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框架控制与一体化隔振的平流层飞艇二次稳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34367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103485.9

    申请日:2010-01-29

    Abstract: 基于框架控制与一体化隔振的平流层飞艇二次稳定系统,包括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水平稳定平台、框架驱动单元和控制器。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用于隔离环境干扰和艇身运动耦合,其控制驱动指令由控制器产生。水平稳定平台用于为框架驱动单元和后续有效载荷提供一个当地的水平面,水平稳定平台通过反馈其姿态角至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根据姿态角偏差通过执行结构对水平稳定平台进行调整,保持水平稳定平台与当地水平面平行。控制器根据目标点与飞艇当前位置,以及框架驱动单元反馈的转角信息,控制框架驱动单元到所要求的指向上。本发明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能够满足有效载荷工作环境要求的二次稳定平台系统,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

    一种火点敏感器经纬度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97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1006872.5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点敏感器经纬度测定方法,包括确定火点检测敏感器在卫星的安装矩阵和安装位置;获得敏感器输出火点在敏感器基准镜坐标系中的方位矢量和火点时刻;卫星计算机存储有卫星姿态数据,通过查表得到火点对应时间的卫星姿态信息;根据火点时刻计算该时刻的卫星轨道位置、卫星从J2000惯性坐标系到卫星轨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岁差章动矩阵以及格林尼治恒星时角;根据火点时刻的卫星轨道信息、卫星姿态信息、敏感器安装信息、敏感器输出的火点方位矢量信息,获得地心指向地面火点的位置矢量信息;根据地心指向地面火点的位置矢量,获得火点的地理经纬度信息。本发明的火点的经纬度测定方法,提高了敏感器的实用性和智能化、自主化水平。

    星载火点敏感器的辐射定标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48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36570.4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载火点敏感器的辐射定标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多个已知目标的实际经纬度信息、卫星的运行轨道信息以及火点敏感器在卫星上的安装矩阵,依次生成每个已知目标的定标任务;获取每个已知目标的中波辐亮度和长波辐亮度;其中,每个已知目标的中波辐亮度和长波辐亮度均是火点敏感器的探测器基于相应定标任务对相应已知目标进行探测得到的;基于中波辐亮度和长波辐亮度,计算每个已知目标的中波亮度温度和长波亮度温度;基于任意三个已知目标的实际温度、中波亮度温度和长波亮度温度,计算探测器的实际标定系数;基于实际定标系数,待探测目标计算待探测目标的温度。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待探测目标的温度,降低虚警率。

    卫星系统软件测试的数据比对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361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99429.4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自动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卫星系统软件测试的数据比对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应用于地面测试软件,包括:获取星上变量文档;基于星上变量文档,从控制分系统中实时获取待比对的目标数据;实时获取仿真系统的仿真数据;基于目标数据和仿真数据,确定比对结果。本方案,可以直接获取控制分系统中的目标数据,相较于传统的从遥测包中获取目标数据,可以避免遥测包中遥测数据更新频率太慢引发的数据对比精度不够的问题;另外,可以自动对全部的目标数据进行比对,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比对方法,可以提高卫星系统软件测试的数据比对精度和速度。

    星载火点敏感器安装矩阵的几何定标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958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36574.2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火点敏感器安装矩阵的几何定标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多个已知目标的实际经纬度信息、卫星的运行轨道信息以及火点敏感器在卫星上的理论安装矩阵,依次生成每个已知目标的定标任务;获取每个已知目标在火点敏感器视场中的实测方位矢量;基于每个已知目标的实际经纬度信息、理论安装矩阵以及火点敏感器计算实测方位矢量时卫星的轨道位置和实时姿态,计算每个已知目标在火点敏感器坐标系下的理论矢量;基于任意三个已知目标对应的实测方位矢量和理论矢量,计算系统偏差矩阵;利用系统偏差矩阵对理论安装矩阵进行补偿,得到火点敏感器的实际安装矩阵。该方法能够对火点敏感器的安装矩阵进行校正,提高火点位置的检测精度。

