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苄基-1,2,3,4,5,6,7,8-八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3650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1910890595.5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和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S)‑1‑苄基‑1,2,3,4,5,6,7,8‑八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以消旋1‑苄基‑1,2,3,4,5,6,7,8‑八氢异喹啉类化合物为底物,结合利用单胺氧化酶催化选择性氧化反应和化学非选择性还原反应生成(S)‑1‑苄基‑1,2,3,4,5,6,7,8‑八氢异喹啉类化合物,所述单胺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采用生物催化剂单胺氧化酶和化学还原剂进行动态动力学拆分反应,获得手性纯度极高的(S)‑1‑苄基‑1,2,3,4,5,6,7,8‑八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底物浓度高、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产率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工业应用价值。

    一种2-(1-环己烯基)乙胺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796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628038.9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化合物2‑(1‑环己烯基)乙胺(I)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以环己酮(II)与格氏试剂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格氏反应转化成1‑乙烯基环己醇(III),再在有机碱存在下与氯代试剂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氯代/重排一锅反应制备(2‑氯乙亚甲基)环己烷(IV),进而与乌洛托品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季铵化成N‑环己亚基乙基乌洛托品盐酸盐(V),最后在溶剂中于无机矿酸存在下进行水解重排即得2‑(1‑环己烯基)乙胺(I)。化合物(I)作为合成镇咳药氢溴酸右美沙芬的中间体,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本发明方法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和产品纯度高,便于工业化生产。

    手性顺式-β-芳基-β-羟基-α-氨基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94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25390.7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性顺式‑β‑芳基‑β‑羟基‑α‑氨基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羰基还原酶催化不对称还原β‑芳基‑β‑氧代‑α‑氨基丙酸酯类化合物(II)生成化合物(I),具体步骤包括:制备含羰基还原酶基因的工程菌和含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工程菌;制备两种工程菌的静息细胞悬浊液;制备含羰基还原酶的细胞上清液和含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细胞上清液;将上述两种细胞上清液混合,然后再与化合物(II)、溶剂、氢供体和辅因子混合,进行不对称还原反应,制得化合物(I)。本发明方法环境友好、操作简便、易于工业放大,并且底物普适性广,产物收率高,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合成他汀类药物的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594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64252.2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4R,6S)‑6‑((苯并[d]噻唑‑2‑基硫代)‑甲基)‑2,2‑双取代‑1,3‑二噁烷‑4‑基)乙酸酯(I)的制备方法,式中,R1为C1‑C8烷基、C3‑C8环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芳基或芳烷基,R2为氢、单取代或多取代C1‑C3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卤素,R3和R4分别独立地代表C1‑C5烷基、C3‑C7环烷基、C3‑C7环烯基、C1‑C3烷氧基、C6‑C10芳基或C7‑C12芳烷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卤甲基物(II)与硫代试剂(III)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亲核取代反应转化成硫醚(IV);再将硫醚(IV)与羰基化合物(V)在有机酸存在下进行缩酮交换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化合物(I)。

    一种2-(1-环己烯基)乙胺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796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28038.9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化合物2-(1-环己烯基)乙胺(I)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以环己酮(II)与格氏试剂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格氏反应转化成1-乙烯基环己醇(III),再在有机碱存在下与氯代试剂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氯代/重排一锅反应制备(2-氯乙亚甲基)环己烷(IV),进而与乌洛托品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季铵化成N-环己亚基乙基乌洛托品盐酸盐(V),最后在溶剂中于无机矿酸存在下进行水解重排即得2-(1-环己烯基)乙胺(I)。化合物(I)作为合成镇咳药氢溴酸右美沙芬的中间体,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本发明方法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和产品纯度高,便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2R,4’R,8’R)-α-生育酚的立体选择性全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593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1308860.8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R,4’R,8’R)‑α‑生育酚的立体选择性全合成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三甲基氢醌为原料碘化生成芳香卤代物,再与含末端烯键的双酯经过Heck反应、Pd/C氢化形成饱和的芳香二酯;再选择性水解双酯生成具有高光学活性的单酯,构建手性立体中心;然后经过甲基磺酰氯化、四氢铝锂还原形成含甲基的手性化合物;再经过氧化关环、氢化还原构建手性色满母核;然后经过苄基保护、Wittig反应、与C15*脂肪类长链膦盐实现碳碳键连接;最后还原双键得到(2R,4’R,8’R)‑α‑生育酚I。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所用的脂肪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催化形式绿色环保,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R)-8-氯-6-羟基辛酸酯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48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167493.4

    申请日:2021-10-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R)‑8‑氯‑6‑羟基辛酸酯类化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涉及羰基还原酶经过理性分子改造后催化性能和立体选择性提高的突变体,含有该酶突变体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和重组表达转化体,重组酶的制备方法,以及该重组酶或重组细胞作为催化剂不对称还原8‑氯‑6‑羰基辛酸酯类化合物(I)制备(R)‑8‑氯‑6‑羟基辛酸酯类化合物(II),特别是在硫辛酸中间体(R)‑8‑氯‑6‑羟基辛酸甲酯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羰基还原酶SsCR突变体具有反应效率高、催化活力高的优点,在催化制备化合物(II)的过程中展现出底物浓度高、催化剂用量低、反应耗时短等显著优势。

    一种前列腺素中间体15α-羟基内酯的不对称还原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9560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112747.6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前列腺素中间体15α‑羟基内酯的不对称还原合成方法。本发明包括:制备羰基还原酶的工程菌;制备工程菌的静息细胞悬浊液,并经过超声破碎或者加压破碎后得到含羰基还原酶的细胞上清液;经过蛋白纯化得到羰基还原酶的纯蛋白酶液;再与底物15‑羰基前列腺素中间体(II)、葡萄糖脱氢酶、助溶剂、葡萄糖、辅因子混合,进行不对称羰基还原反应,制得15α‑羟基前列腺素中间体(I)。所用羰基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可催化还原15‑羰基前列腺素中间体(II)生成手性15α‑羟基前列腺素中间体(I),所用生物催化剂方便易得,产物分离收率高、对映选择性优异。

    一种双氯芬酸钠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908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8956.5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氯芬酸钠的合成方法。其包括:苯胺和氯乙酸经催化酰胺化制得2‑氯‑N‑苯基乙酰胺;产物与2,6‑二氯苯酚缩合反应制得2‑(2,6‑二氯苯氧基)‑N‑苯基乙酰胺;长物在无机碱作用下发生Smiles重排转化为关键中间体N‑(2,6‑二氯苯基)‑2‑羟基‑N‑苯基乙酰胺;中间体经氯化制得N‑(2,6‑二氯苯基)‑2‑氯‑N‑苯基乙酰胺;产物在路易斯酸作用下发生傅克烷基化关环得到1‑(2,6‑二氯苯基)‑1,3‑二氢‑2H‑吲哚‑2‑酮;该化合物经无机碱水解得到目标产物双氯芬酸钠。本发明方法原子经济性高、操作简便、总收率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