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3469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811420862.4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6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逃生门及应用其的轨道车辆,所述应急逃生门包括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的第一门体及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下方设有沿第二方向分布的旋转横轴,旋转横轴可旋转安装于轨道车辆上,所述第二门体上方设有护板,所述护板与固定横轴通过启闭装置配合安装,固定横轴固定安装于轨道车辆上,所述启闭装置包括可旋转设置设于护板内侧的开关旋钮、以及设于固定横轴上的开关旋钮槽,所述开关旋钮插入开关旋钮槽旋转后实现护板与固定横轴的安装。本发明的应急逃生门可从顶部开启,内外门体通过滑道形成从车厢连接到地面的通道,提高了乘客疏散的安全性和效率,成本低,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636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49466.2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V20/58 , G06V10/94 , H04B10/116 , G01S17/931 , G01S17/89 , G01S17/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前车驾驶意图辨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可见光通信模块和意识识别模块;所述可见光通信模块包括可见光通信设备和高速摄像头;所述可见光通信设备将获取的前车驾驶意图数据发送至所述意识识别模块,所述高速摄像头将采集的前方车辆视频图像传输至所述意识识别模块;所述意识识别模块根据融合机器学习算法对所述车辆视频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前方车辆轨迹数据;根据所述前方车辆轨迹数据和所述前车驾驶意图数据建立映射模型;根据所述映射模型生成意图识别结果。通过通过匹配可见光通信设备数据处理结果精确识别得到准确的目标信息,能够精确识别驾驶车辆向左换道、向右换道、左转、右转或者制动意图。
-
公开(公告)号:CN1173159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03574.1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苏州大学 , 苏州观瑞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快速路合流区的通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根据目标快速路合流区的实际道路结构和历史交通数据,建立目标快速路合流区的微观仿真环境;构建状态空间、联合动作空间和奖赏函数;基于微观仿真环境,根据状态空间、联合动作空间和奖赏函数,对目标快速路合流区的初始协同控制模型进行强化学习,确定目标协同控制模型;基于目标协同控制模型,根据所获取的目标快速路合流区的实时交通流密度、智能网联车实时渗透率以及目标权重系数,确定可变限速区的目标限速值和入口匝道的信号灯周期内目标通行时长。本技术方案,通过对可变限速与匝道进行控制,降低快速路合流区的交通压力,提高快速路合流区的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88419.5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S7/48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F16/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航道船舶流量统计方法和系统,涉及智慧航道领域中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激光雷达实现航道全天候自动监测和船舶数据采集;2)通过空间坐标滤波法对航道场景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3)通过考虑权重的DBSCAN算法实现船舶目标检测;4)通过对船舶边缘特征的提取与分析,完成航道船舶流量的统计与船舶航行方向的判断;5)通过构建3D边界盒模型,计算船舶的尺寸大小;6)结合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的先验知识,利用相似近邻法匹配标准船型和吨位。本发明利用激光雷达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等处理手段,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的航道船舶流量统计,提高了船舶检测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02688.9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源数据融合城市拥堵路段多模式出行诱导方法,包括基于多源数据确定拟诱导分流路段与需求交通量;基于确定的拟诱导分流路段与需求交通量确定可诱导分流交通量;根据可诱导分流交通量确定多模式诱导分流方案;确定每种模式诱导分流方案的奖励值及发放条件。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结合高德路况数据、自动车牌识别数据、公交刷卡数据及停车场数据,对城市快速路的拥堵路段进行识别并聚类,对拟诱导对象车辆提供了差异化诱导分流方案的标准,可促进城市快速路和城市道路的供需动态平衡,在缩短个人出行时间成本的同时显著缓解了城市道路高峰期拥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705563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711219157.3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基于激光雷达的连续车辆速度检测方法,涉及到激光雷达测速技术,以及车辆速度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采用激光雷达实现车辆速度检测的技术中存在的采用2D激光雷达检测存在不能对车辆以及非车辆的物体进行分类的问题,以及采用成本高64线的3D激光雷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发明采用16线激光雷达连续采集行车道的路面场景数据,然后采用多帧数据中的车辆相关联的方法实现对车辆进行关联,进而实现对车辆速度的检测,完全避免了由于激光雷达丢帧影响测量的问题,也避免了由于车辆相互遮挡影响测量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车辆连续速度变化曲线的测量,对进一步分析车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可以应用到交通工程中的各种测量车速的场所。
-
公开(公告)号:CN11027694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39753.2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交通流短时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采集地感线圈数据;S2、将地感线圈数据按照线圈组的网络拓扑关系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断面,并基于Daganzo模型对不同类型的断面进行交通流参数标定;S3、选取时空关联关系为特征向量;S4、以特征向量为LSTM模型的输入特征,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断面进行速度值短时预测。本发明基于机器学习的交通流短时预测方法通过对断面进行分类,根据预测节点的上下游节点的历史交通流特征,采用LSTM模型进行速度预测,保证预测精度和预测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3469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20862.4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6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逃生门及应用其的轨道车辆,所述应急逃生门包括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的第一门体及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下方设有沿第二方向分布的旋转横轴,旋转横轴可旋转安装于轨道车辆上,所述第二门体上方设有护板,所述护板与固定横轴通过启闭装置配合安装,固定横轴固定安装于轨道车辆上,所述启闭装置包括可旋转设置设于护板内侧的开关旋钮、以及设于固定横轴上的开关旋钮槽,所述开关旋钮插入开关旋钮槽旋转后实现护板与固定横轴的安装。本发明的应急逃生门可从顶部开启,内外门体通过滑道形成从车厢连接到地面的通道,提高了乘客疏散的安全性和效率,成本低,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60100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47732.1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8G1/09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967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联网环境下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车辆通行引导系统及其引导方法,引导系统包括路侧设备和监控中心以及主线车辆车载设备和匝道车辆车载设备;路侧设备包括主线车流信息采集模块、匝道车流信息采集模块和路侧智能决策模块;主线车辆车载设备和匝道车辆车载设备均包括车载主控模块、车辆基本信息储存模块、GPS定位模块、车速采集模块、车速控制模块和提示模块;通过路侧设备采集主线外侧车道车辆和匝道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冲突预测估计,给出入口匝道车辆的分组情况和汇入主线车流所需的安全车速,并发送至车载设备中的提示模块和车速控制模块,引导系统及其引导方法能够避免快速路合流区的车辆碰撞,提高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356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995297.9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8G1/16 ,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车辆换道意图交互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当驾驶员具有换道意图并拨动待换道车辆的转向灯后,转向灯闪烁,通过车辆碰撞预警和车道线识别来判断待换道车辆是否满足换道条件;若待换道车辆满足换道条件,则实时采集待换道车辆基本信息;对所述待换道车辆基本信息进行第一次处理,并将第一次处理后的待换道车辆基本信息通过可见光信号向外传输;接收车辆捕获到可见光信号,并将可见光信号进行第二次处理得到待换道车辆基本信息;接收车辆根据得到的待换道车辆基本信息判断自身和待换道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并根据碰撞风险控制行驶速度。本发明使用可见光通信技术实现车辆换道意图交互,能够广泛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