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装置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13795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721813965.8

    申请日:2017-12-22

    Inventor: 缪勇 杨晓 曾令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装置,所述进气歧管法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气歧管分气道,所述进气歧管法兰壳体上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有PCV气体总通道,所述PCV气体总通道连通有至少两个PCV气体分通道,所述PCV气体分通道延伸到所述进气歧管法兰壳体内,所述进气歧管分气道与所述PCV气体分通道平行设置,所述进气歧管分气道出口位置和所述PCV气体分通道出口位置一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装置PCV气体不通过进气歧管内部,使得其进气压力损失减小、充气效率提高。

    一种电子离合系统总成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21326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584712.8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离合系统总成,包括电子离合执行器、离合管路、手动变速箱、手动换挡器、离合器和变速箱控制器,所述电子离合执行器包括执行器控制器,所述手动换挡器上设有挡位意图传感器和全挡位传感器,所述手动变速箱上设有分离轴承,所述分离轴承与所述离合器常接触接合,所述电子离合执行器通过所述离合管路与所述分离轴承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执行器控制器、挡位意图传感器和全挡位传感器通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离合系统总成,在起步和换挡过程中自动操作离合器,防止起步熄火,减少离合器磨损,降低手动挡车型操作难度,减轻了驾驶员操作疲劳感,减少换挡顿挫。(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后驱自动变速箱机油尺管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4512384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20125682.9

    申请日:2015-03-04

    Inventor: 周斟 杨晓 杨连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驱自动变速箱机油尺管总成,包括机油尺上导管、机油尺下导管和上端带有拉手的机油尺尺芯,所述机油尺上导管为直线形管状结构,所述机油尺尺芯安装在所述机油尺上导管内,所述机油尺下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机油尺上导管的下端连接,所述机油尺下导管的另一端安装在变速箱上,所述机油尺管上导管通过支架固定在发动机缸盖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减少了机油尺管与动力总成相对运动,提高了系统稳定性;避免机油尺管折弯,降低零件开发成本;方便客户对自动变速箱油的检查与维护;避免使用管线分离夹。

    具有两级隔振功能的悬置装置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03358319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11729.1

    申请日:2013-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两级隔振功能的悬置装置,包括弯梁结构副车架、左发动机侧支架、右发动机侧支架、左发动机侧隔振器、右发动机侧隔振器,所述左发动机侧隔振器与所述弯梁结构副车架相连,所述左发动机侧支架与所述左发动机侧隔振器相连;所述右发动机侧隔振器与所述弯梁结构副车架相连,所述右发动机侧支架与所述右发动机侧隔振器相连;该悬置装置还包括车身侧隔振器、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与所述弯梁结构副车架相连,所述车身侧隔振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梁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级隔振,可以显著的降低发动机传递车身上的振动,提高整车乘坐舒适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

    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废气再循环通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535209U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920141369.9

    申请日:2009-09-25

    Inventor: 杨晓 姚源 刘伟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废气再循环通道结构,包括发动机缸盖,缸盖排气道,发动机排气歧管,第四通道,出水口支座,燃烧室冷却水套,缸盖出水口水套,旁通道,EGR缸盖废气通道,EGR通道,所述缸盖排气道、发动机排气歧管、第四通道、旁通道、EGR缸盖废气通道、EGR通道依次相通,所述旁通道内置在所述发动机排气歧管中,所述EGR缸盖废气通道内置在发动机缸盖内,所述EGR通道内置在所述出水口支座内,所述EGR缸盖废气通道设置在燃烧室冷却水套和缸盖出水口水套之间。本实用新型整个EGR通道全部采用集成的形式,使得发动机的整体布局更加紧凑,并且不需要单独的管道连接,节省了发动机的成本。

    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可变进气截面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1531339U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20164701.3

    申请日:2009-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可变进气截面机构包括设置于发动机进气歧管连接发动机各气缸盖双进气道中一个气道内的翻转碟式阀门,控制该碟式阀门开闭的执行机构以及信号控制机构,信号控制机构接收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并控制执行机构动作,所述执行机构接受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转化为控制碟式阀门开闭的动作。本实用新型进气歧管与缸盖连接端双气道设计,由ECU根据发动机工况自行调节进气通流界面大小。低速时,关闭一个气道,使气流保持较高的流速,确保燃油充分雾化、混合;高速时,气道全开,气体流动阻力小。本系统在不影响高速性能的同时,有效改善低速性能、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改善发动机怠速稳定性、降低排放。

    一种电子离合执行器管路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7621216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583928.2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离合执行器管路总成,包括离合器硬管和离合器软管,所述离合器软管的一端与电子离合执行器可拆卸式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硬管的一端可拆卸式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硬管的另一端与变速箱分离轴承可拆卸式密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离合执行器管路总成,解决了前置后驱车型电子离合执行器无法安装在变速箱上而导致电子离合执行器无法布置的问题,NVH性能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具有车身侧隔振器的悬置装置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03358320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11767.7

    申请日:2013-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车身侧隔振器的悬置装置,包括弯梁结构副车架、车身侧隔振器、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与所述弯梁结构副车架相连,所述车身侧隔振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梁上,该悬置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弯梁结构副车架相连、且用于与发动机相连的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弯梁结构副车架、车身侧隔振器的配合起到隔振的作用,可以显著的降低发动机传递车身上的振动,提高整车乘坐舒适性。

    皮带张紧装置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31572U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20141398.5

    申请日:2009-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张紧装置,包括芯轴以及套接于芯轴外表面的张紧轮,还包括安装在机体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开有一槽,所述槽内嵌入一个可移动的滑动体,沿所述芯轴轴向开有一通孔,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滑动体相连。因为张紧轮安装在芯轴上,并且螺栓穿过芯轴与嵌入支撑架槽内的滑动体相连,所以只要推动芯轴便会带动张紧轮和滑动体进行相应的移动,当到达张紧位置时,将螺栓拧紧,使滑动体牢牢的贴紧支架从而达到定位张紧轮的目的。通过几个简单部件的连接即实现了张紧皮带的目的,而且可随着皮带的松紧程度可以随时调整张紧轮的位置使其调整方便,并且性能也变的更加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