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68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56597.0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净距大断面暗挖隧道拱部联通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拟建联络通道侧墙结构位置局部扩挖钢架之间的初支结构,将隧道边墙由曲墙修整为直墙;将局部扩挖部分的钢筋网下部与原隧道初支钢筋网进行焊接;在小净距隧道位于拟建联络通道侧墙结构对应位置的二衬侧墙结构增设立柱以及在顶板结构增设横梁;通过联络通道两端的站厅结构内部或基坑内部进行联络通道开挖;采用分块切割的方法切除联络通道内的小净距隧道的初支结构。解决了不增加小净距隧道断面的情况下,实现不同站厅的联通。通过两者联合建造,可灵活设置横向联络通道的标高,便于顺接分离式的站厅结构,能更好的适应站厅层结构标高,提升了车站的服务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8500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1333798.0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墙岩层陡倾的双洞小净距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工法,所述双洞小净距大断面隧道包括平行的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将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在长度方向分别依次划分为前端、中端和后端,将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在宽度方向分别依次划分为左侧、中洞和右侧,在第一隧道的前端、中端和后端分别开挖垂直于第一隧道的施工通道一号支通道、三号主通道和二号支通道,分别通过一号支通道、三号主通道和二号支通道进入车站主体,然后按照合理开挖步序在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间交替开挖以减小双洞开挖之间相互影响,保证周边围岩和中间岩柱的稳定,从而能安全地对兼具边墙岩层陡倾、小净距两种特点的隧道工程进行高效低成本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98500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33798.0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墙岩层陡倾的双洞小净距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工法,所述双洞小净距大断面隧道包括平行的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将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在长度方向分别依次划分为前端、中端和后端,将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在宽度方向分别依次划分为左侧、中洞和右侧,在第一隧道的前端、中端和后端分别开挖垂直于第一隧道的施工通道一号支通道、三号主通道和二号支通道,分别通过一号支通道、三号主通道和二号支通道进入车站主体,然后按照合理开挖步序在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间交替开挖以减小双洞开挖之间相互影响,保证周边围岩和中间岩柱的稳定,从而能安全地对兼具边墙岩层陡倾、小净距两种特点的隧道工程进行高效低成本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8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37143.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围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基坑开挖量的筒式锚具结构,包括若干固定单元,固定单元设置在钢筋笼上,每个固定单元均包括锚具和斜托,斜托固定连接在钢筋笼上,锚具能容纳在斜托内部,斜托能与钢筋笼一体嵌入桩体内,锚具用于夹持锚索,锚具承受的压力能通过斜托传递给桩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外置斜托和锚具所形成的凸起构造,避免了肥槽填充所增大的基坑开挖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避免了肥槽填充作业带来的高空作业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029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14324.9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02 , E02D29/16 , E02D17/04 ,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穿市域铁路路基的通道预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市域铁路路垫进行永久边坡开挖,并完成永久边坡护坡施工;沿铁路路垫方向拉设马道,在预开挖位置设置围护桩,开挖预留下穿道的临时基坑;在基坑底部敷设防水材料,绑扎下穿道框架桥钢筋,并浇筑下穿道的底板和顶板混凝土;在下穿道框架桥两侧的端口部预留钢筋接驳器,并完成口部的封闭,然后设置防水;对基坑进行回填,回填至永久边坡坡脚平台标高;填筑路基结构,完成附属设施建设。在铁路路基施工的同时预留好规划市政道路的下穿道,并对其进行保护处理,为后期规划道路的接驳创造条件,同时后期接驳施工不会影响市域铁路的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09770.6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洞内桩基托换工法,包括在距离独桩基础20米位置施作大管棚及超前小导管,确保独桩基础范围内隧道围岩竖向稳定;在距离独桩基础2.5米位置处,独桩基础两侧各一米范围内停止开挖,并紧贴掌子面设置钢管立柱;在独桩基础两侧各1米范围外,完成两侧上导洞开挖,并使导洞底标高与上台阶齐平;按台阶开挖至隧道低板处;浇筑二衬混凝土,预埋钢筋套筒;破除隧道拱部处高架桥独桩结构,绑扎钢筋,同时将钢筋植入混凝土桩基础底部;完成剩余核心土的开挖,浇筑底板混凝土,完成下穿桩基础段隧道施工。解决常规桩基托换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影响地面交通、成型后景观与原结构差异较大,且受限条件多的,施工困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35656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0915605.6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质岩地区基于拱盖法的超大断面暗挖车站洞内逆作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完成顶层和中间层开挖区域的开挖,以及底层中间跳槽区的开挖;S2、进行车站局部仰拱、第二段侧墙和负二层行车板结构施工,S3、完成全断面开挖,并施作二衬衬砌剩余部分和车站负二层行车板结构。通过永临结合的支护措施,以及特殊部位的加强措施,结合暗挖隧道洞内逆作法施工,使拱盖法有效的应用于软质岩地区。隧道断面中下部开挖通过中部拉槽,两侧分区分部开挖实现了洞内三维空间的施工组织,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掌子面的开挖方式,为施工提供了充足的作业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64502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821743.8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扩大拱脚初支拱盖法,包括隧道拱部掘进和隧道下部掘进,在拱部掘进时,先在隧道顶部设置拱顶钢架,之后在隧道两侧采用台阶法交替作业以逐级设置多个大拱脚钢架以分散荷载,并使大拱脚钢架底面与围岩抵接以使得围岩也承受部分荷载,将大拱脚钢架与拱顶钢架拼接以在隧道拱部形成扩大拱脚初支拱盖,通过多级设置的大拱脚钢架以将整个初支拱盖的荷载向隧道四周围岩逐级传递,提高了初支拱盖结构稳定性,之后在扩大拱脚初支拱盖的保护下开挖隧道拱部核心土和隧道下部,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拱盖下侧边墙的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07217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62510.7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填方路堤段盾构土体加固及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隧道左线和隧道右线各施作两侧最外排帷幕注浆孔;所述注浆孔通过顶驱水钻进行钻孔,在钻孔过程中采取跟进套管成孔,并采用袖阀管注浆工艺加固;在成孔后,将钻杆下到孔底,用泥浆泵将搅拌好的套壳料经钻杆注入孔内注浆段;在注浆加固后,对加固土体进行强度检测,所述强度检测包括,在盾构管片的吊装孔的两侧设置检验孔;在检验孔处进行原位静力触探试验,对土体强度参数进行求证,从而对填土段隧道的沉降值进行计算。该方法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了填土段施作盾构隧道的安全性。节约工程投资,并避免现浇混凝土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0735656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915605.6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质岩地区基于拱盖法的超大断面暗挖车站洞内逆作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完成顶层和中间层开挖区域的开挖,以及底层中间跳槽区的开挖;S2、进行车站局部仰拱、第二段侧墙和负二层行车板结构施工,S3、完成全断面开挖,并施作二衬衬砌剩余部分和车站负二层行车板结构。通过永临结合的支护措施,以及特殊部位的加强措施,结合暗挖隧道洞内逆作法施工,使拱盖法有效的应用于软质岩地区。隧道断面中下部开挖通过中部拉槽,两侧分区分部开挖实现了洞内三维空间的施工组织,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掌子面的开挖方式,为施工提供了充足的作业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