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面天线薄膜电极面定位连接和可调式张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955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62377.8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面天线薄膜电极面定位连接和可调式张紧装置,包括电极面均匀张紧装置,布置在薄膜电极面上,通过呈弓形结构的移动组件连接薄膜电极面、肋板条和肋条,用于实现薄膜电极面与索网定位连接,将薄膜电极面张紧为抛物面;索膜连接装置,通过子扣、母扣将反射面限位索段、竖向索段和横向索段夹合为一个整体,用于将薄膜电极面与肋板条定位和薄膜电极面可调式均匀张紧,形成理想抛物面。本发明能够实现径向肋薄膜反射面天线薄膜电极面的可靠定位连接与可调式均匀张紧,保证薄膜电极面的平整,提高对薄膜反射面的静电力控制精度。

    一种大型设备跨结构安装精度控制及总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1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50675.8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设备跨结构安装精度控制及总装方法,包括:考察航天器构型和设备布局设计,确定精度指标;结构装配阶段,控制各结构上、下安装面、设备安装面的位置误差和形位误差;支架装配阶段,控制支架在结构上的安装精度、支架上设备安装接口的位置误差和形位误差;整器总装阶段,以定位销适配的方式控制结构1、2之间的位置及角度误差,根据不同结构上设备安装接口的相对位置、形位误差测量结果对结构3实施调整,控制不同结构上设备安装接口相匹配;设备安装阶段。本发明在航天器研制各阶段实施多项精度控制措施,保证了大型设备多连接点、跨结构布局下的高效率、高可靠、无应力安装,在大型设备跨结构安装上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导电滑环电接触监测装置和导电滑环电接触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0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00225.0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导电滑环电接触监测装置和导电滑环电接触监测方法。本发明的导电滑环电接触监测装置包括盘式导电滑环和电刷触头、旋转台、移动平台、温度控制装置和电压电流监测装置;旋转台与盘式导电滑环相连且可带动盘式导电滑环转动;移动平台包括移动部和移动架,移动架位于盘式导电滑环的上方,移动部与移动架相连且可带动移动架在上下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移动架的下表面通过力传感器与电刷触头相连,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电刷触头与盘式导电滑环的汇流环道之间的法向力和摩擦力。根据本发明导电滑环电接触监测装置具有对便于对盘式导电滑环进行电摩擦试验,且可提高试验精度和试验的稳定性的优点。

    一种可重构气闸舱的空间站构型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899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41235.1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可重构气闸舱的空间站构型,包括核心舱、第二航天器、第三航天器,所述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第一生活舱,所述核心舱还包括可重构气闸舱;所述可重构气闸舱设置有两个对接口,其中一个对接口与节点舱对接,另一个对接口可作为其他航天器的对接口扩展使用;所述核心舱在轨运行后,所述可重构气闸舱从所述节点舱的前向对接口转移至节点舱的对地接口,从而释放节点舱的前向对接口。本发明通过以可重构气闸舱作为主要气闸舱或者备份气闸舱,取代节点舱的备份气闸舱功能,将节点舱的交通要道功能常态释放,弥补了目前空间站以节点舱作为备份气闸舱的潜在风险和不足,同时可重构气闸舱自带2个对接口,不影响空间站的对接口数量及方向。

    一种空间站实验舱构型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89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41228.1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站实验舱及构型,该实验舱采用双承力筒构型,包括密封实验舱、暴露载荷舱、桁架式资源舱;所述密封实验舱安装有前端框,用于与机构对接,后端与暴露载荷舱连接;密封实验舱是提供航天员活动的密封空间,安装密封舱内的机柜和设备,并能承受发射时整器的载荷;暴露载荷舱用于支持安装舱外暴露载荷,采用圆柱体非密封舱体构型;暴露载荷舱上装有气闸舱,气闸舱配置气闸功能,在侧壁开门,可支持人员和货物进出舱;桁架式资源舱包括推进模块、大型驱动机构、基础桁架及太阳翼。本发明采用桁架式资源舱减轻了结构重量,减少了包络尺寸,使结构更加紧凑,为我国空间站的扩展升级提供一种思路。

    一种大口径肋柱张拉式可展开天线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94816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69732.X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一种大口径肋柱张拉式可展开天线机构,它涉及一种可展开天线,为解决现有的张拉式天线机构目前缺少大型展开机构,且大口径的天线展开结构质量大和刚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可伸缩立柱、多个肋单元和电机丝杆控速单元,电机丝杠控制单元安装在可伸缩立柱的中部,多个肋单元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每个肋单元的根部与电机丝杆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采用肋末端的分叉设计,减小了最外圈的张拉索长度,使得绳索悬垂深度减小,可以在少的肋数目下得到较大天线的有效口径,肋数量少也使结构质量更轻。相邻肋之间的三圈交叉张紧拉索以及中心的可伸缩立柱与肋末端的张紧拉索设计,使结构张拉成一个整体,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本发明属于航天工程技术领域。

    一种在轨维修服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743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848698.6

    申请日:2024-06-27

    Inventor: 林轻 王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轨维修服务系统及方法,属于空间在轨维修服务技术领域;服务飞行器具备在轨大范围机动、目标特性探测功能,携带多个微小型操作飞行器;微小型操作飞行器具备近距离机动、附着目标星、目标星上巡视和维修操作功能;服务飞行器机动至目标星附近,释放微小型操作飞行器,微小型操作飞行器自主机动至目标星附着区域,通过附着装置对目标星进行捕获连接,微小型操作飞行器与附着装置分离后在目标星上进行在轨服务操作,完成服务任务后,微小型操作飞行器与附着装置重新固定连接形成组合体,附着装置与目标星脱离附着,服务飞行器将微小型操作飞行器回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捕获目标方式可实施性差、操作风险大的问题。

    基于剪叉空间折展单元的双向平板天线折展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13325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822693.7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剪叉空间折展单元的双向平板天线折展机构,其包括剪叉空间折展单元、天线面板、卫星本体、折叠机构和合页组件,卫星本体位于天线面板中心正上方,天线面板中位于卫星本体前后两侧的面板通过折叠机构与卫星本体连接,天线面板中位于卫星本体左右两侧的面板通过剪叉空间折展单元连接,且相邻面板通过合页组件连接,本发明中各构件间连接方式只包括转动副,结构简单,且自由度只有一个,仅需添加一个驱动即可实现展开与收拢即可,具有结构简单,结构刚度大,稳定性高等优点,能够实现双向折展,有利于实现更大物理口径、高刚度平面天线的折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