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气歧管

    公开(公告)号:CN10253641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49046.3

    申请日:2012-0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气歧管,包括第一缸气道、第二缸气道、第三缸气道、第四缸气道和排气出口,排气出口上设置有出气法兰,排气出口由呈半圆形的第一排气出口和呈半圆形的第二排气出口构成,其中,第一排气出口为第一缸气道和第四缸气道的出口,第二排气出口为第二缸气道和第三缸气道的出口。该排气歧管总成能减少排气扰流,降低排气能量损失。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的双后消声器管路连接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2287257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16164.4

    申请日:2011-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的双后消声器管路连接构件,本体为冲压钣金件,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合焊接构成,其特征是: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呈“人”字形,对合焊接形成的三个相通的进/出口,一个进/出口与进气管连接,另外两个进/出口分别与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连接。本发明的上、下壳体的上下表面冲压成为平面,保证了整车底盘零部件的布置方便性及加大了离地间隙;连接的管路平缓过渡,减小的排气管路的背压,提高了整车的动力性,降低了整车的油耗;在上下壳体的连接处进行吊钩及吊钩加强筋的焊接保证了排气系统的装配性,增加了吊钩的强度;采用冲压焊接方式是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下降。

    一种挂钩墩头的润滑剂涂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8022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17124.2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排气系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挂钩墩头的润滑剂涂抹装置。一种挂钩墩头的润滑剂涂抹装置,由前盖、后盖和本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本体前端设有涂抹腔,涂抹腔内置涂抹体,前盖与本体可拆卸配合,覆盖并保护涂抹体;本体后端设有储存腔,后盖与本体后端可拆卸配合并密封储存腔,涂抹腔和储存腔间均匀布置有多个通孔。该装置具有快速完成限定或统一涂抹区域润滑剂涂抹、使用过程中润滑剂不滴落、便携等特点。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吊耳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892164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826078.2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吊耳结构,包括骨架和吊耳,吊耳安装在骨架上,所述骨架上设有主吊耳安装孔和副吊耳安装孔,吊耳为由橡胶制成的主吊耳和副吊耳组成,且所述主吊耳的刚性强度大于副吊耳的刚性强度;主吊耳为锥形且设有第一中心通孔,所述副吊耳为圆柱形且设有第二中心通孔;主吊耳设置在主吊耳安装孔上,副吊耳安装在副吊耳安装孔上。本实用新型隔振频带更宽,使整车整体隔振性能增强,解决现有汽车排气系统无法对中低频噪音进行有效隔振的问题。

    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78840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244399.4

    申请日:2012-05-29

    Inventor: 宋翔 张程 王建中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前端和后端封闭壳体的前后端盖,所述壳体内部由前至后间隔设置有三块内隔板,所述内隔板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为四个腔室。所述壳体前端插设有进气内管,所述壳体后端插设有出气内管,所述进气内管和所述出气内管上均没有穿孔。内插管与第四腔构成低频谐振腔,各腔室内都没有填充吸音材料。该型消声器针对200Hz以下低频率段噪声设计,能有效降低低频段排气尾管噪声,有效降低排气噪声对车内二阶噪声贡献值。

    一种三元催化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51248U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20038307.7

    申请日:2012-0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元催化器,包括封装筒体,封装筒体的上部设有上端锥,封装筒体下部设有下端锥,在封装筒体的外壁上还设有多个隔热罩的安装支架,所述封装筒体的整体壁厚相同,其上部和下部端口处的壁向外凸起;所述上端锥呈喇叭状,喇叭口的边缘向外翻起,形成一圈圆柱形的翻边,该圆柱形的翻边与封装筒体上部端口处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端锥与上端锥的结构相同,它的圆柱形的翻边与封装筒体下部端口处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封装筒体外壁利用面积,为隔热罩的安装支架的焊接位置提供更多的选择点,上端锥和下端锥的圆柱形的翻边能对外界隔热,还能排气保温,有利于催化剂的起燃和对外隔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