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464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630112.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IPC: F04B37/12 , F04B37/18 , F04B41/06 , F04B39/06 , F01K27/02 , F01K25/10 , F01K7/22 , F02G1/043 , F02G1/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发电及动力技术装置领域;该系统包括CO2系统以及与CO2系统匹配耦合的余热利用系统,所述CO2系统包括再压缩循环系统,位于所述再压缩循环系统的高压透平后端设置有低压透平,位于所述再压缩循环系统的进气端还设置有预压缩机,所述预压缩机的出气口还设置有余热利用系统;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循环效率,基于结构的改进,在结构的设计上还能够进一步的耦合余热利用系统,甚至是该余热利用系统可以为热用户,其均是对于余热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能耗的利用率,以及降低损耗,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4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72475.2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驱动低温液体增压泵,涉及低温液体泵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总气腔和总液腔、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活塞杆;第一活塞将总气腔间隔为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第二活塞将总液腔间隔为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其中至少一个为液工作腔;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低温液体仅能单向自液工作腔流出低温液体储罐,随后被气化并交替送入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以带动第一活塞往复移动;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均与使用低温液体气体形态的设备连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低温液体的气体形态作为动力源的活塞泵,能耗低,且在低温环境中仍保持稳定高效的低温液体泵送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了泵送过程中低温液体的污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17164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2351.8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合飞轮结构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包括压缩机、真空腔室、主轴、飞轮转子、电动发电组件。飞轮转子套设在主轴,电动发电组件设置在真空腔室内,电动发电组件用于在用电低谷时通过电能带动主轴转动,使得飞轮转子持续转动,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储存,并在电压不稳定时,通过飞轮转子带动主轴转动,使得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将电能输送给压缩机。本发明能够在用电低谷时通过电能带动主轴转动,使得飞轮转子持续转动,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储存,并在电压不稳定时,通过飞轮转子带动主轴转动,使得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将电能输送给压缩机,使得压缩机能够稳定运行,避免了压缩机的压缩功率下降,保证了储能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8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87469.7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湖南冷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钧
IPC: F01K13/00 , F01K25/14 , F01K9/00 , F01D15/10 , F04B37/18 , F04B39/06 , F04B41/02 , C01B32/50 , C01B32/55 , B01D53/26 , B01D5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CUS碳捕集系统及方法,可实现碳捕集系统的储能发电和冷热电联产,包括气体压缩冷却单元、二氧化碳分离单元和透平发电单元;每级压缩机后均设有第一间接式换热器;二氧化碳分离单元包括间接式冷凝器,间接式冷凝器与最后一级第一间接式换热器连通,间接式冷凝器的出气口连通有储气罐;每级透平的出气口均串连有第二间接式换热器,储气罐与第一级透平连通;间接式冷凝器的冷凝介质进口与各第二间接式换热器连通,间接式冷凝器的冷凝介质出口与各第一间接式换热器或第四间接式换热器连通,各第一间接式换热器的冷源出口与各第二间接式换热器或第四间接式换热器连通。本发明的能耗和运行成本更低,有助于提高CCUS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0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86082.2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青岛东燃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压缩机的异常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氢气压缩机的运行数据;利用归一化后的运行数据的计算性能参考量,所述性能参考量反映了在时间i氢气压缩机的性能状态;并计算出时间i的运行数据的波动程度。