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记点及定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002837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258208.3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记点及定位系统,包括位于处于站台两端的RFID接收器A和B、处于列车车头和车尾的RFID电子标签、以及服务器;当列车车头刚进入车站时,RFID接收器A会首先收到位于车头的RFID电子标签发送出的信息;当列车进站停车时,RFID接收器A和B同时接收到分别位于车头和车尾的电子标签的信号;当列车离站时,RFID接收器B能够收到位于车尾电子标签发出的信息;服务器根据接收的数据对列车位置进行判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的日常记点工作强度,并且在自动闭塞信号系统瘫痪条件下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区间或车站列车进行定位等优点。

    一种地铁通道状态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303132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21298362.X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通道状态显示装置,包括计数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处理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指示牌,其中,计数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分别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指示牌连接,指示牌上设置有用于对应展示不同拥挤程度的多个LED指示灯,以及用于更新显示通道预估通行时间的数字显示屏,指示牌安装于各通道入口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动态地展示通道内当前的状态信息,方便乘客及时、清楚有效地获知当前换乘通道内部的通行状态信息。

    一种在地铁屏蔽门与车门之间的防踩空伸缩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18021590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0622309.4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在地铁屏蔽门与车门之间的防踩空伸缩平台,包括地铁车门(1),所述地铁车门(1)下方设有空腔(8),所述空腔(8)内部设有伸缩平台(2)、滑轮挡板(3)、滑轮(4)和电动滑轮(5),所述电动滑轮(5)连接于所述伸缩平台(2)远离所述地铁车门(1)的一端,所述滑轮挡板(3)连接所述空腔(8)并设于所述电动滑轮(5)的前方,所述伸缩平台(2)与所述空腔(8)上下壁之间设有滑轮(4),所述滑轮(4)设于所述滑轮挡板(3)的前方,可以通过该伸缩平台有效填补屏蔽门与地铁车门之间的空隙,并与地铁车门的开、关同步,自动伸出和收回,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一种便于拆装和调整角度的驾驶员疲劳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611077U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22715673.3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拆装和调整角度的驾驶员疲劳监测装置,包括疲劳检测仪和安装底座,安装底座包括活动台、铰接套筒、固定台和调紧螺栓;活动台包括依次连接的球头、连接件和第一安装盘,疲劳检测仪固定在第一安装盘上;铰接套筒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铰接套筒的闭口一端设有通槽,连接件通过通槽穿过铰接套筒闭口一端,球头位于铰接套筒内;固定台包括第二安装盘和球铰圆柱,球铰圆柱端部设有与球头匹配的球形凹槽,球铰圆柱侧壁设有环形卡槽,球铰圆柱从铰接套筒开口一端插入铰接套筒,球形凹槽顶紧球头,调紧螺栓端部穿过球铰圆柱侧壁,并顶紧环形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灵活、拆装简便等优点。

    一种用于铁路站台的翻转式踏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139979U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20264708.3

    申请日:202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铁路站台的翻转式踏板装置,该装置包括踏板,踏板可翻转地安装在两个踏板支架之间,踏板支架固定安装于站台地面,踏板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旋转轴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动角度的限位开关,电机的输入端以及限位开关均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与列车信号系统连接,以接收列车到站开门信号和列车离站关门信息,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启停、正转或反转、控制限位开关的导通与关断,电机启动时,带动旋转轴发生转动,使得踏板在踏板支架之间发生翻转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列车到站自动放下踏板、列车离开自动收起踏板的目的,为乘客上下车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一种用于填补地铁站台缝隙的自动踏板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164970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3169611.9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填补地铁站台缝隙的自动踏板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沿屏蔽门长度方向设置于屏蔽门底部的齿条、以及设置于站台下方的踏板和踏板伸缩传动组件;踏板伸缩传动组件具有依次传动连接的齿轮、转向器、联轴器和丝杠机构,丝杠机构具有可转动的滚珠丝杠以及连接于滚珠丝杠上并可随滚珠丝杠转动而前后移动的支撑座,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支撑座与踏板固定连接,用于在屏蔽门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带动踏板向前伸出站台和向后缩回站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设置动力源,巧妙地利用屏蔽门的开合,通过机械传动即可实现踏板的伸出和缩回,整个过程自动进行。

    一种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地标指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958476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20132200.8

    申请日:2021-0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指示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地标指引装置,包括手持控制终端与LED显示器,所述手持控制终端包括用于控制显示屏的按键模块、与手持控制终端相接的红外发射装置以及为其供电的电源,以及用于支持和保护的外壳,且该电源基于蓄电池供电;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用于控制显示屏开关的开关按键、用于独立控制每块显示屏的数字块按键、用于控制对应列车不同编组和方向的显示按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更醒目的提醒和引导乘客,克服了原来传统地标多而乱的缺陷,因为是现场工作人员实时控制,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一种地铁区间疏散辅助梯
    10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948427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3298518.8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区间疏散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铁区间疏散辅助梯,包括脚踏板以及上下对称分布的第一防滑踏板和第二防滑踏板;所述第一防滑踏板和第二防滑踏板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三级阶梯和一级阶梯;所述三级阶梯的底端通过第一折叠扣连接有二级阶梯,二级阶梯通过第二折叠扣与一级阶梯连接,且第一折叠扣和第二折叠扣的折叠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折叠状态下放置于列车车厢座椅下方,具有较好的便携性,在遇到区间疏散问题时,快速从列车座椅下取出,并且迅速的伸展成直梯放置于列车侧门,列车人员通过脚踏板一步一步向下移动,可以很好的克服车内地面到达道床接近一米的高度差。

    一种轨道交通用的供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973649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20096151.2

    申请日:2020-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的供水装置,包括隔音箱体(1),可拆卸设于隔音箱体(1)前端的前端盖(3),固定于隔音箱体(1)内的增压水泵(4)和对称设于增压水泵(4)两侧的隔音板(5),所述的隔音箱体(1)的两侧外壁对称设有L型连接杆(6),所述的L型连接杆(6)的水平部固定在隔音箱体(1)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的增压水泵(4)的出口端连接出水管(7),所述的增压水泵(4)的进口端连接进水管(8),出水管(7)和进水管(8)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隔音板(5)和隔音箱体(1)后缠绕在隔音箱体(1)两侧的L型连接杆(6)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噪音、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等优点。

    一种即用型道路交通用限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973229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20035722.1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用型道路交通用限高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设备箱,设于设备箱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以及设于设备箱顶部的升降平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设有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双向驱动电机,双向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端转向和转速相同,双向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贯穿驱动模块的壳体后延伸至驱动模块壳体的外部,并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限高板,限高板的表面覆盖有反光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性强、安全稳定、避免发生偏移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