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净距大断面暗挖隧道拱部联通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8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56597.0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净距大断面暗挖隧道拱部联通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拟建联络通道侧墙结构位置局部扩挖钢架之间的初支结构,将隧道边墙由曲墙修整为直墙;将局部扩挖部分的钢筋网下部与原隧道初支钢筋网进行焊接;在小净距隧道位于拟建联络通道侧墙结构对应位置的二衬侧墙结构增设立柱以及在顶板结构增设横梁;通过联络通道两端的站厅结构内部或基坑内部进行联络通道开挖;采用分块切割的方法切除联络通道内的小净距隧道的初支结构。解决了不增加小净距隧道断面的情况下,实现不同站厅的联通。通过两者联合建造,可灵活设置横向联络通道的标高,便于顺接分离式的站厅结构,能更好的适应站厅层结构标高,提升了车站的服务功能。

    岩土混合竖井工程支护体系及竖井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545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33760.3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岩土混合竖井工程支护体系,包括土层支护结构、岩土接驳支护结构和岩层支护结构;所述土层支护结构包括围护桩、冠梁、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所述岩土接驳支护结构包括锁脚支撑、锁脚圈梁和第一锚杆;所述岩层支护结构包括环向钢撑和横向钢撑;所述第一锚杆设置于环向钢撑和围护桩接驳位置并倾斜地嵌入岩层。根据土层和岩层性质采用不同的支护体系,土层结构松散,故上部土层采用桩撑支护,围护结构刚度大,更能保障工程本身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岩层结构稳固,故下部岩层采用钢架锚喷支护,借助岩层提供支撑力以获得足够的支护刚度。同时,相比一桩到底的支护结构,本支护体系还节约了工期和工程投资。

    一种型钢肋柱锚杆挡墙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630109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2442323.4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型钢肋柱锚杆挡墙支护结构,包括纵向立柱、横向连系梁和锚杆;纵向立柱设置于边坡外侧并由边坡底部朝向边坡顶部延伸设置;纵向立柱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横向连系梁;横向连系梁与纵向立柱相邻侧壁连接有肋板;锚杆顶端弯折后与纵向立柱顶面焊接,锚杆锚入边坡内部;纵向立柱顶面设有第一连接板并分别与两侧横向连系梁的顶面连接;纵向立柱底面设有第二连接板并分别与两侧横向连系梁的底面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型钢钢架替代原有肋柱或格构内钢筋,避免肋柱或格构钢筋的绑扎,可提前将型钢加工好,边坡开挖完成后,直接架立拼装型钢,起到快速施工、及时提供支护刚度、提高支护效率和施工工效的作用。

    一种矩形无柱式地下车站节段及装配式地下车站

    公开(公告)号:CN216552071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3127994.8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矩形无柱式地下车站节段及装配式地下车站,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端的侧墙,所述侧墙顶端设置有顶板,两个侧墙之间设置有中板,所述中板设置在侧墙的中端,所述顶板与侧墙之间设置有斜撑,所述斜撑与顶板和侧墙形成三角结构,所述中板下方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设置有两个,两个风道分别设置在中板的两端,两个所述侧墙相对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牛腿,所述牛腿从上至下设置有两个,两个牛腿分别用于支撑斜撑和风道。其结构简单,减少了柱结构使得车站布置更灵活,减少了主体结构的材料用量、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利用斜撑减少顶板的跨度,同时将顶板和侧墙连接形成三角形刚架结构,增强了车站侧向抗推能力。

    活动式钢结构雨棚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72844U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20124598.4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式钢结构雨棚,包括横杆、支撑杆以及棚面本体,所述横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房屋房屋主体结构上,所述横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横杆并排设置,所述棚面本体固定设置在横杆的上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横杆的下侧,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设置在房屋主体结构上,所述横杆的悬空端端部还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与棚面本体连接,所述排水沟的两端设置有排水口。在进行市政桥梁的维护、保养时,通过拆卸支撑杆与房屋主体结构的连接,转动横杆及棚面本体使其转动到房屋主体结构上进行折叠,解决雨棚与桥梁的冲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