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8077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50984.5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20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同步轨道带星群多目标观测轨道面公共路径设计方法,包括:获取同步轨道带星群n个目标星的轨道星历及观测卫星的初始轨道星历;建立观测卫星的观测轨道面公共路径模型,通过多个观测量形成观测卫星观测轨道面公共路径的目标函数模型式;建立预设迭代算法模型,遍历求解目标函数模型式的极值点;设立预设迭代算法模型的阈值ε(;当目标函数模型式的极值点小于或等于阈值ε(时,则停止运算,得到最优观测轨道面公共路径。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一次轨道面控制,建立不变观测面公共路径,在满足观测目标最多有效观测的同时,规避了节点单星多批次轨道面控制,极大节约了燃料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08389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06415.4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达测元数据的递推诊断与自修复方法,把雷达测元数据分为正常数据、容错数据、异常数据三类,以飞行目标外弹道的力学特性和雷达测量特点为基础,通过数据列表合并与整理、数据检验窗口与门限设定、数据分类诊断与信息记录、数据循环自修复四个步骤,对全任务弧段雷达测元数据进行诊断修复,为后续数据处理提供可靠信息。本发明能够保留接近正常数据值的容错数据,快速修复雷测数据列表中频繁出现的大量的小斑点异常数据和夹在短时段好数据中的大斑点异常数据,提升雷达测元数据自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70337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997310.4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综合能力评估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航天器能力表达不直观,无法在其应用规划中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决策信息的问题。本发明引入健康状态和风险状态作为重要的评估关键的输入因子,在此基础上从载荷性能和平台性能两个方面评估单星综合能力值;从重访周期,扫描幅宽,功能互补等方面量化计算多星综合能力提升指数。本发明提出了航天器综合能力的评估方案,给出了具体步骤,为航天器在轨能力评估提供了一种易于操作的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36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97322.7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状态异常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航天器异变早期发现困难的技术问题;首先是利用卫星遥测参数建立正常状态下的关联关系模型,然后对卫星正常状态下的关联关系模型参数做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关联关系模型参数的统计特征及其变化范围,通过判断关联关系模型参数的大小是否在预测范围内来确定模型建立的正确性,最后将需要检测的数据代入正确的关联关系模型中,通过比较检测数据的变化规律与正常状态数据的变化规律来实现卫星状态异常检测。本发明的异常检测过程简洁明了,可为航天器异常状态检测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8116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545840.0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IPC: G06F18/2433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改进DTW距离的航天器异常子模式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在轨航天器遥测数据异常检测与故障诊断领域,能够解决航天器在轨遥测数据微小异常变化难以通过现有诊断知识及时发现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为:获取卫星遥测数据的周期并进行子模式提取,获得标准子模式,获取所有训练子模式与标准子模式之间的T‑DTW距离的最大值,获取判别阈值;用标准子模式中被匹配的点数与其总点数之比作为支持度,如果支持度小于阈值,则认为待检测序列的数据量不足,无法进行异常检测,否则,计算待检测序列与标准子模式之间的时间基准DTW距离,如果距离大于判别阈值则认为该待检测序列为异常模式,否则为正常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25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26268.8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合航天器转动惯量在轨辩识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步骤S1:利用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构建陀螺群,步骤S2:根据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的工作原理,推导出陀螺群对组合航天器施加的合力矩和陀螺群在服务航天器坐标系下的角动量;步骤S3:建立以陀螺群为执行机构的组合航天器姿态运动学模型,根据组合航天器姿态运动学模型推导出以组合航天器转动惯量为变量的线性方程;步骤S4:通过最小二乘法在轨辨识组合航天器的转动惯量;本发明在轨辨识过程中以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群作为激励,无须消耗服务航天器的燃料;并且由于利用陀螺群作为激励,而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的线性特性好,确保了辨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8435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55547.2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IPC: G01R31/382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卫星蓄电池特征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卫星蓄电池电流数据;在卫星蓄电池电流数据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采样点,并根据卫星蓄电池电流数据中包括目标采样点的连续5个采样点的电流值以及连续5个采样点的采样时间获取目标采样点的电流变化特征数据;根据目标采样点的电流变化特征数据确定目标采样点的节点类型;根据节点类型以及卫星蓄电池电流数据获取卫星蓄电池特征数据,卫星蓄电池特征数据包括卫星蓄电池充电电量、卫星蓄电池放电电量、卫星蓄电池全寿命周期内峰值电流数据中至少一项。该技术方案能够自动根据卫星蓄电池电流数据获取卫星蓄电池充电电量、卫星蓄电池放电电量、卫星蓄电池全寿命周期内峰值电流数据中至少一项,加快了对卫星蓄电池电流数据进行处理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66861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38400.2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象预报和机器学习的卫星红外成像效果预测方法,首先对图像数据进行云判,将成像数据分为不同类别。以预报气象的多个属性为基准,挖掘气象数据产品中各属性的相关性和主特征;然后将历史气象数据和图像类别组成样本集,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多分类模型,实现气象条件预报下的卫星红外成像效果高精度预测。实际业务应用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成像预估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为卫星任务规划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30067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662581.X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比例系数分析的动量轮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比例系数分析的动量轮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动量轮故障检测方法不能很好地对故障进行有效及时地检测,只能诊断较为严重的故障,不能实现微小故障的早期预警的问题。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以电机电流的遥测数据为基准,得到所有遥测数据的分段时刻;二、得到每段电机电流内的平均控制输入电压值;三、第j段平均控制输入电压值与电机电流值的比例系数为四、设定异常阈值;五、根据异常阈值对动量轮进行故障检测时,对当前遥测数据按照一至三进行处理,获得k′,若k′大于异常阈值,则表明有故障。本发明应用于动量轮故障诊断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9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14185.1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Inventor: 杨天社 , 李肖瑛 , 高波 , 樊恒海 , 张蔚 , 王徐华 , 王小乐 , 杨怀军 , 魏峻 , 王宇红 , 刘健 , 邢楠 , 傅娜 , 吴冠 , 李方正 , 高宇 , 张海龙 , 赵静 , 赵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航天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对不同级别对象健康状态评估主观性强、工程实现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首先确定某次评估的指标体系,区分常规指标和核心指标;然后确定常规指标的权值系数;以航天器实测数据和历史信息作为评估数据;建立分层评估模型;按照分层评估模型将指标项的评分和权重相结合,从底层逐层计算最后得到顶层健康状态指数评分。本发明提高了航天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的客观性,为航天器在轨健康状态评估提供了一种易于操作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