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冷却系统和分布式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960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37025.0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冷却系统和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集中式冷却系统能耗大、占用局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冷却系统,分布式冷却系统包括并联于发动机进水管和发动机出水管之间的强制冷却系统和迎风冷却系统,强制冷却系统和迎风冷却系统分别分布于发动机后置式机动车的发动机舱和迎风侧,强制冷却系统的散热器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强制冷却系统的散热器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迎风冷却系统的散热管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迎风冷却系统的散热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本发明的分布式冷却系统可以改善集中式冷却系统的能耗和占用的局部空间。

    一种发动机双循环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3922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67021.9

    申请日:2018-08-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5 F01P11/00 F01P11/04 F01P11/08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双循环冷却系统,包含高温和低温水循环冷却系统。高温系统通过调温器的选择控制开关,使冷却水流向根据发动机负荷进行切换,实现快速暖机和降低油耗。在发动机冷启动阶段保持缸盖和缸体水套为串联,使冷却水一个循环被加热两次,最大程度加快冷却水升温。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暖机和高温阶段,保持缸盖和缸体水套为并联,最大程度增加发动机水流量,并可控制缸体缸盖各自的水流量,使都达到最佳温度,以降低爆震,降低油耗。低温系统采用电子水泵及共用蓄水壶,蓄水壶与低温系统之间采用节流孔,减少布置空间及成本,减少高温系统对低温系统的影响,保证冷却效果,有效保证发动机进气温度和进气效率,发挥发动机动力性,防止爆震。

    流量控制阀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988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293644.2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装作业性的流量控制阀。MCV(8)具备:壳体(10),具有阀体收纳部(44)、第一连通口(46)、和第二连通口(47),第一连通口(46)将从在发动机形成的第一水路(2a)流出的冷却水向阀体收纳部(44)导入,第二连通口(47)将阀体收纳部(44)的冷却水向在发动机形成的第二水路(2b)排出;转子(12),收纳于阀体收纳部(44),并根据其旋转角度改变向第二水路(2b)排出的冷却水的流量;驱动机构(11),控制转子(12)的旋转角度;第一连通口(46)及第二连通口(47)在壳体(10)的发动机侧安装面(16a)开口。

    热交换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1156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310461646.5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特别是冷却剂冷却器,热交换器具有至少一个由相互平行设置的管和设置在这些管之间的翅片构成的组件,其中,管形成多个第一流动通道,第一流动通道能够被第一流体流过,其中,在管之间的区域形成多个第二流动通道,通过第二流动通道,管能够被第二流体绕流;热交换器还具有第一集流箱和第二集流箱,在第一集流箱上设有第一流体接口,在第二集流箱上设有第二流体接口,其中,第一流动通道通过第一流体接口、第二流体接口及集流箱与第一冷却回路处于流体连通,其中,第一集流箱或者第二集流箱具有第三流体接口,其中,第三流体接口、相应的集流箱和相应的集流箱的另一个流体接口与第二冷却回路处于流体连通。

    车辆中的冷却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5892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480057834.4

    申请日:2014-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中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适于使冷却流体在冷却系统中循环的冷却流体泵(3),用于使冷却流体冷却的冷却器(5),以及阀(10),所述阀适于将冷却流体引导到冷却器(5)以便冷却,或适于将冷却流体在不受到冷却的情况下引导到返回管线(13),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回路(6)和第二回路(17),所述第一回路包括用于冷却燃式发动机(1)的冷却通道(6a),所述第二回路用于冷却液力减速器。第一回路(6)适于将冷却流体从冷却流体泵(3)引导到在阀(10)处的第一入口(10c)。第二回路(17)适于将冷却流体引导到在所述阀(10)处的第二入口(10d)。阀(10)适于在液力减速器未启动的操作状态中阻挡第二入口(10d)并且从而阻挡通过第二回路的冷却流体循环,通过第一入口(10c)接收来自第一回路(6)的冷却流体。

    发动机用水泵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8951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873360.6

    申请日:2017-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5/10 F01P7/16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大泵前冷却液流通面积且结构简单的发动机用水泵,水泵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用于与大循环支路管接头相连,第二接口用于与小循环支路管接头相连。将大、小循环的水路接口分开设置,大循环时冷却液只通过第一接口进入水泵后再进入发动机,小循环时冷却液只通过第二接口进入水泵后再进入发动机,在小循环切换为大循环的过渡时期时,第二接口只允许暖风后的冷却液流过,经散热器后的冷却液只能从第一接口进入水泵后再进入发动机,因此增大了泵前冷却液的流通面积,防止泵前压力过低产生气蚀,同时降低冷却系统管路的布置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