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EAP电极进行光纤耦合对准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79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56667.6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柔性EAP电极驱动器进行光纤耦合对准自适应调节方法,它是利用柔性电活性聚合物(EAP)电极驱动器(6)与光纤(5)进行组装,在光纤纤芯的包层外部增加一层柔性EAP电极涂覆层。当光电互联集成系统因振动、热冲击等环境因素产生光纤耦合错位问题时,通过调节光纤外表面柔性EAP电极涂覆层的驱动电压,使柔性EAP电极涂覆层发生柔性变形,根据监测光纤输出光源信号的光功率,进行光纤对准的自适应调节。该方法不仅解决了服役载荷下光纤耦合结构发生对准错位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光电互联结构的耦合效率。

    一种用于光纤耦合对准调节的光纤埋置结构与埋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79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56195.4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光纤耦合对准调节的光纤埋置结构与加工方法,旨在针对光电互联基板中埋置光纤可能会受到服役载荷的作用产生耦合错位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光纤耦合对准调节的光纤埋置结构和加工方法。该埋置结构主要包括芯板层、粘接层、导电层和保护层,其中芯板层加工有光纤固定槽、填充槽和调节槽。将两端组装有柔性EAP电极驱动器的光纤安装在芯板中的固定槽内,在填充槽内注入环氧胶,待环氧胶凝固后,依次在芯板层上下布置半固化片、铜箔和保护层,并对其进行层压。本发明的埋置结构为解决传统光纤刻槽在埋置后由于受到服役载荷导致光纤耦合结构对准错位问题,为使用柔性EAP电极驱动器对光纤进行错位对准调节的方法提供光纤耦合对准调节所需要的调节空间,提高了埋置光纤在服役条件下耦合结构的可靠性,从而实现光纤的柔性互联。

    一种面向PCB组件翘曲的真空汽相焊工艺参数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0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21575.7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PCB组件翘曲的真空汽相焊工艺参数反演方法,以PCB组件在真空汽相焊焊接过程中最大的翘曲值为研究目标,反演真空汽相焊工艺参数,解决了真空汽相焊焊接过程中复杂参数调试困难的问题,以达到减少PCB组件在真空汽相焊焊接过程的翘曲值的问题。首先确定PCB组件的结构参数、布局参数,通过PCB组件真空汽相焊接实验得到的再流焊工艺参数、翘曲值等数据。建立上述参数与PCB组件的最大翘曲值的数据集,采用改进的C‑AlexNet神经网络构建反演模型。该模型通过输入翘曲值和结构参数,布局参数,即可反演出真空汽相焊工艺参数,将此工艺参数进行实际焊接,测得实际的翘曲值与模型输入的翘曲值进行比对验证,验证后本反演模型的工艺参数较为准确,可以对该领域提供指导作用。

    一种6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447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811098865.0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本方法首先利用蒙特卡洛方法,为机械臂关节空间赋予一定数量的随机样本,通过计算每个样本对应的机械臂末端位置,选取其中满足目标位置条件的样本作为遗传算法初始种群的一部分;遗传算法初始种群的另外部分由随机个体组成,再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机械臂的运动学逆解。本发明一方面通过蒙特卡洛方法优化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有效提高遗传算法的搜索速度与搜索成功率;另一方面通过随机个体的加入保证了遗传种群的多样性,提高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

    一种面向散热的微通道结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61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067551.1

    申请日:2020-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散热的微通道结构优化方法。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通道结构优化方法,微通道为蛇形微通道,以去离子水为换热介质,对蛇形微通道进行仿真优化分析,随着微通道间距的增加,芯片表面温度随之上升,压降随之下降,最终通过优化分析得到,通道间距为4mm时,本发明优化后的通道入去离子水后热源壁面温度相比其他结构的通道的热源壁面温度具有明显的降温,说明微通道结构优化在微通道中的强化换热效果显著,表明本发明在换热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深度学习的PCB板标注印刷质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023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0256467.5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的PCB板标注印刷质量检测方法,对获取的PCB板原图像进行高斯滤波、转为灰度图、边缘检测、孔洞填充、最佳阈值二值化分割等一系列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识别检测效率;使用大津算法对图像进行最佳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化图像,提高了本发明的测试精度;对图像样本数据进行有效采集、扩充,增加了样本的代表性,防止因数据少而导致模型过拟合现象,使训练所得的模型尽可能小地受到无关因素的影响,增强了模型的鲁棒性,使深度学习网络训练时间更短,收敛速度更快;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目标特征高效提取,可有效避免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特征提取方法导致的容易过拟合、训练耗时长、参数调整难度大等缺陷。

    基于磁性纳米流体微流道散热实验的耐高温密封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39154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58689.X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流体微流道散热实验的耐高温密封夹具,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通过紧固件包覆在散热板的上侧,所述下夹板包覆在散热板的下侧,所述上夹板包括进水通道,出水通道,所述上夹板包括两个耐高温硅胶密封垫圈,所述耐高温硅胶垫圈放置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与散热板接触的位置,所述上夹板开有便于观测散热板温度分布的窗口。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性纳米流体微流道散热实验的耐高温密封夹具,在不改变原结构的基础上解决胶管与金属散热板的接触与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面向分支线缆自动布线的路径搜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074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0312742.1

    申请日:2017-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分支线缆自动布线的路径搜索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算法效率不高、路径不平滑、分支点难以确认等问题;其规划步骤为:生成障碍物表面附近以及布线空间壁面的采样点,在无相图中采用Dijksra算法求解线缆主干节点,并采用多区域冗余点剔除策略和节点补足策略优化节点;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分支节点的位置;最终,更新无相图,以搜索线缆主干路径中节点的方式搜索出线缆分支路径中的节点,并采用B样条曲线完成路径拟合。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算法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提升了算法的搜索效率,避免了线缆与障碍物之间发生干涉现象,完成分支线缆路径的搜索并避免了线缆的悬空现象。

    基于复合激励的TSV故障非接触式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840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095503.4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激励的TSV故障非接触式测试方法,涉及电学测试,将具有加性高斯白噪声的优化的多音信号放大并与一个同频率的射频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的复合测试激励信号通过基于电容耦合的非接触式探头施加到待测TSV电路上,通过包络检波器检测并计算输出响应的峰均比,再与无故障TSV的峰均比相比较,根据峰均比差值确定被测TSV是否存在故障,然后根据在电路仿真软件上搭建已知物理故障的硅通孔等效电气模型进行仿真测试得到峰均比与故障特征尺寸的关系图,最后将实测值与其对比估算出存在何种大小的故障,该方法能检测到微小尺寸故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试的灵敏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