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高压端粘连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21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52017.7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高压端粘连处理方法,步骤包括:继电器未闭合时,检测电池系统高压回路中是否发生粘连故障;若检测到主继电器与负继电器之间发生粘连故障,则对车辆进行上电和下电多次操作后,若故障仍未恢复正常,则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按预设频次分别控制主继电器与负继电器低压供电回路的通断,若仍未恢复正常,提示故障信息。若检测直流正继电器与直流负继电器之间发生粘连故障,则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按预设频次分别控制直流正继电器和直流负继电器低压供电回路的通断,若故障未恢复正常,提示故障信息。该方法能够极大地降低因异常导致继电器高压端轻微粘连带来的高压输出口带电的概率,以及因微粘连导致整车无法使用的概率。

    一种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脉冲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77171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481792.9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脉冲加热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三相电机、可控开关K1、电感L4、二极管D1和场效应管S7,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三相桥臂和母线电容C,三相电机的三相定子绕组的中性点通过可控开关K1连接电感L4的一端,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场效应管S7的漏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三相桥臂的上端,场效应管S7的源极连接三相桥臂的下端,可控开关K1的控制端与整车控制器连接,场效应管S7的基极与控制模块连接;整车控制器控制可控开关K1以及请求控制模块控制六个功率开关和场效应管S7,以对动力电池进行脉冲加热。本发明能扩大脉冲电流可调范围,提升动力电池脉冲加热速率。

    一种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8337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012383.5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硅复合材料,包括基材,基材的表面包覆有化合物;所述基材选自硅、碳化硅和氧化亚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化合物选自Nb2S2C和Ta2S2C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还提供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化合物溶于溶剂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加入基材,干燥得中间体;将中间体置于惰性气氛中,在温度为700‑1200℃条件下,加热处理0.5~6h,冷却后除杂,得到硅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硅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锂离子负极材料存在能量密度低、导电性能和倍率性能差的问题。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308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40942.6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及制备方法。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二氧化锆和设于其中的碳颗粒,碳颗粒内设有硅,碳颗粒表面有无定形碳层。本发明还提供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硅、碳颗粒和无定形碳原料混合研磨,得硅/碳复合前驱体,然后进行热处理,得到硅/碳复合材料;向锆盐中加入分散剂和嵌段共聚物,得二氧化锆前驱体溶胶;将硅/碳复合材料分散于二氧化锆前驱体溶胶中,得硅/碳/二氧化锆复合前驱体,然后进行煅烧,得锂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为所述锂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锂电池负极材料存在充电过程体积膨胀大,以及充放电循环导致活性材料与集流体分离的问题。

    一种电池极片反弹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74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08262.8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反弹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测试方法步骤为:获取电池极片初始厚度;将电池极片从初始温度加热至设定温度,并保温直至电池极片厚度变化率小于a%,获取电池极片反弹后的厚度;根据测得的相关参数计算获得极片反弹厚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反弹的测试装置,包括:极片托板,用于放置电池极片;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极片托板上,对电池极片的温度进行测量;位移传感器,对电池极片的厚度进行测量;固定横梁,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固定横梁上;加热保温箱体,对电池极片进行快速加热和保温;电池极片、极片托板、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固定横梁均位于加热保温箱体中。本发明能实现对锂离子电池极片反弹量的快速和准确测定。

    磷酸铁锂电池的SOC估算方法、系统及SOH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46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82941.2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的SOC估算方法、系统及SOH估算方法,所述SOC估算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电池的SOH值;在磷酸铁锂电池慢充充电过程中,采集当前电池的电压,利用安时积分法估算当前电池的SOC值,并存储;进行特征值识别条件判断,若满足特征值识别条件,则根据所述SOH值确定第一SOC修正值SOCcav1和第二SOC修正值SOCcav2,再进行SOC修正条件判断;若满足SOC修正条件Ⅰ,则使当前电池的SOC值为第一SOC修正值SOCcav1,若满足SOC修正条件Ⅱ,则使当前电池的SOC值为第二SOC修正值SOCcav2。本发明能提高SOC和SOH估算精度。

    一种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8337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12383.5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硅复合材料,包括基材,基材的表面包覆有化合物;所述基材选自硅、碳化硅和氧化亚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化合物选自Nb2S2C和Ta2S2C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还提供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化合物溶于溶剂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加入基材,干燥得中间体;将中间体置于惰性气氛中,在温度为700‑1200℃条件下,加热处理0.5~6h,冷却后除杂,得到硅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硅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锂离子负极材料存在能量密度低、导电性能和倍率性能差的问题。

    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3956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216102.8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电池充电方法包括获取待充电电池的当前充电直流内阻,根据当前充电直流内阻,确定充电极限电流,采用充电极限电流对待充电电池进行恒流充电,获取充电过程中待充电电池的当前充电量,若当前充电量达到预设充电量阈值,停止进行恒流充电,重复确定充电极限电流、采用充电极限电流对待充电电池进行恒流充电、获取充电过程中待充电电池的当前充电量、若当前充电量达到预设充电量阈值,停止进行恒流充电,直至当前充电量达到预设充电截止电压,本申请保障了在低温条件下可发挥最优性能又不会出现性能快速衰减和析锂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