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64023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99187.1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力触觉再现的非对称形板弹簧虚拟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是当检测到虚拟代理碰撞到虚拟柔性体表面上任何一点时,在给定虚拟接触拉力作用下,虚拟代理与虚拟柔性体交互的局部区域内部填充非对称形板弹簧虚拟模型,在交互过程中,输出反馈为采用非对称形板弹簧虚拟模型计算出来的反应在拉力作用下柔性体实时变形仿真的力触觉信息的信号;非对称形板弹簧虚拟模型中每层的非对称形单板弹簧变形量之和的叠加对外等效为虚拟柔性体表面的变形;该建模方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能够保证变形计算具有较高精度,仿真实验表明其能够提供实时的力触觉反馈,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在变形仿真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27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82189.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2D57/024 ,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翻爬壁机器人及其协作运动方法,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至少两组机器人单体,且两组机器人单体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机器人单体包括腰部齿轮机构,腰部齿轮机构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腿部机构一与腿部机构二,腿部机构一和腿部机构二以腰部齿轮机构作为转动副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翻转操作;所述腿部机构一包括固定安装在腰部齿轮机构一端的连接件一,所述连接件一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件。本发明通过机器人单体的协同运动,多个爬壁机器人单体能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减少单个机器人的工作负担,应对单一机器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对于推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512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26379.X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被动结合的力反馈手套,包括手套主体、上位机、控制器模块、制动组模块和传动组模块,其中控制器模块设置在手套主体上表面,控制器模块与上位机之间通信连接;制动组模块沿着手套主体的手指方向设置,制动组模块与控制器模块之间电性连接;传动组模块与控制器模块之间电性连接,传动组模块与制动组模块之间通过第一线缆连接,传动组模块通过控制第一线缆的长度带动制动组模块运动。本发明基于磁流变液的剪切工作模式设计了导管‑筋结构的MR制动器,通过实时改变外部磁场强度调节磁流变液的粘性,提高了力反馈手套的输出力范围、响应速度和安全性,从而增强用户的交互真实感。
-
公开(公告)号:CN119408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93892.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0B19/02 ,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条数量可变的辐条轮机构,涉及轮腿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机体连接板,所述机体连接板上安装有轮毂驱动单元,轮毂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外轮毂,所述外轮毂朝向传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轮毂,且外轮毂的直径大于内轮毂的直径。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外齿环、内齿环、齿轮组件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带动外轮辐条及内轮辐条进行伸长及收缩,从而实现装置整体从轮式模式到辐条数量为3的腿式模式,再到辐条数量为6的腿式模式转换,便于进行多地形运动,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运动灵活性,且各模式的转换仅通过单个电机控制即可实现,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454926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1664702.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特征聚类的零水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物体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具有纹理色彩的三维网格模型;(2)对具有纹理色彩的三维网格模型进行归一化,以邻域球为单位,计算球面积分不变量、纹理粗糙度、颜色一、二、三阶矩和颜色熵,分别作为具有纹理色彩的三维网格模型的几何、纹理和色彩特征;(3)水印生成:对具有纹理色彩的三维网格模型的特征使用谱聚类方法聚类,生成零水印,并将其在IPR信息数据库中注册;(4)水印检测:将物体按照上述多特征聚类的零水印方法生成零水印,与IPR信息数据库中的零水印计算相关系数,从而确定物体是否具有零水印;本发明使得零水印能表征更多模型特征,对更多种类的攻击具有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18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38984.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蓄能弹跳功能的混联机械腿机构,包括:静平台,静平台下端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部连接有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L型板,L型板侧端连接有第二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端部连接有第三转动电机,第三转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连杆;连杆侧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连杆侧端套接有套管,套管内侧靠近上端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与第一螺纹槽、第二螺纹槽相适配,连杆转动时,移动块能够带动套管在连杆侧端上、下移动;连杆下端部连接有弹簧,弹簧位于套管内部,弹簧下端部与套管底部连接;套管下端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动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7429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91082.2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0B19/02 ,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双向变形且各向同性的辐条轮机构,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辐条轮机构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车体上的传动轴,传动轴端部同轴固定有内轮毂,内轮毂的一侧同轴固定有三角架,三角架的上设置有三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圆柱,每个圆柱上转动连接有一个从动齿轮,三角架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三个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啮合;内轮毂的一侧同轴设置有变形轮,变形轮包括三个圆弧段,每个圆弧段与从动齿轮之间安装有两个连杆,连杆的一端与圆弧段铰接,另一端与从动齿轮转动连接;每个圆弧段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固定杆,变形轮的一侧同轴设置有外轮毂,固定杆与外轮毂固定连接,外轮毂上固定有电机二来带动主动齿轮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9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69286.1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向激活状态下可反向自由驱动的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分离器、转轴、第一磁流变液阻尼单元和第二磁流变液阻尼单元;第一磁流变液阻尼单元和第二磁流变液阻尼单元分别与分离器的两侧贴合;转轴贯穿第一磁流变液阻尼单元、分离器和第二磁流变液阻尼单元;两个磁流变液阻尼单元独立控制,二者与转轴之间分别设有约束方向相反的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当激活其中一个磁流变液阻尼单元,转轴在与该磁流变液阻尼单元对应的单向轴承所约束的方向接受力矩传递,在另一个方向自由转动。本发明在磁流变液阻尼器中加入单向轴承,阻尼器在被激活后仍能提供一个方向上的自由驱动,解决了力觉交互中从墙面脱离时出现“粘墙”感觉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9879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1451265.8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CycleGAN的虚拟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无网格方法建立弹性软组织模型虚拟切割力的方程;S2、基于准线性粘弹性模型建立非线性粘弹性软组织模型虚拟切割力的方程;S3、根据碰撞点确定虚拟切割面;S4、基于磁性氧化网格模型得到虚拟切割的综合外力,并计算非线性粘弹性软组织模型虚拟切割的位移;S5、基于CycleGAN实时更新虚拟切割中软组织模型贴图。本发明方法引入了粘弹性和磁性氧化模型,可以更好地实现力的反馈并能使手术医生把控手术进程,基于CycleGAN实时更新模型贴图,增加了虚拟手术的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9565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638227.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9B21/00 , G06F3/0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触摸屏的磁力牵引式盲人阅读设备及其阅读方法,本发明的阅读设备包括装置台和指套。装置台包括底座、触摸屏、直流电机、螺线管、机械臂和控制电路。指套包括强磁铁、固定支架、盲文模块、控制模块、蓝牙模块和电源模块。直流电机通过控制机械臂带动螺线管在触摸屏下方的整个区域内移动。在使用时,盲人将手指放在固定支架形成的手指孔内,盲文模块中的探针阵列可向指腹呈现盲文信息。在螺线管中通入电流,对强磁铁产生吸引力,当螺线管移动时,牵引手指移动到触摸屏上的任意位置。本发明可帮助盲人按照虚拟页面的文字排版顺序进行阅读,解决了盲人无法在触摸屏上准确定位问题,拓展了盲人学习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