本发明对氢气压缩机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当出现异常数据时,及时发现并进行报警,针对实时数据计算出该数据相应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避免了目前IQR算法中上下限固定造成对异常数据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有效提高氢气压缩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确保氢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980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9259.8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化学氢泵提纯性能测试系统,包括氢气罐、第一比例阀、杂气罐、第二比例阀、混气罐、直流电源、氢气回收罐、换热器、加热水箱、数据采控装置和电化学氢泵;所述氢气罐、所述第一比例阀、所述混气罐和所述电化学氢泵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比例阀分别与所述杂气罐、所述混气罐连接;所述电化学氢泵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所述氢气回收罐、所述换热器、所述数据采控装置连接;所述加热水箱与所述换热器连接。通过本申请的测试系统,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实现电化学氢泵的提纯性能测试,使得开发者能够准确了解电化学氢泵的性能,为后续电化学氢泵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89295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566657.8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Inventor: I·佐内
Abstract: 自进料气体中回收氙气和/或氪气可包括利用来自分离柱的吹扫流,所述分离柱被定位和配置为输出至少一股实质上为氮气的流体流和至少一股实质上为氧气的流体流。所述吹扫流可被分割,使得所述吹扫流的第一部分作为液体被进料至吹扫处理柱的顶部附近,并且所述吹扫流的第二部分可被进料至热交换器用于使所述第二部分过热从而将过热蒸汽进料至吹扫处理柱的底部处或附近。所述吹扫处理柱可输出其中具有相对高浓度的Xe和/或Kr的液体流作为Xe和/或Kr回收系统的进料流。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26411.2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7C7/02 , F17D1/02 , F17D1/07 , F17D3/01 , F17D5/00 , B63B25/12 , F25J1/02 , C10L3/10 , F04B3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NG存储装置BOG再液化及燃气供气集成系统和LNG船,所述集成系统包括LNG存储装置、BOG再液化系统及燃气供气系统,所述BOG再液化系统包括低负荷压缩机机组、压缩膨胀机机组、冷却器、三通阀、第一回热器、第二回热器、第三回热器、节流阀、气液分离器,所述燃气供气系统包括LNG燃气泵、LNG蒸发器、GVU阀组及与所述BOG再液化系统共用的低负荷压缩机机组。所述LNG船包括上述集成系统。本申请在BOG液化时将一部分BOG作为制冷工质,BOG作为燃料供气时,高压燃气直接进入主机或发电机机组,实现了BOG气体高效再液化系统与燃气供气系统的集成与优化,充分利用了当下LNG运输船燃料燃气供气系统配备的低负荷压缩机机组,省去了传统再液化装置配备的压缩机机组,降低了LNG运输船设备及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83565.8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安阳中盈化肥有限公司
IPC: F04B37/12 , C01C1/04 , C01B21/04 , C25B1/04 , B01J4/00 , F04B37/18 , F04B39/10 , F04B39/12 , F04B51/00 , F04B41/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合成氨进料缓冲系统,涉及合成氨技术领域,包括制氢单元、氢气缓冲罐、制氮单元、合成气压缩单元和氨合成单元,所述合成气压缩单元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减压阀、第一压力监测结构、气体流量计量结构、第二压力监测结构和变频压缩机,所述第一压力监测结构和所述第二压力监测结构分别通过控制模块与所述变频压缩机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合成气压缩单元首先设置减压阀,可以使入口压力保持恒定,保证压缩机的稳定、高效运行,另外不需要增加氢压缩机,同时,本申请的合成气压缩单元是通过压力的监测反馈,以调整变频压缩机进行气体的压缩,有效提高了混合气体的配制准确度和压缩效果,从而更好的实现后端的氨气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622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64906.4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 泰科消防及安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级串联蒸汽压缩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基于与每个蒸汽压缩循环机组对应的出水温度设定值和多级串联蒸汽压缩循环系统的出水口处的出水温度实测值来单独地控制每个蒸汽压缩循环机组的运行。本申请获取各个蒸汽压缩循环机组的运行参数之间的偏差,基于对应的偏差来获取与每个蒸汽压缩循环机组对应的出水温度设定值,并调整该对应的出水温度设定值和出水温度实测值之间的偏差来单独地控制各个蒸汽压缩循环机的运行。本申请基于各个蒸汽压缩循环机组的实际负荷来控制各个机组的运行,能够使得各个机组的负荷保持平衡,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并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本申请不改变各个机组的原有的能调控制逻辑,以使得控制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