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8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32582.X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B63J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LNG船利用旋筒风帆和BOG冷能制取淡水系统,包括:LNG货舱、淡水制备单元、燃料处理单元、冰晶收集单元、冰晶处理单元、淡水收集柜。本发明将LNG货舱产生的BOG经压缩机压缩,通入风帆套筒与中轴夹层,利用海上高湿、强气流环境及旋筒风帆超大表面积优势,加速其外表面结冰;刮冰器随后收集冰晶,经溶化、过滤、杀菌处理成淡水存入收集柜,BOG通入主机。此发明巧妙利用BOG冷能,既充分挖掘冷能价值,又减少海水淡化设备依赖,契合航运绿色高效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778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0339.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CO2运输船BOG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CO2液货舱、截止阀、压缩机、BOG换热器、止回阀、箱式CO2储存单元、集装箱、CO2钢瓶。本发明系统对CO2运输过程中产生的BOG,通过加压再液化的方式将其储存在箱式CO2储存单元中。相较于传统的低温再液化,本发明无需制冷系统对BOG降温,功耗较小且易于实现,大大减少了CO2的运输成本。同时,本方法按照航线长短以及季节的不同,使船舶最优化的配备箱式CO2储存单元的数量,避免了配备过多的箱式CO2储存单元造成的资源浪费,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2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98039.0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多用途清洁燃料加注和CO2接收船及方法。其中一种多用途清洁燃料加注和CO2接收船包括C型罐、驳运泵、加注接头、接收接头、GCU单元和回收阀,其作业模式分为甲醇加注模式、氨加注模式和CO2接收模式三种。本发明巧妙地利用氨、甲醇和液态CO2的储存条件相似的特性,可灵活的应对甲醇加注命令、氨加注命令和CO2接收命令,为氨动力船和甲醇动力船加注燃料,还能接收CO2。实现了一船多用,大大降低了单独配置燃料加注船或CO2接收船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8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67261.5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运输船BOG处理系统,属于船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液氢货舱、蒸发气阀、供给压缩机、BOG换热器、供给阀、加热单元、合成阀、合成单元、空气压缩机、分离单元、缓冲罐、氮气压缩机、液氨阀、循环泵、冷媒换热器、液氨舱。本发明针对液氢运输船仅靠送至主动力装置燃用的方式无法完全处理掉液氢货舱内产生的大量BOG的情况,将多余的液氢BOG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反应合成氨气,同时利用液氢BOG的冷能将氨气液化为液氨,随后储存在全冷式液氨舱中,等到船舶靠泊时,将液氨舱中的液氨送至陆地回收利用。解决了液氢运输船BOG难以处理的技术难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39136.6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干冰模式的集装箱CO2运输船,其中包括:CO2集装箱、船舱隔板、船舱舱盖、货舱保温层、制冷系统、换热器。本发明船舶采用CO2集装箱装载干冰,不仅解决了传统使用CO2储罐造成的船舶“亏舱”问题,而且集装箱CO2运输船很容易增加船舶尺寸,实现了集装箱CO2运输船大型化,大大提升了CO2的单航次运输量,提高了运输能力和经济性。并且CO2集装箱的使用,便于在封存地的陆地上进行快速转运,克服了在陆地上建设管道周期长且成本高的缺点,大大提高了CO2的卸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99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18198.2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甲醇动力CO2运输船燃料惰化和加注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甲醇燃料供给系统、BOG惰化系统和甲醇燃料加注系统。本发明巧妙利用船舶CO2储罐内的液态CO2与外界换热产生的BOG作为惰性气体,通入燃料舱和日用柜中,避免外界空气进入燃料舱和日用柜引起爆炸。本发明省去了惰气发生器,降低了配备惰气发生器的成本和运营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并且本发明将甲醇燃料加注时燃料舱内排出的有害甲醇气体,通入GCU单元燃烧,避免了甲醇气体排到大气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爆炸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757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22009.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F17C13/00 , F17C13/04 , F17D1/06 , F17D1/02 , F17D3/01 , B01D46/00 , B01D53/00 , B01D53/26 , F23J15/06 , F28D21/00 , F04B37/12 , F04B37/18 , F04B39/06 , F04B39/10 , F01K13/00 , F01D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LNG船处理过剩BOG的系统,属于船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BOG供给系统、过剩BOG利用系统、烟气储能系统、烟气释能系统、惰化系统。基于船舶的航行工况复杂,本发明在LNG船低负荷航行、机动航行或锚泊时,将LNG液货舱内产生的过剩BOG送入锅炉燃用,然后通过一系列装置将过剩的BOG的能量转化为烟气的压力能储存起来,有效解决了BOG在过剩时出现浪费的问题;当船舶高负荷航行或在卸货港卸货时再将烟气的能量释放,实现了BOG的能量再利用。此外,本发明储存的烟气还可用于常温或温度介于0℃~‑60℃以内的低温管系及设备的惰化,降低了船舶的惰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534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76153.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动力CO2运输船燃料舱与货舱共享系统,属于船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CO2储罐、“水囊式”氨燃料舱、左隔板、右隔板、供给阀、供给泵、加热单元、左舱阀、右舱阀、中舱阀、压气机、位置传感器、限位器、加注阀、液相平衡管道。在氨动力CO2运输船上巧妙地将氨燃料舱与CO2储罐结合,将轻型弹性材料制成的“水囊式”氨燃料舱设置在CO2储罐内,节省了船体的有效空间,解决了氨燃料的储存问题。且船舶空载返航时,低温的氨燃料能够维持CO2储罐的低温状态,在船舶返回至装货港再次装货前起到预冷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