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透水路面材料的空隙率与渗透系数关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1059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391386.5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透水路面材料的空隙率与渗透系数关系的方法。该建立透水路面材料的空隙率与渗透系数关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不同级配的透水路面材料;分别对不同级配的透水路面的空隙率以及有效空隙率进行试验测试,将测试结果回归得到两者的相关关系;采用渗透率测试装置分别测试不同级配的透水材料的渗透系数;对不同级配透水材料的空隙率与渗透系数进行回归,得出透水路面材料的空隙率与渗透系数关系。本发明利用渗透率测试装置分别对不同级配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和透水沥青混合料材料单层结构及组合结构进行渗透系数的测定,回归得出材料空隙率与渗透系数的关系,为选择材料与合理级配提供数据支撑,为海绵城市透水铺装设计提供参考。

    一种海绵城市可渗可排透水性路面

    公开(公告)号:CN207919270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269596.9

    申请日:2018-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路面结构技术领域的一种海绵城市可渗可排透水性路面,包括设置在原土壤层上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面层、透水层和垫层,所述垫层下方设有盲沟,所述盲沟向下延伸至所述原土壤层内,所述盲沟采用级配碎石进行填充,并在所述原土壤层上设有1%~8%的纵坡度,所述盲沟最低处下方连通有渗水井。该路面具有施工工期短、成本低,透水性好,强度大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下渗和排水双管齐下的方式进行雨水的排出,小部分雨水下渗到原土壤层,大部分雨水通过盲沟流向渗水,且盲沟沿路向设有1%~8%的坡度,有利于雨水流向渗水井。

    一种海绵城市可渗可贮透水性路面

    公开(公告)号:CN207919284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269427.5

    申请日:2018-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路面结构技术领域的一种海绵城市可渗可贮透水性路面,包括路面本体,以及位于所述路面本体一侧或两侧的绿化带,所述绿化带与所述路面本体间设有石墙,所述路面本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在地表上的土基、垫层、透水层和面层,所述垫层下方设有盲沟,所述盲沟向下延伸至土基内;所述绿化带内设有贮水池,所述盲沟与所述贮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中下渗到垫层的雨水通过盲沟排放到绿化带底部的贮水池内,不仅解决了路面雨水的排出问题,还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再利用,一举两得;盲沟沿路向设有1%~8%的坡度,有利于雨水流向贮水池;贮水池以相同间隔分布于绿化带底部,工程量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