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09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64018.0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公路修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聚物修复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地聚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如下:1)取偏高岭土,粉碎、煅烧、冷却、磨细;2)向高岭土中加入碱激发剂搅匀,加入粉煤灰继续搅拌,然后加入硅铝质填料混匀即得。本发明的地聚物修复材料在实施时不需要对道路开挖换填,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交通量较大的时候随时撤到紧急停车带,待高峰过去再施工,实现了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对道路进行修补。
-
公开(公告)号:CN1097786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63305.X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桥梁绿化技术领域的一种桥上绿化带施工工艺及采用该工艺建造的桥梁,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制作槽梁:使用混凝土和钢绞线现场预制U型槽梁;步骤S2,吊装槽梁:将U型槽梁吊装到桥上绿化带预留位置;步骤S3,铺设管道:在U型槽梁内铺设透水排水管和市政管道;步骤S4,端部湿接,在相邻两U型槽梁端部的缝隙浇筑混凝土进行湿接;步骤S5,回填种植层:在U型槽梁内回填种植层并形成下沉式绿化带。采用本发明工艺建造的桥梁的桥面横断面尺寸与桥梁两端道路横断面相一致,有效的保证了慢车与快车行驶安全,维持桥上景观及绿化带内管线顺利过桥;同时由于绿化带采用下沉式结构,可有效降低桥面清洁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209619831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20112337.X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城市道路桥梁绿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下沉式绿化带结构的桥梁。包括纵向箱梁以及设置于纵向箱梁上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在所述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下方的纵向箱梁之间排列有若干的U型槽梁,所述U型槽梁的顶部高出两侧的车道,且设有泄水口,在所述U型槽梁的内壁上设有防水层,在所述U型槽梁内设有透水排水管、过滤层和种植层,且种植层的上表面低于两侧的车道,所述透水排水管与桥梁两端道路的排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中桥面横断面布置与桥梁两端道路横断面布置相一致,解决绿化带设置在桥梁处不连续问题,增加道路绿化景观效果,保证慢车与快车行驶安全;由于绿化带采用下沉式结构,可充分利用雨水进行绿化灌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919270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269596.9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路面结构技术领域的一种海绵城市可渗可排透水性路面,包括设置在原土壤层上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面层、透水层和垫层,所述垫层下方设有盲沟,所述盲沟向下延伸至所述原土壤层内,所述盲沟采用级配碎石进行填充,并在所述原土壤层上设有1%~8%的纵坡度,所述盲沟最低处下方连通有渗水井。该路面具有施工工期短、成本低,透水性好,强度大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下渗和排水双管齐下的方式进行雨水的排出,小部分雨水下渗到原土壤层,大部分雨水通过盲沟流向渗水,且盲沟沿路向设有1%~8%的坡度,有利于雨水流向渗水井。
-
公开(公告)号:CN215598883U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21195032.3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旧橡胶轮胎颗粒混凝土抗压试验装置,包括:压力测试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压力测试台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控制器、无线收发电路依次相连,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滤波电路、隔离电路、幅度调整电路。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精准的获取抗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07919284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269427.5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路面结构技术领域的一种海绵城市可渗可贮透水性路面,包括路面本体,以及位于所述路面本体一侧或两侧的绿化带,所述绿化带与所述路面本体间设有石墙,所述路面本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在地表上的土基、垫层、透水层和面层,所述垫层下方设有盲沟,所述盲沟向下延伸至土基内;所述绿化带内设有贮水池,所述盲沟与所述贮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中下渗到垫层的雨水通过盲沟排放到绿化带底部的贮水池内,不仅解决了路面雨水的排出问题,还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再利用,一举两得;盲沟沿路向设有1%~8%的坡度,有利于雨水流向贮水池;贮水池以相同间隔分布于绿化带底部,工程量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