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04675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510575343.5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沃尔沃汽车公司
IPC: F01P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5 , F01N2260/024 , F01P7/161 , F01P7/164 , F01P11/04 , F01P2005/105 , F01P2007/143 , F01P2007/146 , F01P2037/02 , F01P2060/045 , F01P2060/16 , F02M2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中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剂回路(21)和将发动机连接于散热器(31)的第二冷却剂回路(22)。恒温器(32)配置在第一冷却剂回路(21)中并且被配置为在发动机预热期间关闭以防止流经第一冷却剂回路(21)。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将恒温器(32)连接于第二冷却剂回路(22)的旁通回路(24)和至少一个并联回路(25,26,27)。每个并联回路(25,26,27)连接于旁通回路(24)上游的第二冷却剂回路(22),其中在发动机预热期间所述部分冷却剂流从所述旁通回路(24)和上游穿过所述第二冷却剂回路(22)被导入所述至少一个并联回路(25,26,27)。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控制这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20960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37025.0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18 , F01P5/02 , F01P7/165 , F01P2003/182 , F01P2003/185 , F01P2007/146 , F01P205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冷却系统和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集中式冷却系统能耗大、占用局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冷却系统,分布式冷却系统包括并联于发动机进水管和发动机出水管之间的强制冷却系统和迎风冷却系统,强制冷却系统和迎风冷却系统分别分布于发动机后置式机动车的发动机舱和迎风侧,强制冷却系统的散热器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强制冷却系统的散热器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迎风冷却系统的散热管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迎风冷却系统的散热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本发明的分布式冷却系统可以改善集中式冷却系统的能耗和占用的局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22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67021.9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双循环冷却系统,包含高温和低温水循环冷却系统。高温系统通过调温器的选择控制开关,使冷却水流向根据发动机负荷进行切换,实现快速暖机和降低油耗。在发动机冷启动阶段保持缸盖和缸体水套为串联,使冷却水一个循环被加热两次,最大程度加快冷却水升温。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暖机和高温阶段,保持缸盖和缸体水套为并联,最大程度增加发动机水流量,并可控制缸体缸盖各自的水流量,使都达到最佳温度,以降低爆震,降低油耗。低温系统采用电子水泵及共用蓄水壶,蓄水壶与低温系统之间采用节流孔,减少布置空间及成本,减少高温系统对低温系统的影响,保证冷却效果,有效保证发动机进气温度和进气效率,发挥发动机动力性,防止爆震。
-
公开(公告)号:CN1087988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293644.2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27/065 , F01P3/20 , F01P7/14 , F01P2007/146 , F01P2060/18 , F16K11/0856 , F16K31/043 , F01P7/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装作业性的流量控制阀。MCV(8)具备:壳体(10),具有阀体收纳部(44)、第一连通口(46)、和第二连通口(47),第一连通口(46)将从在发动机形成的第一水路(2a)流出的冷却水向阀体收纳部(44)导入,第二连通口(47)将阀体收纳部(44)的冷却水向在发动机形成的第二水路(2b)排出;转子(12),收纳于阀体收纳部(44),并根据其旋转角度改变向第二水路(2b)排出的冷却水的流量;驱动机构(11),控制转子(12)的旋转角度;第一连通口(46)及第二连通口(47)在壳体(10)的发动机侧安装面(16a)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371156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310461646.5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马勒国际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09 , F01P7/165 , F28D1/05375 , F28F1/12 , F28F27/02 , F28F22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特别是冷却剂冷却器,热交换器具有至少一个由相互平行设置的管和设置在这些管之间的翅片构成的组件,其中,管形成多个第一流动通道,第一流动通道能够被第一流体流过,其中,在管之间的区域形成多个第二流动通道,通过第二流动通道,管能够被第二流体绕流;热交换器还具有第一集流箱和第二集流箱,在第一集流箱上设有第一流体接口,在第二集流箱上设有第二流体接口,其中,第一流动通道通过第一流体接口、第二流体接口及集流箱与第一冷却回路处于流体连通,其中,第一集流箱或者第二集流箱具有第三流体接口,其中,第三流体接口、相应的集流箱和相应的集流箱的另一个流体接口与第二冷却回路处于流体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3770597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310491903.X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安吉娜·弗南德·珀拉斯 , 威廉·大卫·特莱汉 , 保罗·斯蒂芬·布赖恩 , 斯科特·詹姆斯·汤普森 , 韦斯利·伯克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5 , B60H1/034 , F01P2025/12 , F01P2025/30 , F01P2060/08 , F01P206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通过对阀的控制而选择的多个冷却液路径。