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01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21740.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智能体迭代推演的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布局方法,获取无障碍设施现状数据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空间叠合,建构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基础数据库;进行设计标准和示范案例数据库建构并进行数据集成;明确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类型和评价要求,进行设计基准值的确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现状布局识别从而明确是否进行规划方案的优化迭代。建立无障碍设施和弱势群体智能体代理模型以及人群活动与无障碍设施的匹配关联模型,通过模型仿真与方案推演,进行布局方案的迭代优化,最终进行方案交互展示和打印生成。本发明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识别、布局,结合硬件设备进行优化和交互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17633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12622.8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开放空间自动设计方法与系统,涉及城市规划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构包含物理空间数据的城市开放空间数据库和包含设计规范数据在内的城市开放空间布局规范库,通过聚类算法建构城市开放空间案例库,通过熵权法建构待设计地块的城市开放空间要素参数,通过多智能体算法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自动生成,结合人机交互校验平台对生成结果进行校验,并进行交互展示和打印输出。本发明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城市开放空间要素进行识别和获取,有效节约了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通过多智能体算法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方案生成和校验,有效提升了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的客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66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22160.4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社区环境品质自动识别与评价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城市规划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社区物质环境基础数据,将社区行政管理单元边界提取为矢量化的社区空间单元,并且通过特征匹配将社区空间单元与社区物质环境基础数据相映射;对街区环境品质进行智能评估得到智能评价结果;接收个体环境反应数据,对个体环境反应数据进行高级信号处理与分析,从而将被试者的健康状态分为四个等级,通过预先建立的状态识别模型自动识别被试者的健康状态等级,以辅助对智能评价结果进行检验,最终将检验后的智能评价结果进行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16452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2155.3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50/16 , G06Q10/0631 , G06F18/23213 ,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多智能体的用地规划方案自动生成与交互方法及系统,涉及城市规划技术领域。该基于多智能体的用地规划方案自动生成与交互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标准化、多智能体情景优化规则定义、功能单元智能体规则设定、功能单元智能体区位自动选择、数据输出与展示交互。该方法通过对城市用地功能多智能体规则的设定,采用功能单元智能体布局模型来自动生成城市用地功能布局。本发明能够应对城市规划领域用地功能的生成,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对城市空白地块的用地功能进行在地性科学布局,用精准量化的方式使城市功能布局的效率更高,城市设计方案质量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6645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22151.5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风貌断裂带识别的街区形态自动修复方法及系统,涉及城市规划领域。该基于风貌断裂带识别的街区形态自动修复方法,包括构建形态关联网络、识别风貌断裂带、构建关联形态数据库、优化关联形态数据、实地测距验证与输出。通过遗传算法优化风貌断裂带的形态关联网络,并通过无人机实地测距与《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进行比照验证,形成优化后的三维城市模型和街区形态优化清单。本发明可应对城市规划领域的风貌断裂带识别和修复,用实地全景拍摄和深度学习的方法识别风貌断裂带准确度更高,基于关联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街区形态的速度更快,形成的街区形态优化清单能具体到对每一栋建筑进行优化调整,对城市规划项目的指导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22157.2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F17/1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群分布预测的规划方案生态评估与优化方法,属于城市规划领域;评估方法包括:S1,划分场地栅格,采集数据并存储;S2,构建人群时空分布预测关系库;S3,输入目标城市或区域的多个城市规划方案数据,通过人群时空分布预测关系库,预测各城市规划方案对应的各栅格月平均人群时空分布指标值;S4,构建生态绩效指标评估库,根据采集数据和各栅格月平均人群时空分布指标值,计算各格栅水文条件指标值、地质条件指标值和物理环境指标值,通过加权相加生成各栅格生态绩效结果值;S5,基于生态绩效结果值,评估优选方案和合格方案;通过集成人群时空分布预测与生态绩效评估实现对规划方案的优选,相较传统流程能够提高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22163.8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F17/18 , G06Q50/26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群密度预测的职住空间布局智能优化方法,属于城市规划领域;优化方法包括:S1获取场地数据并存储;S2根据所述场地数据,对职住人口进行识别和校核,得到职住人群密度校核数值;S3根据所述职住人群密度校核数值构建关系库,并预测规划期职住人群密度;S4根据所述规划期职住人群密度计算职住平衡指数,并生成职住平衡区域和职住不平衡区域;S5根据所述职住平衡区域的规模,进一步判定职住不平衡区域;S6对S4和S5筛选出的职住不平衡区域进行智能优化;S7将经过S5再次筛选后的职住平衡区域作为最终的输出结果;能够提升规划方案的职住空间布局均衡性,采用人群密度预测的方法为规划方案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433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22693.2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空间锚点人群画像的老旧住区智能更新方法及系统,涉及城市规划领域。包括构建城市更新策略数据库、判定老旧住区问题空间的空间锚点、空间锚点居民信息采集、更新策略智能匹配、老旧住区智能更新建造。该方法通过对老旧住区问题空间的人群画像数据采集,匹配城市更新策略条目,并连接到混凝土3D打印机和吊装机械臂,实现老旧住区的智能更新。本发明能够应对城市规划领域的老旧住区更新,实现基于居民人群画像的更新策略匹配,对老旧住区现状问题的数据采集量更大,更新策略匹配准确率更高,“调研‑设计‑施工”的周期更短,更新施工的标准化作业合格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225212.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健康效益评价模型的街区空间形态自动优化方法,涉及城市规划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街区空间健康数据采集模块、街区空间健康效益评价模块、街区空间形态自动优化模块、健康效益评价模块、方案输出与交互模块。本发明基于熵权法对街区空间形态评估参数权重和阈值进行判定,基于决策树算法对街区空间形态进行评估,基于遗传算法对街区空间形态方案进行自动迭代优化。本发明能够应对以往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中街区空间形态主观经验强、交互展示难等问题,运用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健康效益视角实现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的优化,并通过硬件设备进行交互展示,有效提升了城市街区空间形态设计的客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22154.9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流预测的生活圈规划合理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城市规划领域;一种基于人流预测的生活圈规划合理性评估方法包括:采集多源数据,构建社区时空数据库;基于社区时空数据库来构建社区人流轨迹预测模型,并预测社区流入轨迹向量集与流出轨迹向量集;基于社区流入轨迹向量集与流出轨迹向量集,模拟社区生活圈;对模拟生活圈进行规划合理性评估;输出评估结果;该方法运用OD流预测数据模拟生活圈,得到社区的流出与流入轨迹,进而预测生活圈服务范围,突破了仅能针对现状资料掌握下社区生活圈进行识别的技术方法,提供了针对社区规划方案实施后的规划社区生活圈的模拟与合理性评估方法,提高评估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