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200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761548.2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承力筒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结构设计领域;包括步骤:确定承力筒的结构组成;对蜂窝芯材料、内外蒙皮材料及铺层角度、前后端框材料进行设计;按照指标要求,设计蜂窝芯、内外蒙皮、前后端框的结构参数;将前后端框与蜂窝夹层壁板、内外蒙皮与蜂窝芯胶接装配;对前后端框与蜂窝夹层壁板的胶接面进行剥离试验,判断是否满足剥离强度设计裕度要求;对承力筒进行航天器鉴定级试验,判断有无损伤;解析承力筒剩余刚度,并判断是否满足承力筒截面弯曲刚度指标;再次对承力筒进行航天器鉴定级试验,完成承力筒重复使用验证。本发明能够兼顾任务使用要求和低成本、高效率研制需求,可以为航天器结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49609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091272.1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5K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飞行器电子设备安装结构及空间飞行器,主要应用于外承力筒式构型空间飞行器的电子设备集中承载与安装,包括安装板组件、支撑梁组件和撑杆组件,所述安装板组件提供电子设备的安装承载面,所述支撑梁组件支撑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组件下方,所述撑杆组件一端支撑安装于所述支撑梁组件下方,另一端与空间飞行器主结构连接。本发明的空间飞行器电子设备安装结构实现了承载能力高、导热性好、质量轻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52798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863977.0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3/121 , G05B1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自由度双目视觉系统的运动学建模及目标跟踪控制方法,针对多自由度双目视觉系统目标跟踪控制任务,提出了一种的基于虚拟移动关节的目标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双目视觉系统的多自由度臂中引入了一个虚拟的移动关节,通过增加1个虚拟移动关节变量d,替换掉双目视觉算法中图像空间的4个参数(ul,vl)和(ur,vr),将n自由度双目视觉系统的逆运动学求解转化为n+1自由度机械臂的逆运动学求解,进而利用传统的D-H法进行逆运动学求解。本发明解决了多自由度双目视觉系统的目标跟踪控制算法问题。本算法具有计算量小,求解简单的优点,成功应用于一个3自由度的双目视觉系统的目标跟踪控制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944218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1354028.X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空间环境的具有散热功能的支架,该支架的结构为翼状的机加工结构,包括:设备安装面(1)、辐射面(2)、支架安装面(3)。该支架安装于载人航天器非密封舱内部,用以安装发热量大的电子设备,通过辐射面辐射热量,以达到降低电子设备温度的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解决了空间环境中,发热量大的电子设备的降温问题;二、采用被动散热的热控形式,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三、取消了复杂的主动流体回路,节省空间与重量,四、主动流体回路内工质对环境的温湿度要求较高,取消主动流体回路后,载人航天器存放、运输过程中可放宽温湿度的控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41623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41878.X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航天器的货物气闸舱的构型,包括:形成封闭的圆柱状空间的货物气闸舱柱段、货物气闸舱前端面、货物气闸舱后球、设置在所述货物气闸舱柱段的对地侧的外舱门、设置在所述货物气闸舱前端面上的内舱门,所述内舱门开启后与密封舱相连通以形成第一载荷转移通道,载荷转移机构可以通过该第一载荷转移通道伸到密封舱,所述内舱门与外舱门不得同时开启。本发明提供的航天器的货物气闸舱的构型,实现自动在轨转移大、小型货物进出密封舱,为在轨运输、维修更换设备、卫星释放等空间任务提供支撑平台;同时实现真空环境、对地暴露环境与载人环境的切换,为载荷空间试验提供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50675.8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设备跨结构安装精度控制及总装方法,包括:考察航天器构型和设备布局设计,确定精度指标;结构装配阶段,控制各结构上、下安装面、设备安装面的位置误差和形位误差;支架装配阶段,控制支架在结构上的安装精度、支架上设备安装接口的位置误差和形位误差;整器总装阶段,以定位销适配的方式控制结构1、2之间的位置及角度误差,根据不同结构上设备安装接口的相对位置、形位误差测量结果对结构3实施调整,控制不同结构上设备安装接口相匹配;设备安装阶段。本发明在航天器研制各阶段实施多项精度控制措施,保证了大型设备多连接点、跨结构布局下的高效率、高可靠、无应力安装,在大型设备跨结构安装上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3194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1034568.X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尾焰防护隔热装置以及航天器,其中,航天器尾焰防护隔热装置主要应用于外承力筒式构型航天器的主发动机尾焰的防护与隔热,包括框架结构、隔热板组件和隔热屏组件,所述框架结构作为整个装置的支撑结构,所述隔热板组件置于所述框架结构和隔热屏组件之间,所述隔热屏组件覆盖安装在所述框架结构和隔热板组件外侧,以形成一封闭阻隔层。本发明的航天器尾焰防护隔热装置实现了耐高温、隔热性好、质量轻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49609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091272.1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5K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飞行器电子设备安装结构及空间飞行器,主要应用于外承力筒式构型空间飞行器的电子设备集中承载与安装,包括安装板组件、支撑梁组件和撑杆组件,所述安装板组件提供电子设备的安装承载面,所述支撑梁组件支撑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组件下方,所述撑杆组件一端支撑安装于所述支撑梁组件下方,另一端与空间飞行器主结构连接。本发明的空间飞行器电子设备安装结构实现了承载能力高、导热性好、质量轻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638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611119197.6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振峰 , 曹俊生 , 孙小珠 , 崔赞红 , 朱俊杰 , 常立平 , 常世杰 , 段君毅 , 冯宇 , 何俊彦 , 洪亚军 , 李传吟 , 李立春 , 刘国林 , 楼俏 , 毛国斌 , 欧阳文 , 吴金花 , 徐博 , 徐磊 , 杨延蕾 , 周磊 , 瞿水群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偏心航天器推进舱零配平布局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明确布局要求;步骤2,动力系统设备对称布局;步骤3,太阳翼偏心布局;步骤4,天线、敏感器及其他舱外设备偏心布局及之后的迭代布局;步骤5,舱内设备偏心布局及之后的迭代布局;步骤6,管路偏心布局及之后的迭代布局;步骤7,电缆偏心布局及之后的迭代布局。该方法通过多次布局迭代设计,合理运用单机设备自身的质量分布特性,充分利用分系统功能要求,有效调动管路布局、电缆布局等一切可以调节质心的因素,以实现推进舱零配平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6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19415.6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振峰 , 曹俊生 , 孙小珠 , 崔赞红 , 朱俊杰 , 常立平 , 常世杰 , 段君毅 , 冯宇 , 何俊彦 , 洪亚军 , 李传吟 , 李立春 , 刘国林 , 楼俏 , 毛国斌 , 欧阳文 , 吴金花 , 徐博 , 徐磊 , 杨延蕾 , 周磊 , 瞿水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9 , G06T17/00
Abstract: 电缆网三维设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定位法的电缆网三维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坐标定位法进行电连接器的装配设计、线缆的布线设计,通过连接线束和包络线束模拟电缆,使得电缆网三维设计脱离了系统组件模型和收缩包络,实现了电缆网三维独立建模,降低了电缆网三维设计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提高了电缆网三维设计效率,增强了电缆网三维模型的维护性和数据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