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乘用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20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711210033.9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通乘用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加载装置,包括试验平台、旋转T形梁、前悬架约束夹具、后悬架约束夹具,以及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延伸支架、上铰链连接座、力传感器、加载器和底座,延伸支架固设在旋转T形梁的水平梁一端,上铰链连接座与延伸支架的固定点距离旋转T形梁的旋转轴的横向水平距离L为1000mm,力传感器的上下两端的连接均为球铰,并具备力值显示功能,加载器能在垂直方向上实现空间尺寸的稳定增大或缩小,从而带动普通乘用车白车身绕旋转T形梁的旋转轴顺时针扭转或逆时针扭转。适用于普通乘用车白车身及类似车型使用,控制精度更高、更简便、加载方便、力矩准确。

    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进气歧管的振动摩擦焊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58351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56340.2

    申请日:2016-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05 B23K2101/006 B23K2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进气歧管的振动摩擦焊接工艺,进气歧管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采用注塑成型,上段与中段通过弧形面焊接,中段与下段通过平面焊接,先在振动摩擦焊接机上进行上段与中段的焊接,再将焊好的上段与中段结合体与下段进行焊接实现装配;焊接振动频率230~240Hz、振幅≤1.2mm、焊接压力1000~1200Kg.f、焊接时间20sec、焊缝熔深1.5~1.8mm,焊缝由多段构成,各焊接段之间的夹角α≤60°、段长L≤30mm、沿焊缝轮廓面范围内各接触摩擦面与振动轴间的破面角β≤8°。利用振动摩擦热熔化焊缝,再通过焊后保压,利用焊缝两侧材料的渗透扩散,获得稳定的焊接接头,尤其适用于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零件的连接。

    普通乘用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2042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10033.9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通乘用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加载装置,包括试验平台、旋转T形梁、前悬架约束夹具、后悬架约束夹具,以及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延伸支架、上铰链连接座、力传感器、加载器和底座,延伸支架固设在旋转T形梁的水平梁一端,上铰链连接座与延伸支架的固定点距离旋转T形梁的旋转轴的横向水平距离L为1000mm,力传感器的上下两端的连接均为球铰,并具备力值显示功能,加载器能在垂直方向上实现空间尺寸的稳定增大或缩小,从而带动普通乘用车白车身绕旋转T形梁的旋转轴顺时针扭转或逆时针扭转。适用于普通乘用车白车身及类似车型使用,控制精度更高、更简便、加载方便、力矩准确。

    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进气歧管的振动摩擦焊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58351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156340.2

    申请日:2016-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进气歧管的振动摩擦焊接工艺,进气歧管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采用注塑成型,上段与中段通过弧形面焊接,中段与下段通过平面焊接,先在振动摩擦焊接机上进行上段与中段的焊接,再将焊好的上段与中段结合体与下段进行焊接实现装配;焊接振动频率230~240Hz、振幅≤1.2mm、焊接压力1000~1200Kg.f、焊接时间20sec、焊缝熔深1.5~1.8mm,焊缝由多段构成,各焊接段之间的夹角α≤60°、段长L≤30mm、沿焊缝轮廓面范围内各接触摩擦面与振动轴间的破面角β≤8°。利用振动摩擦热熔化焊缝,再通过焊后保压,利用焊缝两侧材料的渗透扩散,获得稳定的焊接接头,尤其适用于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零件的连接。

    一种叉车整车疲劳耐久测试用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716949U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21357867.9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整车疲劳耐久测试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叉车整车疲劳耐久测试用加载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一安装座,第一连接块的两相对侧壁上横向固定有转轴,转轴上连接有第一竖杆;第一连接块的另一两相对侧壁上固定有第一连接轴,转轴的延长线与第一连接轴的延长线垂直;第二连接单元包括横杆、第二连接轴和第二安装座,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块转动配合,横杆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座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轴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中的叉车整车疲劳耐久测试用加载装置能够将振动台架直接与叉车连接,使得测试的作用力的传递路径与叉车行驶时力的传递路径相同,降低测试误差。

    一种普通乘用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516044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609562.1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通乘用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加载装置,包括试验平台、旋转T形梁、前悬架约束夹具、后悬架约束夹具,以及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延伸支架、上铰链连接座、力传感器、加载器和底座,延伸支架固设在旋转T形梁的水平梁一端,上铰链连接座与延伸支架的固定点距离旋转T形梁的旋转轴的横向水平距离L为1000mm,力传感器的上下两端的连接均为球铰,并具备力值显示功能,加载器能在垂直方向上实现空间尺寸的稳定增大或缩小,从而带动普通乘用车白车身绕旋转T形梁的旋转轴顺时针扭转或逆时针扭转。适用于普通乘用车白车身及类似车型使用,控制精度更高、更简便、加载方便、力矩准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叉车疲劳耐久测试用纵向加载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7716948U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21348680.2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整车疲劳耐久测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叉车疲劳耐久测试用纵向加载机构。包括加载单元,加载单元包括底座、作动器、传力架和连杆,作动器一端与底座铰接,另一端与传力架铰接,传力架两端分别与底座和连杆铰接,且传力架与底座之间的铰接位置以及传力架与连杆的铰接位置分别位于作动器与传力架的铰接位置的上下两侧,连杆远离传力架的一侧设有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横向连接部和两个连接块,横向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块连接,连杆远离传力架的一端与横向连接部铰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叉车疲劳耐久测试用纵向加载机构能够对叉车的行驶进行模拟,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钢板转运吊具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02748U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21536682.8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板转运吊具,包括钢丝绳、吊钩、卸扣和吊具主体,所述吊具主体整体左右、前后对称,吊具主体包括横筋、穿线管和压管,两根横筋左右平行间隔布置,两根穿线管前后平行间隔布置,穿线管的两端分别垂直穿过对应侧的横筋,且穿线管与横筋构成主体架,所述压管竖直设置在主体架的下方用于压紧钢板,每根钢丝绳穿过各自对应的穿线管,所述穿线管两端口部的上半部分倒圆,在每根钢丝绳上靠近穿线管两端位置处各通过一个卸扣安装有一个吊钩。能避免钢丝绳在转运过程中与钢板发生摩损甚至被割断,同时确保转运过程中钢板不发生滑落,操作简单高效、降低使用及制造成本、安全可靠且经久耐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