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3505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910395173.0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客流分配方法,包括将实际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转化为多模式公交网络表示模型;假设车内客流、同站换乘客流、进站客流和异站换乘客流的上车优先级;确定乘客选择各类虚拟网络节点出射弧段的概率;构建最短超级路径模型,运用动态规划方法设计最短超级路径模型的求解算法,确定任意出行起点到某一出行终点的最短超级路径;根据虚拟网络弧段的流量划分概率以及最短超级路径,计算虚拟网络节点与虚拟网络弧段的客流量以及客流滞留概率;运用连续平均法,提出多模式公交网络流量加载方法。本发明用于获得多模式公交网络中各条公交线路上公交弧段的客流量,提高多模式公交网络中客流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75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0432647.4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优化片区城乡公交时刻表编制与车辆调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双层规划模型;基于上层规划假设条件,以公交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上层车辆调度模型;基于下层规划假设条件,以片区内乘客出行换乘总时间与换乘失败惩罚最小为目标,建立下层时刻表优化模型;下层时刻表优化模型求解,将已优化的可行任务班次集作为下层时刻表优化模型的满意解进行输出;上层车辆调度模型求解,输出完成可行任务班次集的所有任务链及对应所需车辆数;产生双层规划模型的最优解,完成最佳车辆调度方案及相应的片区城乡公交时刻表的输出。不仅可直观反映片区线路组织的运行计划,还能进一步满足乘客便捷换乘需求与企业车辆资源的有效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8241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828621.7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C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道路交通技术领域的一种简化交通组织的T型交叉道路,包括主干道以及与主干道一侧相连接的支路,所述主干道与支路组成T型道路,且主干道至少包括双向四车道,所述支路至少包括双向两车道,所述主干道的中间处沿轴向位置布置有中央分隔带,所述中央分隔带上设置最少两个转弯区,在两个所述转弯区之间设置行人驻足区,所述行人驻足区与两个纵向设置在主干道上的行人区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增加T型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降低延误,充分发挥交叉路口的交通功能,同时减少车辆的时间和空间消耗,缓解路网压力,增加路网容量,使城市道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6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46751.2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40 , G06Q50/26 , G06Q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乘客自主选择的区段交替响应式城乡公交调度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确定需求响应站点、区段分界点以及需求站点、其次,若需求站点在DRT的服务范围内,则定义为需求响应站点,否则为舍弃站点,通过向量积法确定需求响应站点与固定站点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对应关系,将需求响应站点进一步划分到乡村两个区段的站点集合中、然后,对获取的订单进行预处理并设置二次选择机制等,本发明考虑乘客自主选择而非被动接受系统决策,更贴近乘客心理,将服务的决定权最大化让渡给乘客;省去了通过复杂优化为乘客分配车次的步骤,避免了因预测不准确或过度优化导致的资源浪费和计算时间长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934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770982.5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餐盒回收清洁柜,主要用于回收、清洗、临时储存餐盒,包括设置在顶板下的纵向导轨,移动设置在纵向导轨上横跨餐盒回收区和餐盒收纳区的若干横向导轨,移动设置在横向导轨上竖置的伸缩杆,摆动设置在伸缩杆下端的餐盒卡持装置,设置在伸缩杆和餐盒卡持装置之间用于嵌套餐盒的嵌套装置,设置在餐盒清洗区内用于清洗餐盒的喷水装置;餐盒卡持装置包括以几何中心为铰接点摆动设置在伸缩杆下端四角倒圆的矩形旋转平板,通过卡爪移动装置间歇的移动设置在旋转平板周边上用于卡持餐盒的若干感应弹性卡爪,嵌套装置包括设置在伸缩杆下端间歇转动的齿轮组,移动设置在齿轮组上用于拨动感应弹性卡爪的拨杆;还包括设置在搁板下面用于烘干餐盒的烘干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67024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811555660.0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47 , G06Q50/2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初始线路生成方法,它通过界定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功能层次和平均运行速度的关联关系,生成骨干公交、主干公交和地区公交三个功能层次的公交线路;本发明根据公交系统的规模经济效应,通过搜索两类期望路径判断是否发生公交客流聚集现象,当发生客流聚集现象时,通过改变已有初始线路行车轨迹从而生成新的初始线路服务于当前公交出行需求;本发明考虑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中不同功能层次的公交线路之间、相同功能层次但不同公交线路之间的衔接关系,生成衔接已有初始线路的、出行起点端和终点端的初始线路。本发明可为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规划设计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多模式公交网络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9349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70982.5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餐盒回收清洁柜,主要用于回收、清洗、临时储存餐盒,包括设置在顶板下的纵向导轨,移动设置在纵向导轨上横跨餐盒回收区和餐盒收纳区的若干横向导轨,移动设置在横向导轨上竖置的伸缩杆,摆动设置在伸缩杆下端的餐盒卡持装置,设置在伸缩杆和餐盒卡持装置之间用于嵌套餐盒的嵌套装置,设置在餐盒清洗区内用于清洗餐盒的喷水装置;餐盒卡持装置包括以几何中心为铰接点摆动设置在伸缩杆下端四角倒圆的矩形旋转平板,通过卡爪移动装置间歇的移动设置在旋转平板周边上用于卡持餐盒的若干感应弹性卡爪,嵌套装置包括设置在伸缩杆下端间歇转动的齿轮组,移动设置在齿轮组上用于拨动感应弹性卡爪的拨杆;还包括设置在搁板下面用于烘干餐盒的烘干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75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32647.4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优化片区城乡公交时刻表编制与车辆调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双层规划模型;基于上层规划假设条件,以公交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上层车辆调度模型;基于下层规划假设条件,以片区内乘客出行换乘总时间与换乘失败惩罚最小为目标,建立下层时刻表优化模型;下层时刻表优化模型求解,将已优化的可行任务班次集作为下层时刻表优化模型的满意解进行输出;上层车辆调度模型求解,输出完成可行任务班次集的所有任务链及对应所需车辆数;产生双层规划模型的最优解,完成最佳车辆调度方案及相应的片区城乡公交时刻表的输出。不仅可直观反映片区线路组织的运行计划,还能进一步满足乘客便捷换乘需求与企业车辆资源的有效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05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95173.0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客流分配方法,包括将实际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转化为多模式公交网络表示模型;假设车内客流、同站换乘客流、进站客流和异站换乘客流的上车优先级;确定乘客选择各类虚拟网络节点出射弧段的概率;构建最短超级路径模型,运用动态规划方法设计最短超级路径模型的求解算法,确定任意出行起点到某一出行终点的最短超级路径;根据虚拟网络弧段的流量划分概率以及最短超级路径,计算虚拟网络节点与虚拟网络弧段的客流量以及客流滞留概率;运用连续平均法,提出多模式公交网络流量加载方法。本发明用于获得多模式公交网络中各条公交线路上公交弧段的客流量,提高多模式公交网络中客流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7024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555660.0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初始线路生成方法,它通过界定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功能层次和平均运行速度的关联关系,生成骨干公交、主干公交和地区公交三个功能层次的公交线路;本发明根据公交系统的规模经济效应,通过搜索两类期望路径判断是否发生公交客流聚集现象,当发生客流聚集现象时,通过改变已有初始线路行车轨迹从而生成新的初始线路服务于当前公交出行需求;本发明考虑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中不同功能层次的公交线路之间、相同功能层次但不同公交线路之间的衔接关系,生成衔接已有初始线路的、出行起点端和终点端的初始线路。本发明可为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规划设计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多模式公交网络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