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7024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811555660.0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47 , G06Q50/2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初始线路生成方法,它通过界定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功能层次和平均运行速度的关联关系,生成骨干公交、主干公交和地区公交三个功能层次的公交线路;本发明根据公交系统的规模经济效应,通过搜索两类期望路径判断是否发生公交客流聚集现象,当发生客流聚集现象时,通过改变已有初始线路行车轨迹从而生成新的初始线路服务于当前公交出行需求;本发明考虑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中不同功能层次的公交线路之间、相同功能层次但不同公交线路之间的衔接关系,生成衔接已有初始线路的、出行起点端和终点端的初始线路。本发明可为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规划设计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多模式公交网络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36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0710474.9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行车风险场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1)、沿道路线方向建立x轴,垂直于道路线方向建立y轴,构建平面环境场并垂直于平面环境场建立代表场强大小的z轴,以构建三维环境场;(2)、对于运动的物体i,若无需驾驶风格系数,计算该运动的物体i在环境场中场强;(3)、对于运动的物体i,若运动的物体i为车辆,且需考虑驾驶风格系数,则计算该运动的物体i在环境场中场强;(4)、计算静止的物体i在环境场中场强;步骤(5),综合步骤(2)‑(4),构建行车风险场统一模型。本发明行车风险场模型的建立方法增加了道路边界对于行车的影响,以及物体速度与间距影响的考量,为行车预警与路径规划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9422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33203.5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8G1/01 , G08G1/16 , G08G1/0968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网联车辆协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双向搜索的快速路互通交织区协同换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双向搜索结合时空条件,构建换道可行时段选择成本模型,得到目标车辆安全汇入目标车道的换道可行时段;构建一个最小化换道过程中速度波动的成本函数,得到速度最稳定的换道点位置;进行速度控制,得到目标车辆在每一个时刻对应位置的完整车行轨迹数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换道点集中于交织区的中部和下游,有利于发挥交织区的通行效率,且能更好应对上游不确定的换道需求,在高换道比例和高交通负荷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控制区上游区域时空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96817.9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18/20 , G06F18/27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潜在类别加速风险模型的高速公路事故持续时间研究方法,涉及交通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从高速公路事故数据中提取并筛选变量,统计变量组合间的相关性并对其进行斯皮尔曼相关性检验;S2:设置多个潜在类别模型分量进行对比,并根据贝叶斯信息准则值对潜在类别模型的最佳类别数量进行选择;S3:利用EM算法对潜在类别模型进行有效估计,能够用于探究关键因素对高速公路事故持续时间的影响机制,为国内高速公路事故处置及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37634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05320.7
申请日:2022-08-22
IPC: G08G1/0968 , G06Q50/26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舒适度、安全性、时间和距离的车行路径选择方法,包括:确定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所有路径,将路径分为多条路段;计算每条路径的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根据距离疲劳指数和时间疲劳指数,计算每条路径的疲劳度;根据每条路段的安全性指标、舒适度指标以及出行距离,计算每条路段的安全舒适性;根据每条路径的疲劳度与平均安全舒适性,计算每条路径的综合阻抗;选择综合阻抗最小的路径为最优车行路径。本发明以车行路径选择方法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影响机动车舒适度和安全性的各项指标,解决了综合舒适度、安全性、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荐舒适度、安全性、出行时间和出行距离总体相对最优的车行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3314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59834.X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环境下T型交叉口让行控制方法,包括:以交叉口为中心建立一个确定区和控制区;实时获取进入系统的车辆位置信息及车辆运行状态信息;找出所有冲突车辆,并分别判断其所属的冲突情景与冲突情形;确定第一组产生冲突的车辆并分别计算其所属冲突情景下的三种冲突情形对应的备选方案的延误时间。本发明以自动驾驶为技术背景,以T型交叉口让行控制作为研究对象,考虑系统内车辆的延误时间,提出了一种兼顾系统需求和系统优势的T型交叉口让行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001684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145589.7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窄马路设计理念的缩减车道,具有三车道,包括中央双向左转车道、设置于中央双向左转车道两侧的对向直行车道和同向直行车道;在中央双向左转车道上设置有净空区,所述净空区是指为了防止其中一个方向的左转或调头车辆由直行车道进入中央双向左转车道时与对向左转或调头车辆进入中央双向左转车道产生冲突,而采取的在中央双向左转车道上设置的不允许任何车辆驶入的一段道路。本发明将现有整体式四车道道路改造成中央双向左转的三车道,在不降低机动车通行能力和不增加延误的前提下,提高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能力,不仅节约的道路资源,而且使道路空间整体的使用效率大大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894225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233203.5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8G1/01 , G08G1/16 , G08G1/0968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网联车辆协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双向搜索的快速路互通交织区协同换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双向搜索结合时空条件,构建换道可行时段选择成本模型,得到目标车辆安全汇入目标车道的换道可行时段;构建一个最小化换道过程中速度波动的成本函数,得到速度最稳定的换道点位置;进行速度控制,得到目标车辆在每一个时刻对应位置的完整车行轨迹数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换道点集中于交织区的中部和下游,有利于发挥交织区的通行效率,且能更好应对上游不确定的换道需求,在高换道比例和高交通负荷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控制区上游区域时空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7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44518.2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40 , G06F16/36 , G06N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知识图谱的道路运输安全风险分析与事故原因识别方法,涉及交通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以道路运输危险行为事故案例、调查报告等数据,构建道路运输危险行为领域知识图谱;S2:采用熵权法进行道路运输危险行为的安全风险分析;S3:利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危险行为因素与安全风险值的关联度,明确关键危险行为因素,通过知识图谱路径推理确定关键事故原因,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的道路运输危险行为的安全风险分析与事故原因挖掘,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135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40253.X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形交叉口车道布局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方法;首先定义与模型相关的索引变量,包括交叉口分支索引、流向索引、车道索引和饱和流量折减系数索引;其次,通过引入的双环标准相位,同时考虑饱和流量折减效应以及共享车道、右转相位的配置,以信号周期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以车道布局、相位时长、饱和流量、交通流量、流量比及饱和度为约束条件,构建混合整数线形规划模型;最后使用分支定界法求解模型,得到T形交叉口最优的车道布局与信号配时方案,以提高车辆在T形交叉口的通行效率,降低车辆在交叉口处的延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