异性,构建拥堵点判别准则,得到拥堵点空间可视化图。本发明能够直观、清楚的表达出拥堵的蔓延过程以及拥堵点、拥堵路段的分布情况,为拥堵治理标明方向,为缓解拥堵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2609599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104967.5
申请日:2012-04-11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与设计。为提供一种较理想的地下道路线形及横向净距设计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地下道路线形及横向净距设计方法,采用SOAR认知框架对地下道路行车中的驾驶员智能体进行建模,包括智能体工作记忆、长期记忆、程序性算子选择方法及学习机制子模块。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地下道路线形及横向净距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2637231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104933.6
申请日:2012-04-11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领域。提供一种驾驶员行车动态视觉感知仿真方法,提供一种通用的驾驶员行车动态视觉感知仿真框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驾驶员行车动态视觉感知仿真方法,采用如下步骤构建行车视觉感知智能体仿真框架进行仿真:采用行车视距范围内的交通流密度表示交通状况;在满足禁忌规则前提下按照p邻域规则反复迭代得到交通场景眼动搜索规则;采用上述规则、交通状况描述构建行车视觉感知智能体仿真框架进行仿真。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驾驶员行车动态视觉感知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14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11719.0
申请日:2013-01-12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PC: C08L95/00 , C08L53/02 , C08L9/06 , C08L23/06 , C08K9/06 , C08K9/04 , C08K3/34 , C08K3/22 , C08K3/38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阻燃改性沥青按重量份由基础沥青100份、蛭石粉2~10份、氢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镁5~20份、消烟剂0~5份、偶联剂0~5份组成,制备方法是将蛭石粉、氢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镁、消烟剂混合;用乙醇稀释偶联剂;将阻燃混合物在偶联剂稀释液中常温浸泡并搅拌;烘干至乙醇完全挥发后冷却;基础沥青加热至熔融态加入经偶联剂处理过的阻燃混合物,并搅拌均匀;继续升温,高速剪切仪两次剪切,最后搅拌消泡。本发明能够提高路用沥青的阻燃性能,兼顾其路用性能和抑烟性能,无毒无腐蚀、稳定性好,重复利用率较高;且制备方法生产成本较低,生产环保无污染,制备工艺简单,应用广泛,适于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