    一种火点检测系统的静态极性验证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46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216205.2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点检测系统的静态极性验证方法及系统。一种火点检测系统的静态极性验证方法包括:根据火检敏感器的探头基准镜建立基准镜坐标系;利用火点模拟器分别对中心点和四个象限输出定向热辐射,观察火点在基准镜坐标系下的矢量信息以判断火检敏感器的极性是否正确;将极性正确的火检敏感器安装在卫星上;在卫星动力学模型下模拟卫星运行,利用火点模拟器分别对中心点和四个象限输出定向热辐射,分别在卫星在升轨和降轨时,对比火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星下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判断火点检测系统的极性是否正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点检测系统的静态极性验证方法及系统,能够验证火点检测系统极性是否正确的方法。

    一种应用于星载火点检测系统的伪火点剔除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73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94217.X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星载火点检测系统的伪火点剔除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星载火点检测系统的伪火点剔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定义伪火点的特征参数形成所述火点信息;其中,所述火点信息包括所述火点的位置;S2:将所述特征参数形成的火点信息存入伪火点储存区;S3:当卫星采集到地表所述火点信息时,通过对比实时采集的所述火点信息与所述伪火点储存区中的所述火点信息来剔除伪所述火点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星载火点检测系统的伪火点剔除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星载火点检测系统火情信息发布的准确性、自主智能的剔除伪火点的方法。

    一种空间用1553B芯片自主故障诊断和自主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3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80547.2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用1553B芯片自主故障诊断和自主恢复方法,属于空间用控制器故障诊断和处置领域;向被检测区域各地址均写入0x55数据;从低地址依次读取各地址内容,判断各地址的RAM区是否正常;向正常地址写入0xAA数据;从高地址依次读取各地址内容,判断各地址的RAM区是否正常;向正常地址写入0x55数据;从高地址依次读取各地址内容,判断各地址的RAM区是否正常;将各异常地址对应的RAM区地址映射切换至自检状态正常的备份RAM区地址;本发明对重要子地址对应存储区域进行自主检测,若检测出现异常,系统自主将地址映射关系调整至备用存储器区域,保证系统平稳运行,避免控制器切换至备份运行。

    倾斜轨道海洋动力卫星高精度轨控过程中的能源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0136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662110.4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轨道海洋动力卫星高精度轨控过程中的能源控制方法,包括:确定变轨时刻Torbit和变轨时长L1;确定卫星开始从偏航跟踪模式返回对地零姿态机动时刻T0;当t≥T0时,设置卫星帆板跟踪采用转角控制方式,卫星开始偏航返回;计算得到帆板控制目标角αfr,并输出帆板控制指令;当卫星姿态趋近于0时,卫星自动保持正常对地零姿态;当t=Torbit时,卫星自主开始变轨,直至满足变轨时长L1;当t≥Torbit+L1+T1时,从零姿态进行偏航跟踪;当姿态误差满足阈值条件时,从转角控制方式转换为模拟太阳控制方式。本发明在保证整星能源安全前提下,很好的实现卫星的高精度轨道控制。

    一种适用于动中成像的基于GNSS数据的轨道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2618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653629.1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动中成像的基于GNSS数据的轨道获取方法,属于航天器姿态和轨道控制技术领域,采用实时定轨与轨道外推相结合的定轨方式,首先在非动中成像模式下利用GNSS实时测量的轨道数据确定卫星的平根数,再根据平根数进行卫星短周期项的计算,最后根据平根数和短周期项确定卫星的瞬根数;在短期的动中成像模式下,首先利用最近更新的GNSS数据外推卫星轨道平根数,再进行短周期项计算,最后根据平根数和短周期项确定卫星的瞬根数。其中短周期项计算考虑轨道偏心率影响,适用于大偏心率的椭圆轨道,轨道确定精度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