阀系统被构造成根据与发动机相关联的温度和与热交换器相关联的温度之间的差而将冷却液从发动机引导至热交换器。阀系统还被构造成将冷却液从发动机引导至电加热器,并且响应于热交换器所需要的热量大于电加热器的热能力而请求发动机运转。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阀从隔离位置到非隔离位置的改变的方法,在隔离位置,该阀将循环通过电加热器和该阀的冷却液与循环通过发动机的冷却液隔离,在非隔离位置,该阀将冷却液从发动机引导至电加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080192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030095.1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J·P·斯泰容
IPC: F01P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5 , F01N2610/11 , F01P3/20 , F01P5/10 , F01P7/048 , F01P7/167 , F01P2005/125 , F01P2007/146 , F01P2023/08 , F01P2025/40 , F01P2025/50 , F01P2037/02 , F01P2060/04 , F01P2060/045 , F01P2060/08 , F01P2060/12 , F01P2060/16 , F01P2060/18 , F01P2070/04 , F01P205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快速发动机冷却剂暖机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用于在发动机起动事件期间调整车辆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流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个示例中,方法包括,在发动机起动事件期间,经由被动阀和主动可调整阀控制车辆冷却系统中的发动机冷却剂的流动路径,并且响应于在发动机起动事件时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低于阈值,将发动机冷却剂的流动路径隔离到冷却系统的子部分,以使发动机冷却剂能够快速变暖而无需使发动机冷却剂停滞在发动机处。以这种方式,发动机冷却剂可经由冷却剂流隔离而不是冷却剂流停滞而在发动机起动事件时快速变暖,这可减少发动机系统部件的不均匀加热,并且因此可延长发动机系统的功能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65892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480057834.4
申请日:2014-10-08
Applicant: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12 , F01P7/165 , F01P2007/146 , F01P2060/04 , F01P2060/045 , F01P2060/06 , F16K11/08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中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适于使冷却流体在冷却系统中循环的冷却流体泵(3),用于使冷却流体冷却的冷却器(5),以及阀(10),所述阀适于将冷却流体引导到冷却器(5)以便冷却,或适于将冷却流体在不受到冷却的情况下引导到返回管线(13),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回路(6)和第二回路(17),所述第一回路包括用于冷却燃式发动机(1)的冷却通道(6a),所述第二回路用于冷却液力减速器。第一回路(6)适于将冷却流体从冷却流体泵(3)引导到在阀(10)处的第一入口(10c)。第二回路(17)适于将冷却流体引导到在所述阀(10)处的第二入口(10d)。阀(10)适于在液力减速器未启动的操作状态中阻挡第二入口(10d)并且从而阻挡通过第二回路的冷却流体循环,通过第一入口(10c)接收来自第一回路(6)的冷却流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86957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0846079.3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9/0493 , B60H1/00885 , B60H1/3208 , B60H1/3211 , B60H2001/3251 , B60H2001/3266 , B60H2001/3277 , B60H2001/3279 , F01M5/002 , F01M5/005 , F01P2007/146 , F01P2037/00 , F01P2060/02 , F02B29/0462 , F16N2200/10 , Y02T10/146 , F16H57/0412 , F01P7/165 , F16H4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冷却剂系统的方法和系统。提供用于控制通过包括AC冷凝器和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冷却剂回路的并联分支的冷却剂流的方法和系统。响应于AC水头压力和CAC温度来分配流,以减少寄生损耗并且改善燃料经济性。经由调节冷却剂泵输出和比例阀来分配流。
-
公开(公告)号:CN10748951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873360.6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大泵前冷却液流通面积且结构简单的发动机用水泵,水泵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用于与大循环支路管接头相连,第二接口用于与小循环支路管接头相连。将大、小循环的水路接口分开设置,大循环时冷却液只通过第一接口进入水泵后再进入发动机,小循环时冷却液只通过第二接口进入水泵后再进入发动机,在小循环切换为大循环的过渡时期时,第二接口只允许暖风后的冷却液流过,经散热器后的冷却液只能从第一接口进入水泵后再进入发动机,因此增大了泵前冷却液的流通面积,防止泵前压力过低产生气蚀,同时降低冷却系统管路的布置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