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侧围内板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5026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810217632.8

    申请日:200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侧围内板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包括:后侧围内板、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所述后侧围内板与所述后轮罩内板连接,所述后侧围内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内板设有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为向汽车内部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较难成形的后轮罩内板上的凸起部分转移到较易成形的后侧围内板上,简化了后轮罩内板的结构;节省了材料;避免了增加零部件及焊接工艺步骤。

    一种后车体下部组件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7947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811147355.8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后车体下部组件,包括后地板总成、后车架总成和后端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本体,后地板横梁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前地板上,所述后车架总成包括后地板横梁一和后大梁,所述后地板横梁一固定连接于后大梁上,所述后地板横梁一和所述后大梁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地板本体下部,所述后地板横梁一连接板、后地板横梁一和后地板本体围设形成有后地板横梁一腔体,所述后地板横梁一腔体的X向长度大于等于80mm,所述后地板横梁一连接板上部设置有地滑轨安装点。本发明的一种后车体下部组件X向的后地板横梁一腔体长度上设置有地滑轨安装点,用于二排座椅地滑轨的Z向安装,能兼容普通座椅导轨。

    一种D柱上接头结构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984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811495223.4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柱上接头结构,包括D柱内板、D柱上角板、D柱加强板及顶盖后横梁内板,所述D柱上角板一端与所述D柱内板固定连接,所述D柱上角板另一端与所述顶盖后横梁内板固定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与所述D柱上角板焊接固定、且所述D柱加强板设有拐角部,所述D柱上角板与所述顶盖后横梁内板连接端设有尾门铰链安装部,所述D柱加强板靠近所述尾门铰链安装部的一端的截面为渐变截面。本发明结构简单,D柱上端拐角为一体加强结构,保证了拐角接头的完整性,没有分件,大大加强了拐角处的刚度,D柱加强板靠近所述尾门铰链安装部的一端的截面为渐变截面,截面刚度一致性好,提升了D柱刚度,降低了D柱上接头的应力。

    一种车身侧围内板组件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160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610351370.9

    申请日:2016-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侧围内板组件,包括侧围内板本体、工艺孔、安装孔和用于掩盖所述工艺孔和所述安装孔的装饰件,所述工艺孔和所述安装孔分别位于所述侧围内板本体上表面,所述装饰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工艺孔和所述安装孔的上表面上。本发明的一种车身侧围内板组件,能够节省内饰零件,使整车成本降低,整车减重,提高续航里程,增加可利用内部空间,且提升车内美观度。

    一种热冲压测量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756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711461900.6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冲压测量工装及其使用方法,以普通的单拉机为基础改装而成,主要包括:一个水冷基座、由模具材料制成的镶块、装卡镶块的夹具、测试用的板条、板料运动的驱动装置、对板料进行加热的装置,监控温度的热电偶、数据采集器以及观测数据的电脑等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将加热装置、测试装置、驱动装置搭建在同一平台,可测量热冲压板料和模具的接触热传导系数、流道的对流换热系数以及模具的摩擦磨损等多种参数,自动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功能丰富,测试获得的参数能够为热冲压仿真分析提供精确的输入,对提升热冲压模具寿命和产品性能有着重要意义。

    一种后地板横梁结构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2823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611074781.4

    申请日:2016-11-29

    Inventor: 郑强 曾凤 许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车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后地板横梁结构。后地板横梁结构包括后地板、后地板横梁、后大梁,所述后地板横梁包括后地板下横梁,所述后大梁包括左后大梁和右后大梁,所述后地板下横梁分别连接左后大梁和右后大梁,所述后地板与后大梁连接,所述后地板横梁还包括后地板上横梁,所述后地板上横梁连接在后地板上方,所述后地板上横梁为拱形状,所述后地板上横梁与后地板构成封闭的腔体。本发明在后地板上部增加后地板上横梁与后地板下部的后地板下横梁构成封闭腔体,改善力的传递路径提高整车刚度和侧碰安全性。

    一种传力车架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160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610351661.8

    申请日:2016-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力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延伸件、第一横梁、后地板横梁、两条第二横梁、两条前大梁、两条后大梁加强板和两条后大梁,两条所述前大梁平行设置,两条所述前大梁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前横梁左右两端,两条所述前大梁另一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两条所述第二横梁,所述前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前大梁垂直固定连接,两条所述后大梁加强板分别设置在两条所述后大梁上,两条所述后大梁一端通过延伸件与两条所述后大梁加强板连接,两条所述后大梁另一端与所述后横梁垂直连接,所述后地板横梁两端分别垂直于两条所述后大梁中部。优化承载车式车架各项力的传递,可以将碰撞中能量左右很好的传递分散及前后大梁无法对接的条件实现良好传递。

    防抱死控制组件和防抱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0968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910816218.7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抱死控制组件和防抱死系统,防抱死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制动总泵、制动压力调节器、回液组件、回液压力调节器,以及与所述制动压力调节器连通的轮缸、分别与所述制动压力调节器和所述回液组件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制动总泵用于与刹车踏板连接,所述制动总泵包括相连接的制动泵体和制动油壶、以及连接所述制动泵体和所述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出液管、连通所述回液压力调节器与所述制动油壶的回液管。本发明的防抱死系统能避免返回制动主缸的制动液引起踏板和主缸活塞波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