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0960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37025.0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18 , F01P5/02 , F01P7/165 , F01P2003/182 , F01P2003/185 , F01P2007/146 , F01P205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冷却系统和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集中式冷却系统能耗大、占用局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冷却系统,分布式冷却系统包括并联于发动机进水管和发动机出水管之间的强制冷却系统和迎风冷却系统,强制冷却系统和迎风冷却系统分别分布于发动机后置式机动车的发动机舱和迎风侧,强制冷却系统的散热器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强制冷却系统的散热器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迎风冷却系统的散热管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迎风冷却系统的散热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本发明的分布式冷却系统可以改善集中式冷却系统的能耗和占用的局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642605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710258.4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63/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防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防溜车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汽车防溜车的控制装置包括挂钩座、挂钩和电磁铁,挂钩座的一端与汽车的变速箱壳体相连,且挂钩座的一端能够转动,挂钩座的另一端上设有挂钩,电磁铁与汽车的继电器电连接,当继电器处于断电状态下,电磁铁和挂钩座相分离,当继电器处于通电状态下,电磁铁能够吸引挂钩座靠近电磁铁,并使挂钩与固定于汽车的变速箱动力输出轴上的棘轮相啮合,从而使挂钩限制棘轮反转。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汽车防溜车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汽车防溜车功能,减少控制装置的机械零件的磨损程度,提高车辆控制的可靠性和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88373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43391.2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踏板试验控制装置,包括基座和曲柄,基座上可定轴转动地设置有扭杆,曲柄的装配端相联动地固定于扭杆的中部,基座上还设置有与扭杆相配合的复位件;还包括与制动踏板平行适配并可拆装地相连接的承托板,承托板上沿垂直于该承托板的主延展面的方向贯穿有限位销,限位销上可轴向移动地设置有分别与承托板的两个主延展面可接触配合的限位件,限位销与曲柄的自由端之间通过拉索可联动地相连接。该制动踏板试验控制装置能够使得车辆制动试验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并提高相应的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5062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70720.4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发动机、中冷器、废气后处理装置、采暖散热器和水箱换热器,发动机上设置有增压器;还包括:设置于增压器后侧和中冷器之间的连通气路上的进气余热换热装置,进气余热换热装置的进水口与发动机的出水口连通,进气余热换热装置的出水口与采暖散热器的进水口和/或发动机的进水口连通;用于循环进气余热换热装置、所述采暖散热器和所述发动机中的冷却液的水泵。本发动机余热循环利用系统除了利用发动机冷却水的余热之外,还通过进气余热换热装置回收增压器后进入中冷器中的气体余热,用于快速暖车和空调采暖。提高了发动机余热利用率,满足了车辆在寒冷季节和高寒地区快速暖车和空调采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777535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290783.2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量减振器及其检测方法以实现简易、安全地衰减动力总成系统的振动与噪声的目的。该质量减振器直接安装在动力总成与车架之间,质量体在质量减振器空腔内通过弹簧,阻尼器与质量减振器空腔连接,通过质量体的振动及阻尼器的作用衰减动力总成系统的振动,且质量减振器空腔可约束除垂直方向以外的运动自由度,减振效果大大提高,为现有动力总成抗振性和耐久性提供了可行和彻底的解决方法;而且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质量减振器检测方法,通过对动力总成性能的计算、模拟,为质量减振器的检测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38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59708.4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5/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平衡试验装置,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热平衡试验装置的便携性低,不便用于野外作业的问题。热平衡试验装置包括发动机、缓速器和摩擦减速机构,缓速器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摩擦减速机构与缓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摩擦减速机构用于调节发动机的转速到预设值。在进行热平衡试验时,缓速器能够提供负载使发动机转速降低,摩擦减速机构能够通过调节缓速器的转速进而将发动机的转速调节到所需转速,以便模拟发动机负载,由于缓速器和摩擦减速机构的便携性,有利于热平衡试验装置进行野外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192761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835596.2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液温度显示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若发动机燃烧导入冷却液的第一热量值大于通过散热器导出冷却液的第二热量值、且节温器处于关闭状态,则计算得到节温器进口的冷却液从当前温度上升至第一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第一时长;在显示设备显示当前温度、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一时长;若第一热量值大于第二热量值、且节温器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则计算得到节温器进口的冷却液从当前温度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第二时长。使得驾驶员不需要根据经验,即可直接得知冷却系统的将来的的运行状态,为驾驶员执行有效、安全地驾驶操作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92761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35596.2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液温度显示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若发动机燃烧导入冷却液的第一热量值大于通过散热器导出冷却液的第二热量值、且节温器处于关闭状态,则计算得到节温器进口的冷却液从当前温度上升至第一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第一时长;在显示设备显示当前温度、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一时长;若第一热量值大于第二热量值、且节温器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则计算得到节温器进口的冷却液从当前温度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第二时长。使得驾驶员不需要根据经验,即可直接得知冷却系统的将来的的运行状态,为驾驶员执行有效、安全地驾驶操作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93951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1223751.X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的中冷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包括发动机、涡轮增压器、中冷器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中冷器上集成有前直管段和/或后直管段,所述前直管段和/或所述后直管段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本发明采用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中冷器的前直管段和/或后直管段上,测点位置为圆直管,相对于进气歧管的测点位置能够更好的进行压力测量,提高进气流量的测量精度;另外,在中冷器上还集成了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的功能,使得该中冷控制系统能够主动输出进气参数,供有需要的节点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58695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57826.7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D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汽车加速行驶的自动过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机动车车头是否到达加速始端线;如果所述机动车车头到达加速始端线,则发送加速控制量,依据所述加速控制量操纵远程油门实现所述机动车加速;在所述机动车加速行驶时,检测所述机动车车尾是否到达加速终端线,如果所述机动车车尾到达加速终端线,则发送减速控制量,依据所述减速控制量操纵远程油门实现所述机动车减速;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汽车加速行驶的自动过程控制系统。本发明减少了机动车加速过程中用户的参与,实现了机动车加速行驶过程控制的实时控制,从而保证了所述过程控制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