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74440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182948.5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由生产菌株经酵母合成培养基、PDA培养基分离纯化工序得到;生产菌株为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GPT-5-11,保藏日期:2010年5月20日,保藏号CCTCC M 2010122,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武汉.武汉大学。该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酵母菌按重量比为5%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生产过程中,普洱茶中的GABA含量显著提高,GABA含量达到153.32mg/100g,在保持传统普洱茶风味的基础上,香气和汤色方面也具有新的特点,且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新产品与特色普洱茶的开发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529053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10065787.X
申请日:2007-04-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少根根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少根根霉,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传统的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根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Prhi50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3。该少根根霉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少根根霉真菌按重量比为0.1-0.8%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及茶褐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55257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910094020.9
申请日:2009-01-0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发酵法制备茶褐素的方法,属茶加工技术领域。方法如下:A.将茶粉碎至60-80目、紫外灭菌30min,加入去离子水,同时在水中加酵母菌或曲霉菌、以及添加1%的没食子酸或焦性没食子酸或甘氨酸或葡萄糖,静置60min,待茶叶充分吸收水分后用食品保鲜薄膜密封;然后置于通风,温度为35-55℃,湿度为60-85%的条件下,避光培养20天,即获得茶褐素的发酵茶叶;B.发酵茶叶在60℃下烘干至含水量10%,按料液比1∶50的比例浸泡30min,过滤;吸取100mL滤液,加入400mL食用酒精搅拌后静置3小时,离心过滤,得到茶褐素粗提物,再用20%酒精水溶液溶解茶褐素粗提物,得到的溶液经传统的浓缩、干燥工艺后即得茶褐素。本发明具有易控制,速度快、效率高且不受茶叶生产季节限制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58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87319.5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调味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黄精调味茶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一种滇黄精调味茶的生产方法,包括滇黄精的生产工艺和调味茶的加工工艺,滇黄精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在浸提罐中放入九蒸九制滇黄精,滇黄精提取液中仍含有滇黄精碎末和其他悬浮杂质,须经过分离纯化处理;对过滤液进行浓缩;在真空干燥设备内利用履带盘输送浓缩液进行干燥,干燥后变成滇黄精膏,滇黄精膏粉碎后变成滇黄精速溶粉;所述调味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茶叶;(2)萎凋;(3)揉捻;(4)发酵;(5)做形;(6)毛火干燥;(7)摊凉;(8)足火干燥;(9)精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558831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56467.X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5B19/418 , A23F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洱茶发酵无线测控系统,属普洱茶发酵过程实时测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普洱茶发酵无线测控系统由在普洱茶茶堆(1)中按一定深度埋设的无线传感器(2)、接收无线传感器(2)通过自带天线向空中发射无线电波(3)的测控中心(4)、与测控中心(4)相连接的信号电缆(5)、与信号电缆(5)另一端相连接并向茶堆(1)输送冷、热空气流和水蒸气流(7)的调控设备(6)有机组合而成。本发明采用市场销售的标准材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和市场购买。本发明具有检测准确、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发酵均匀且发酵效率高、产品符合食品卫生、品质稳定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各种普洱茶发酵加工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455257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910094020.9
申请日:2009-01-0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发酵法制备茶褐素的方法,属茶加工技术领域。方法如下:A.将茶粉碎至60-80目、紫外灭菌30min,加入去离子水,同时在水中加酵母菌或曲霉菌、以及添加1%的没食子酸或焦性没食子酸或甘氨酸或葡萄糖,静置60min,待茶叶充分吸收水分后用食品保鲜薄膜密封;然后置于通风,温度为35-55℃,湿度为60-85%的条件下,避光培养20天,即获得茶褐素的发酵茶叶;B.发酵茶叶在60℃下烘干至含水量10%,按料液比1∶50的比例浸泡30min,过滤;吸取100mL滤液,加入400mL食用酒精搅拌后静置3小时,离心过滤,得到茶褐素粗提物,再用20%酒精水溶液溶解茶褐素粗提物,得到的溶液经传统的浓缩、干燥工艺后即得茶褐素。本发明具有易控制,速度快、效率高且不受茶叶生产季节限制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10831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182965.9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洛伐他汀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生产菌株由生产菌株的分离、纯化、经薄层层析初筛、高效液相复筛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产洛伐他汀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vs)MPT13,保藏日期:2010年5月20日,保藏号CCTCC M 2010123,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将产洛伐他汀的真菌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vs)按一定的比例接种应用到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得到了含洛伐他汀的普洱茶且在保持传统普洱茶风味的基础上,香气和汤色方面也具有新的特点,并且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新产品与特色普洱茶的开发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74440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182948.5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由生产菌株经酵母合成培养基、PDA培养基分离纯化工序得到;生产菌株为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GPT-5-11,保藏日期:2010年5月20日,保藏号CCTCC M 2010122,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武汉武汉大学。该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酵母菌按重量比为5%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生产过程中,普洱茶中的GABA含量显著提高,GABA含量达到153.32mg/100g,在保持传统普洱茶风味的基础上,香气和汤色方面也具有新的特点,且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新产品与特色普洱茶的开发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665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644548.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普洱茶潮水发酵装置,包括:初潮装置,将初潮后的晒青毛茶原料输出;振动分筛装置,对晒青毛茶进行振动分筛;上料装置,上料装置用于接收振动分筛装置输出的晒青毛茶,并将晒青毛茶输出;潮水装置,包括:台架;转动滚筒,转动滚筒与台架转动连接,转动滚筒内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包括转动进口和转动出口转动孔内固定有抛叶装置,抛叶装置用于将晒青毛茶抛起;喷水装置,喷水装置用于向转动孔内喷水,抛起的晒青毛茶与喷出的水接触;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上放置有发酵框,发酵框用于接收从转动出口出来的晒青毛茶;发酵室,晒青毛茶在发酵室内发酵。晒青毛茶能够充分潮水,提高普洱茶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192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23294.0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6V20/40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型YoloV4模型的茶叶采摘识别方法,属于图像目标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型YoloV4模型的茶叶采摘识别方法传统模型特征提取进行优化,减小模型运算量,通过小型控制板便可以实现图像识别,缩小采摘设备识别模块体积,便于应用于优品茶叶分级采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