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95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65062.2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茶机器人太阳能装置,包括:主体大架,主体大架连接在采茶机器人主体上;太阳能主板,太阳能主板固定在所述主体大架的上侧;前扩展机构,前扩展机构包括前扩展推动装置和前扩展太阳能板,所述前扩展推动装置固定在所述主体大架的下侧,所述前扩展太阳能板连接在前扩展推动装置上,所述前扩展推动装置可带动所述前扩展太阳能板移动到太阳能主板的下侧或完全移动出所述太阳能主板的外侧。当需要给采茶机器人内的电池充电时,前扩展推动装置带动前扩展太阳能板往外移动,使前扩展太阳能板移出太阳能主板的外侧,增加太阳能接收的范围,增加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7836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567791.1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D4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茶机器人,包括:上工作台;固定在上工作台的机械臂;采摘机构,采摘机构包括包括倾斜滑台、连接管、虹膜裁剪机构、连接块,倾斜滑台固定在机械臂上,连接管的一端与倾斜滑台固定,另一端与与虹膜裁剪机构固定,连接管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连接有真空负压式回收装置。行走装置带动上工作台移动到合适位置,接着机械臂带动采摘机构移动,使需要采摘的茶叶插入到虹膜裁剪机构内,虹膜裁剪机构将茶叶剪切下来后,真空负压式回收装置通过真空负压的方式将剪切下来的茶叶从连接管内抽走,从而实现采摘,采摘十分的方便,也不会损伤茶叶。
-
公开(公告)号:CN118658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99020.3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6V10/82 , G06V10/20 , G06V10/10 , G06N3/0464 , G06N3/0985 , G06Q10/10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茶叶种植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网络的茶叶采摘时间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大量的茶叶图像以及环境数据以构建数据集;步骤S2、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以及验证集;步骤S3、基于YOLOv8n网络创建一采摘时间预测模型,设定采摘时间预测模型的损失函数;YOLOv8n网络基于感受野卷积注意力模块、反向残差注意力模块、切片辅助超推理算法构建;步骤S4、通过训练集对采摘时间预测模型进行训练,通过测试集对训练后的采摘时间预测模型进行测试,通过验证集对测试后的采摘时间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步骤S5、通过验证后的采摘时间预测模型进行茶叶采摘时间的预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茶叶采摘时间预测的精度以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81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16448.3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三七玫瑰花馅普洱熟茶茶果子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一种三七玫瑰花馅普洱熟茶茶果子,由三七玫瑰花馅和普洱熟茶茶果子外皮按重量比例(5~10):(15~20)制作而成。本发明的茶果子营养保健价值高,口感风味佳,质地顺滑软糯,色泽自然健康具有普洱熟茶深褐的外观颜色,工艺稳定,制作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734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45895.3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B65G47/248 , B65G65/23 , B65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框输送装置及发酵框输送方法,包括,第一发酵输送装置,第一发酵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发酵输入端和第一发酵输出端;发酵框翻转装置,发酵框翻转装置包括,翻转底座;翻转上座,翻转上座与翻转底座转动连接,翻转上座上设有框放置槽,发酵框放置在框放置槽内,翻转上座上设有翻转出料口,翻转上座包括水平状态和翻转状态,水平状态时,翻转出料口开口朝上,翻转状态时,发酵框内普洱茶块从翻转出料口倒出,翻转上座上设有翻转第一传导装置,翻转第一传导装置包括第一传导输入端和第一传导输出端,第一传导输入端与第一发酵输出端连接;翻转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翻转上座转动。本发明能够实现发酵框的传送和翻转,无需人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2067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33621.4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6V20/68 , G06V10/40 , G06V10/76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茶叶识别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网络的茶叶分级计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采集大量的包含不同照明条件、不同天气条件、不同拍摄角度、不同茶叶分级的茶叶图像,对各所述茶叶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构建数据集;步骤S2、基于YOLOv8n网络创建一茶叶分级计数模型,设定所述茶叶分级计数模型的损失函数为MPD I oU函数;步骤S3、通过所述数据集对茶叶分级计数模型进行训练;步骤S4、利用训练后的所述茶叶分级计数模型进行茶叶的分级和计数,输出分级计数结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茶叶分级计数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1658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44558.7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洱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初潮,对晒青毛茶进行初潮,获得初潮后的晒青毛茶;振动分筛,对初潮后的晒青毛茶进行振动分筛;第一次潮水,潮水装置用于晒青毛茶进行潮水;第一次发酵;第一次解块,将发酵框送至解块机解块,获得第一次解块后的晒青毛茶;第一次补水,将解块后的晒青毛茶输送到潮水装置进行第一次补水;第二次发酵;第二次解块;第二次补水;第三次发酵;第三次解块,第三次解块与第一次解块相同;第三次补水;第四次发酵;第四次解块,第四次解块与第一次解块相同;第四次补水,第四次补水与第一次补水相同;第五次发酵;发酵结束;出堆;最终解块;匀堆,最终得到高质量的普洱茶。
-
公开(公告)号:CN1182165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44558.7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洱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初潮,对晒青毛茶进行初潮,获得初潮后的晒青毛茶;振动分筛,对初潮后的晒青毛茶进行振动分筛;第一次潮水,潮水装置用于晒青毛茶进行潮水;第一次发酵;第一次解块,将发酵框送至解块机解块,获得第一次解块后的晒青毛茶;第一次补水,将解块后的晒青毛茶输送到潮水装置进行第一次补水;第二次发酵;第二次解块;第二次补水;第三次发酵;第三次解块,第三次解块与第一次解块相同;第三次补水;第四次发酵;第四次解块,第四次解块与第一次解块相同;第四次补水,第四次补水与第一次补水相同;第五次发酵;发酵结束;出堆;最终解块;匀堆,最终得到高质量的普洱茶。
-
公开(公告)号:CN117378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67791.1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D4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茶机器人,包括:上工作台;固定在上工作台的机械臂;采摘机构,采摘机构包括包括倾斜滑台、连接管、虹膜裁剪机构、连接块,倾斜滑台固定在机械臂上,连接管的一端与倾斜滑台固定,另一端与与虹膜裁剪机构固定,连接管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连接有真空负压式回收装置。行走装置带动上工作台移动到合适位置,接着机械臂带动采摘机构移动,使需要采摘的茶叶插入到虹膜裁剪机构内,虹膜裁剪机构将茶叶剪切下来后,真空负压式回收装置通过真空负压的方式将剪切下来的茶叶从连接管内抽走,从而实现采摘,采摘十分的方便,也不会损伤茶叶。
-
公开(公告)号:CN119723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8343.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10/42 , G06V10/44 , G06V10/25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茶苗种植管理技术领域的一种结合叶绿素荧光成像的茶苗干旱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大量茶苗在不同干旱等级下的叶绿素荧光历史图像,对各所述历史图像进行包括数据标注和数据扩充的预处理后构建数据集;步骤S2、基于YOLOv8n网络创建一茶苗干旱检测模型,设定所述茶苗干旱检测模型的损失函数为MPD I oU函数;步骤S3、基于预设比例将所述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以及测试集,通过所述训练集、验证集以及测试集分别对茶苗干旱检测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步骤S4、对测试通过的所述茶苗干旱检测模型进行部署,利用部署的所述茶苗干旱检测模型进行茶苗干旱检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茶苗干旱检测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