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纵梁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82750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128660.7

    申请日:2016-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的设计,一种汽车前纵梁,包括前纵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主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将所述前纵梁主体内部分为至少两个腔体;较于传统双帽型纵梁结构形式,新结构无论是从平均压溃力以及内能吸收都得到极大改善,通过CAE分析和动态落锤试验的验证,采用多腔体截面设计,有效改善传统截面前纵梁变形形式不稳定的情况。

    基于模型的碰撞吸能部件设计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9036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56994.7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碰撞吸能部件设计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包括随机产生遵循特定组合规则的吸能部件组合,并根据空间布置的内外边界约束设置关键结构特征参数,形成第一特征参数组合;利用参数化建模和网格生成技术处理这些参数组合,创建吸能部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仿真算法对模型进行性能测试,获取仿真结果;基于仿真的结果训练神经网络,得到设计模型;将吸能部件及其特征参数编码为遗传算法中的个体,并进行迭代优化,每次迭代都使用设计模型评估个体适应度,当满足预设条件时,输出最优的吸能部件设计。本发明通过结合优化算法与人工智能模型,实现从性能需求到吸能部件设计的高效转换,提升了车身碰撞吸能部件的设计效率。

    一种碰撞仿真模型中塑料卡扣连接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81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63835.0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仿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碰撞仿真模型中塑料卡扣连接模拟方法,应用于七字型塑料卡扣组合,其连接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其中一个七字型卡扣连接组合,开展与卡接方向相垂直方向的拉拔试验,获取拉拔试验的力‑位移特性曲线;采用尺寸为0.8~1.2mm的实体单元,对试验用的七字型卡扣连接组合进行详细的有限元建模;采用壳单元代替实体单元,对详细模型进行简化;对七字型卡扣的主卡接端限位零件料厚和主卡接端与从卡接口的摩擦系数进行标定,得到七字型卡扣连接模拟的参数;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其余七字型卡扣连接组合模拟参数的标定。本发明能提升中低速碰撞工况中的七字型塑料卡扣失效模拟精度,降低其使用成本。

    侧面碰撞简化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21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37098.2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面碰撞简化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从侧面碰撞整车模型中截取得到侧面碰撞简化模型;从侧面碰撞简化模型的截取位置选取边界节点;在侧面碰撞整车模型中确定与边界节点对应的标记位置;在侧面碰撞工况下确定标记位置的碰撞位移数据;根据碰撞位移数据生成碰撞位移文件;将碰撞位移文件应用在侧面碰撞简化模型中,得到边界节点的碰撞位移数据;根据侧面碰撞整车模型的碰撞位移数据与侧面碰撞简化模型的碰撞位移数据的相关系数,确定侧面碰撞简化模型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若侧面碰撞简化模型不满足精度要求,则重新截取侧面碰撞简化模型。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更加合理的构建侧面碰撞简化模型。

    一种模拟汽车正面碰撞的台车试验方法及台车

    公开(公告)号:CN10605309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76585.6

    申请日:2016-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07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试验验证领域,提供了一种模拟汽车正面碰撞的台车试验方法及台车包括基础小车、汽车纵梁、副车架、上车体及刚性动力总成,所述台车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骡子车的CAE仿真碰撞模型;B、根据骡子车仿真碰撞模型制定等效的台车的CAE仿真碰撞模型;C、将骡子车仿真碰撞模型与台车仿真碰撞模型进行仿真数据分析;D、将台车仿真碰撞模型的仿真数据分析结果与骡子车仿真碰撞模型仿真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对标;如结果一致,则试制及组装台车进行碰撞试验验证;如结果不一致,则重新对台车仿真碰撞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及对标。旨在解决试验台车加工困难、成本高、准备时间长的问题。

    一种车身后部组件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27617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824039.3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身后部组件,包括后部下车体总成、两个后侧围组件和一个后端板总成,所述后端板总成固定连接于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后端部上,两个所述后侧围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左右两端上,所述后侧围组件包括D柱总成、轮罩连接板、轮罩内板和侧围总成,所述轮罩连接板下端与所述轮罩内板下部固定连接,所述轮罩连接板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D柱总成上,所述D柱总成分别与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后端板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轮罩内板和所述侧围总成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身后部组件取消了前护板和后护板,减少了零部件,实现减重、结构轻量化;提高车身尺寸的稳定性。

    一种前围下横梁接头组件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12276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601025.7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前围下横梁接头组件,包括前大梁、前围板、前围板下横梁和前围板下横梁连接板,所述前大梁前端、所述前围板下横梁上下两端和所述前围板下横梁连接板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围板上,所述前围板下横梁连接板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大梁前端右侧和所述前围板下横梁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下横梁连接板横向截面从右向左呈圆弧形过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围下横梁接头组件前围板下横梁连接板设计成圆弧形过渡,提升碰撞时前大梁与前围板下横梁的碰撞力的传力效率,从而提升碰撞性能。

    车门及车辆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00883U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20436116.4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及车辆,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该车门包括车门本体和防撞杆,防撞杆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的一端分别成角度固接于第一杆的中部,第一杆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车门本体的前后两端部,第二杆的另一端固接于车门本体的前端部,第三杆的另一端固接于车门本体的下端部。该防撞杆增加分支将碰撞力传递至门槛,分散集中于车门及A柱、B柱的力,增加车辆的整体强度,提升了碰撞的安全性能。

    A柱加强件及汽车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950848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384717.8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柱加强件及汽车,A柱加强件包括:设置在A柱上的A柱内贴板、A柱下外侧加强盒和A柱下内侧加强盒,所述A柱内贴板与门环外板连接;所述A柱下外侧加强盒固定于A柱内加强板上,所述A柱下内侧加强盒固定于门槛内板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小偏置碰撞A柱断裂及乘客舱变形过大的问题;解决了碰撞中轮胎挤进门槛造成门环变形或弯折的问题;解决了碰撞过程中各部分结构连接处传力不稳定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车身结构轻量化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