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1631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610158327.0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07D4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法替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有机溶剂中,在碱的作用下,将如式7所示的化合物、甲基亚磺酸钠和(S)‑3‑羟基四氢呋喃进行如下所示的反应,制得如式9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收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297043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10235476.1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甲基氨基-1-苯基-1-丙醇的分析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将2-甲基氨基-1-苯基-1-丙醇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即可;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为表面共价键合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的硅胶;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混合物。该方法可以定量、准确度高、操作简洁、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高且各异构体的分离度高,可在短时间内判断出2-甲基氨基-1-苯基-1-丙醇中光学异构体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86769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1262789.8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IPC: C07F9/6561 , G01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三聚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三聚体化合物或其盐。本发明还提供了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三聚体化合物I或其盐作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杂质标准品的应用。通过本发明的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三聚体化合物I作为对照品,来建立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从而可提高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33155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084173.5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IPC: C07D489/08 , C07D48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吗啡酮类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还原方法。所述立体选择性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有机溶剂中,酸存在的条件下,将吗啡酮类化合物与四甲基三乙酰氧硼氢化铵反应,即可。本发明使用的还原剂四甲基三乙酰氧硼氢化铵制备方便,价格低廉,易于保存的操作,并且对设备无腐蚀性,且反应收率基本可达到99%左右,de值可达98%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24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511017125.6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IPC: C07D49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方法(1)或方法(2),方法(1):将碱的水溶液加入到“化合物2、化合物3和酸的水溶液”中,并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1即可;方法(2):将“化合物3和碱的水溶液”加入到“化合物2和酸的水溶液”中,并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1即可。该制备方法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成本低、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207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33399.3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12P13/00 , C07C315/04 , C07C317/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砜霉素与氟苯尼考关键中间体的生物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液态反应体系中,以化合物X为底物,在辅酶存在下,在羰基还原酶催化下,进行式A所示的反应,从而形成化合物Y;和(b)任选地从所述上一步骤的反应后的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化合物Y。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应体系,包括:(i)水性溶剂;(ii)底物,所述底物为化合物X;(iii)辅酶;(iv)羰基还原酶;(v)共底物;和(vi)用于辅酶再生的酶。
-
公开(公告)号:CN105820106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510007180.0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07D2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VI所示的爱维莫潘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30℃~160℃条件下,有机溶剂中,将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消旋化反应;其中R是氢或C1~6烷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溶剂中,pH=7~14的条件下,将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中和反应;其中,Z是氯、溴、琥珀酸的酸根或(+)‑二苯甲酰酒石酸的酸根。本发明的爱维莫潘中间体的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三废少、更环保、原料利用率高、收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84897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580081471.2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IPC: C07D215/227 , C07F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5/227 , C07F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贝达喹啉非对映异构体A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含有非对映异构体A和B的贝达喹啉反应液中,加入反相溶剂,析出非对映异构体B;(2)除去步骤(1)析出的非对映异构体B,得到非对映异构体A。本发明的分离方法,操作简便、方法稳定;比传统的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更有工业化价值;可克服由于贝达喹啉的制备反应条件苛刻,转化率难以保证,进而导致转化率低时产物量少而难以对其进行纯化分离的技术问题;可轻易地去除原料残留,收率高、非对映异构体A的纯度也高,有利于拆分,经进一步拆分可制备得到合格的贝达喹啉终产物,纯度≥99.0%,其中非对映异构体杂质≤0.1%。
-
公开(公告)号:CN10781479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819578.9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07D471/04 , C07B5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旋吡喹胺-1的回收制备方法,即将废弃物料S-吡喹胺中间体-1作为起始原料溶于溶剂中,在催化剂和一定压力的氢气的存在下,在适当温度下反应,制备得到消旋体的吡喹胺中间体-1。本发明通过将不需要的构型吡喹胺S-1高收率高效、操作便捷地、充分回收利用得到的消旋体化合物1,在再被利用通过拆分法制备左旋吡喹酮,从而能够变废为宝,极大地节省左旋吡喹酮的生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97401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410139006.7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07C33/46 , C07C29/143 , C07C211/40 , C07C209/58 , C07C59/50 , C07C5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R,2S)‑2‑(3,4‑二氟苯基)环丙胺·D‑扁桃酸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将式Ⅴ化合物通过环丙烷化反应得到式Ⅳ化合物,经过成酰胺、霍夫曼降解得到式Ⅱ化合物,再与D‑扁桃酸成盐得到式Ⅰ化合物。所述式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结构如式Ⅵ所示的化合物通过CBS不对称还原反应得到结构如式Ⅴ所示的化合物,所述CBS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催化剂为结构如式Ⅶ所示的化合物,所述CBS不对称还原反应的还原剂选自硼烷‑四氢呋喃或硼烷‑N,N‑二乙基苯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