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一体化小型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公开(公告)号:CN102901492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378399.8

    申请日:201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小型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特别是一种可以变速的小型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属于控制力矩陀螺技术领域。包括高速组件、高速驱动线路组件、连接支架和低速组件。高速组件提供角动量所需的转动惯量;高速驱动线路组件安装于高速组件背面,在控制力矩陀螺模式下驱动高速组件内的高速电机转子、轴承组件转子和轮体以指令转速旋转从而产生控制力矩陀螺所需的恒定角动量,在动量轮模式下驱动高速组件内的高速电机转子、轴承组件转子和轮体升降速从而输出沿转子轴方向的力矩。本发明在不增加结构体积的情况下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设计,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散热好,适合中小型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和快速机动应用。

    一种小型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公开(公告)号:CN10407570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98826.0

    申请日:2014-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9/02 G01C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变速控制力矩陀螺,属于控制力矩陀螺技术领域。包括高速组件、连接支架和低速组件。高速组件在控制力矩陀螺模式下提供恒定的角动量,在飞轮模式下输出整星姿态控制所需的精细力矩。连接支架用于连接高速组件和低速组件,并保证角动量方向和框架轴方向的正交垂直。低速组件为高速组件和连接支架提供支承,并提供整星的安装接口;在控制力矩陀螺模式下产生整星快速机动所需的同时正交于角动量方向和框架轴方向的大力矩;在飞轮模式下将高速组件输出的精细力矩传递给整星用于姿态控制。本发明的变速控制力矩陀螺实现了高精度的框架锁定,整机的小型化、轻量化和高刚度,适合于敏捷小卫星的应用。

    一种动量轮成功包络分析与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887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10981272.9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一种动量轮成功包络分析与应用方法,首先获取动量轮的产品性能指标参数并分为终值判定类参数、过程分析类参数、趋势预估类参数,然后形成三种参数类型的成功包络线,最后根据三种参数类型的成功包络线判断当前参数是否在包络范围内,进而得到当前参数是否可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动量轮的各项参数分为终值判定类参数、过程分析类参数、趋势预估类参数,实现了对动量轮参数更准确的统计分析,进而能够更好的判断、预测动量轮参数,提高了成功包络的准确性。

    一种动量轮成功包络分析与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8871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81272.9

    申请日:2015-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G06F2217/10

    Abstract: 一种动量轮成功包络分析与应用方法,首先获取动量轮的产品性能指标参数并分为终值判定类参数、过程分析类参数、趋势预估类参数,然后形成三种参数类型的成功包络线,最后根据三种参数类型的成功包络线判断当前参数是否在包络范围内,进而得到当前参数是否可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动量轮的各项参数分为终值判定类参数、过程分析类参数、趋势预估类参数,实现了对动量轮参数更准确的统计分析,进而能够更好的判断、预测动量轮参数,提高了成功包络的准确性。

    基于框架控制与一体化隔振的平流层飞艇二次稳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34367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103485.9

    申请日:2010-01-29

    Abstract: 基于框架控制与一体化隔振的平流层飞艇二次稳定系统,包括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水平稳定平台、框架驱动单元和控制器。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用于隔离环境干扰和艇身运动耦合,其控制驱动指令由控制器产生。水平稳定平台用于为框架驱动单元和后续有效载荷提供一个当地的水平面,水平稳定平台通过反馈其姿态角至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根据姿态角偏差通过执行结构对水平稳定平台进行调整,保持水平稳定平台与当地水平面平行。控制器根据目标点与飞艇当前位置,以及框架驱动单元反馈的转角信息,控制框架驱动单元到所要求的指向上。本发明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能够满足有效载荷工作环境要求的二次稳定平台系统,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

    基于框架控制与一体化隔振的平流层飞艇二次稳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34367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103485.9

    申请日:2010-01-29

    Abstract: 基于框架控制与一体化隔振的平流层飞艇二次稳定系统,包括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水平稳定平台、框架驱动单元和控制器。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用于隔离环境干扰和艇身运动耦合,其控制驱动指令由控制器产生。水平稳定平台用于为框架驱动单元和后续有效载荷提供一个当地的水平面,水平稳定平台通过反馈其姿态角至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根据姿态角偏差通过执行结构对水平稳定平台进行调整,保持水平稳定平台与当地水平面平行。控制器根据目标点与飞艇当前位置,以及框架驱动单元反馈的转角信息,控制框架驱动单元到所要求的指向上。本发明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能够满足有效载荷工作环境要求的二次稳定平台系统,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

    一种带有减振器的飞轮体

    公开(公告)号:CN10408896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300237.1

    申请日:2014-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减振器的飞轮体,包括轮缘、辐条、轮毂、法兰、颗粒减振器。颗粒减振器包括减振器腔体、颗粒/粉末、减振器端盖。颗粒减振器均布于飞轮体的轮缘中,当飞轮体受到外部激励时,利用颗粒与颗粒以及颗粒与空腔之间的非弹性碰撞和摩擦消耗系统的能量,从而达到提高飞轮体抗冲击振动的能力。根据本发明的飞轮体减振效果明显、成本低、结构简单、适应更宽温度范围、性能稳定、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飞轮体经历环境试验后不平衡量基本不变化,对整机使用影响小。

    一种带有减振器的飞轮体

    公开(公告)号:CN10408896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00237.1

    申请日:2014-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减振器的飞轮体,包括轮缘、辐条、轮毂、法兰、颗粒减振器。颗粒减振器包括减振器腔体、颗粒/粉末、减振器端盖。颗粒减振器均布于飞轮体的轮缘中,当飞轮体受到外部激励时,利用颗粒与颗粒以及颗粒与空腔之间的非弹性碰撞和摩擦消耗系统的能量,从而达到提高飞轮体抗冲击振动的能力。根据本发明的飞轮体减振效果明显、成本低、结构简单、适应更宽温度范围、性能稳定、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飞轮体经历环境试验后不平衡量基本不变化,对整机使用影响小。

    一种机电一体化小型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公开(公告)号:CN102901492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78399.8

    申请日:201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小型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特别是一种可以变速的小型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属于控制力矩陀螺技术领域。包括高速组件、高速驱动线路组件、连接支架和低速组件。高速组件提供角动量所需的转动惯量;高速驱动线路组件安装于高速组件背面,在控制力矩陀螺模式下驱动高速组件内的高速电机转子、轴承组件转子和轮体以指令转速旋转从而产生控制力矩陀螺所需的恒定角动量,在动量轮模式下驱动高速组件内的高速电机转子、轴承组件转子和轮体升降速从而输出沿转子轴方向的力矩。本发明在不增加结构体积的情况下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设计,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散热好,适合中小型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和快速机动应用。

    一种面向动量轮的三自由度振动频谱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297957Y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820110196.X

    申请日:2008-09-12

    Abstract: 一种面向动量轮的三自由度振动频谱测量系统,包括振动传递装置、三轴传感器、动态信号分析仪、数据处理计算机,动量轮、三轴传感器均安装在振动传递装置上,三轴传感器通过振动传递装置测量动量轮与振动传递装置的振动信号,动态信号分析仪接收三轴传感器的输出振动信号和测量系统的脉冲频响特性信号并进行频谱分析,数据处理计算机利用动态信号分析仪输出的频谱分析结果得到动量轮的振动频谱。本实用新型将动量轮和三轴传感器安装在振动传递装置上,有利于三轴传感器的固定和测量,振动传递装置结构形式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批量生产和装配,通过改变振动传递装置的结构、尺寸能够应用到不同系列的航天机电部件和驱动机构振动测量工作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