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25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62488.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8/2431 , G06F18/23213 , G06F18/213 , G06F18/15 , G06F16/9537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时间贫困人群的通勤廊道识别与问题诊断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城市的各项数据,筛选有效用户,并计算有效用户的居住地和就业地;构建时间贫困人群画像的指标体系,筛选时间贫困人群;将时间贫困人群与用地数据通过所述时空数据集成平台进行空间关联,得到目标城市的时间贫困通勤廊道特征集;对目标城市进行时间贫困人群的通勤高峰识别;构建约束性指标体系和建议性指标体系;结合所述时间贫困通勤廊道进行约束性指标考核的检验,若检验未通过,则输出结果;若检验通过,则继续进行建议性指标评价,并输出结果;本发明有助于快速识别出城市交通现状的特征问题,可为城市规划提供时间维度的研究结果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6417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0944701.0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上海图源素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区块链业务空间编码展示的方法、系统及储存介,涉及国土空间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构建区块链国土空间数据平台;根据用户信息提取区块链国土空间业务数据,生成空间编码;搭建空间编码展示系统与设备,构建用户行为指令库;指令识别并生成用户业务数据信息关注程度,反馈至用户信息链进行空间编码动态更新;信息反馈与数据导出。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用户提取业务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工作效率,解决了传统提取业务数据信息过程中需要办理多部门手续,克服数据不全、信息提取慢的问题;其次可以对数据的保密性以及数据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实现了数据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69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18615.9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流预测的城市交通拥堵成因诊断与调控方法,以历史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拥堵地段的时空流特征集生成、时空流预测模型建构、基于时空流预测的拥堵成因智能诊断、诊断结果输出与智能调控为五项主要步骤。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识别反衍拥堵地段的出行流构成,进而判断拥堵地段的时空流模式,并基于时空流模式占比和拥堵地段建成环境数据建构优化预测模型,进一步通过实时交通数据接入的方式,判定拥堵地段的主导时空流模式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展示,最终输出拥堵成因诊断结果与相应调控措施。本发明能够实现针对拥堵地段的准确诊断与对应解决策略,达到减缓交通拥堵、优化交通出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22154.9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流预测的生活圈规划合理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城市规划领域;一种基于人流预测的生活圈规划合理性评估方法包括:采集多源数据,构建社区时空数据库;基于社区时空数据库来构建社区人流轨迹预测模型,并预测社区流入轨迹向量集与流出轨迹向量集;基于社区流入轨迹向量集与流出轨迹向量集,模拟社区生活圈;对模拟生活圈进行规划合理性评估;输出评估结果;该方法运用OD流预测数据模拟生活圈,得到社区的流出与流入轨迹,进而预测生活圈服务范围,突破了仅能针对现状资料掌握下社区生活圈进行识别的技术方法,提供了针对社区规划方案实施后的规划社区生活圈的模拟与合理性评估方法,提高评估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8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05448.X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6/29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熵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潜力评估方法,从公共空间更新潜力的量化评估视角出发,基于多要素的空间熵测度来构建公共空间的更新潜力评估体系,以此对社区公共空间的进行更新潜力评估与更新导向分析,本发明能够实现精细化、人本尺度下的公共空间更新潜力评估,更好服务于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决策与管理,引导社区公共空间更新工作的有序开展,利用了建筑数据、地块数据、行政边界数据和街景数据多源数据,从平面空间秩序、立面风貌形象、景观设施配套三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实现了对社区公共空间更为精细、准确的更新潜力评估,改善了以往社区公共空间评价方法依靠定性判断主观性较强、人员投入大、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3291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387527.4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地数字画像的传染病密接者的双重追溯方法,包括,获取传染病感染者相关数据;获取所述传染病感染者所在城市的所有人的定位数据;根据建筑轮廓数据和道路矢量数据构建三维空间沙盘,得到人地数字画像;根据所述三维空间沙盘和所述定位数据,划分室内、外人群行为轨迹数据集;追溯室内、外密切接触者;追溯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和潜在风险场所。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人地数字画像的传染病密接者的双重追溯系统,根据传染病的接触感染判定标准,对室内外的密切接触者和潜在风险场所进行双重追溯,从而实现对密切接触者的精确定位和潜在风险场所的精准识别,达到监测和控制疫情风险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23075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946537.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交互的城市观景视廊识别与规划模拟方法,首先,构建城市景观点周边的城市空间形态数据沙盘;创建可视球体,计算阻碍点集并获取景观点三维通视域,获得景观点视线有效投影面;其次,提取可视的道路三维模型,等距取点计算道路中心线的投影弯曲度,进一步筛选识别观景视廊;并进行实景采集,录入三维交互展示平台;然后,将新增规划方案置入三维交互展示平台,对叠合规划方案后的城市观景视廊进行模拟;最后,通过增强现实眼镜,输出叠加城市规划方案后的可动态交互的城市观景视廊空间VR场景。本发明结合了真实的动态观景过程,并以三维交互展示平台进行规划模拟与交互输出,为城市规划设计的进一步优化和决策提供了基础的理性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47539.9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分季度模拟的公园绿地规划方案推演方法,包括公园历史数据采集、人群季节性出行特征提取、公园绿地的多智能体到访建模与迭代优化、公园布局推演与方案输出四项主要步骤。本发明捕获公园绿地的季节性出行模式与城市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建构可推演的公园绿地多智能体出行模型,进而与多情景公园绿地规划方案数据挂接,形成分季度的公园绿地客流推演,以辅助规划方案的智能评估。本发明能够实现分季度的公园绿地方案客流推演与智能评估,优化现有公园绿地规划方案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09138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88982.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V20/52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精度人流监测的历史文化街区客群自动画像方法,涉及城市规划技术领域,在云计算平台中输入目标历史文化街区边界数据和经纬度信息,采集目标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数据,构建空间数据库和业态数据库并生成待巡检点位,通过可穿戴智能设备采集巡检点位信息数据并上传到云计算平台,通过云计算平台的客群自动画像单元处理实时数据,并基于性别识别模块、年龄识别模块、属性识别模块、情绪识别模块、行为识别模块识别巡检点位人群信息,进而通过深度学习训练的方式,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人群画像,并在云计算平台上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和监测报告及异常评测,在可穿戴智能设施中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输出诊断结果与关联相应调控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329830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532450.5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16/29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群数字画像的城市服务设施评价及优化方法,包括高精度手机定位数据的输入与校正处理,根据停留点空间与时间属性,并与用地、路网等矢量数据叠加以识别服务设施日常服务用户及其居住点,划定服务设施服务范围,并基于服务设施15分钟服务人群覆盖率指标以评价现状设施布局情况,若布局需要调整,通过对调整方案的软件模拟与计算,实现服务设施布局调整方案的自动选择优化,该方法利用高精度手机定位数据特性,准确识别服务设施的真实服务人群及其使用规律,通过指标测度评估、软件模拟计算等方法实现对其空间布局的理性评价与优化调整,评价及优化方法更科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