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防撞装置及防撞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169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41094.4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桥梁防撞装置及防撞方法,属于桥梁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钢套箱对桥墩进行防护,会给各装置带来损伤的问题,其包括套筒,套筒外侧通过弹性件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上固定连接有丝杠轴承,套筒上转动连接有丝杠,且丝杠与丝杠轴承螺纹连接;套筒的底部设有与缓冲板数量对应的转轴,转轴通过联动装置与丝杠连接,当丝杠转动时,通过联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设有若干扇叶;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丝杠、弹性件以及扇叶,能够对船只的撞击形成四级缓冲,其中,通过扇叶的转动不仅能利用水的阻力形成对船只撞击的缓冲,而且扇叶转动后将水面形成向外运动的波浪,将船只向外推动,能够进一步减小因船只撞击收到的损伤。

    一种基于风量调整的非平稳风场的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6873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049466.1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量调整的非平稳风场的模拟装置,包括风洞,所述风洞包括第一试验段、过渡段和第二试验段,且所述第一试验段和所述第二试验段通过所述过渡段连通,还包括风量控制装置和导流装置;所述风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试验段内,所述第一试验段的侧壁上设有风洞开孔,所述风量控制装置用于调节风洞开孔的开口度;所述导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试验段内,且所述导流装置位于所述风洞开孔靠近所述过渡段的一侧,所述导流装置用于调节气流进入第二试验段的风速,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的风洞只能调整风速,不能调整风量的大小模拟下击暴流气流变化的问题。

    一种桥梁表面热边界条件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24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14590.4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表面热边界条件测试系统和方法,桥梁表面热边界条件测试系统包括环境参数采集装置、试验参数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单元,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环境参数,试验参数采集装置采集试验参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环境参数和试验参数计算对流换热系数、辐射换热系数以及等效环境温度;测试方法包括步骤S1‑S3。本发明解耦了桥梁结构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分别对桥梁表面的影响,并计算得到对流换热系数、辐射换热系数以及等效环境温度这些边界条件,有利于桥梁主梁横截面温度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一种基于风浪联合分布极端响应的跨海桥结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5740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0035834.9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浪联合分布极端响应的跨海桥结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风速和波高的边缘概率分布函数;步骤2:建立风速和波高的联合分布模型,确定不同重现期的风浪组合;步骤3:建立有限元模型,确定风荷载和波浪荷载的加载位置;步骤4:生成脉动风场计算桥塔静风阻力和抖振阻力;生成随机波浪场,计算桩基和承台的波浪荷载;步骤5:加载到有限元模型中,求解结构的动力响应;步骤6:重复步骤4、5求解风浪组合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得到结构极端响应等值线图;步骤7: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本发明考虑了风浪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了风浪预测的准确性,并且计算精度高、用于桥梁的设计优化符合实际情况,减少工程造价。

    一种风洞试验的局部风场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2210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409364.4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洞试验的局部风场测试装置,具体结构为:纵向导轨嵌套于横向导轨上,横向驱动电机安装于纵向导轨与横向导轨的连接处;竖向导轨嵌套于纵向导轨上,纵向驱动电机安装于纵向导轨与竖向导轨的连接处;固定支架嵌套于竖向导轨上,竖向驱动电机安装于固定支架与竖向导轨的连接处;风速测试仪固定于固定支架之上;横向驱动电机、纵向驱动电机和竖向驱动电机通过信号传输线与逻辑控制器相连,由逻辑控制器控制风速测试仪移动,用于测试试验对象的风速,并通过数据传导线传输给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仪、逻辑控制器连接控制系统计算机;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提高试验测试效率,降低人为移动所产生的干扰与误差。

    一种山区微型自动防雷防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0775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29959.4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微型自动防雷防雨装置,包括气象监测装置和防雷防雨装置;防雷防雨装置包括设置固定支架,被保护仪器设置在固定支架构成的框架内的一侧;被保护仪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通过滑动装置可沿第一横杆滑动;竖杆顶端设置有可伸缩式支架,可伸缩支架设置有第二避雷针;气象监测装置包括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场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立柱顶端的第一避雷针;还包括控制装置;本发明可实现自动开启或关闭防护罩和避雷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自动运行,适用于艰险山区的多种观测仪器。

    一种风致颗粒运动风洞模拟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8692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62459.0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致颗粒运动风洞模拟试验装置,下箱体上面板有颗粒物下落空隙,底部前段设置有流线型过渡空心体,后段设置有散落颗粒物清理仓;上箱体包括左挡板、后挡板和右挡板,下部的承重板从前往后向下倾斜,与后挡板的下端构成上箱体缝隙;前挡板下端连接到承重板前端;上箱体缝隙位于颗粒物下落空隙的上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同时对风速、颗粒物速度以及颗粒物流量等多个因素进行调控,来模拟不同情况下的颗粒情况。2、对风致颗粒运动进行直观地观察,亦可以加入结构物,观察风雪、沙尘暴对结构物的影响。3、采用长箱体结构,使用流线型过渡空心体以及较为密闭的环境,将实验干扰因素降到最低。

    一种基于考虑分量关联性小波分解的混合风速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9244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32532.3

    申请日:2017-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考虑分量关联性小波分解的混合风速预测方法,将原始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分解为若干子序列,根据子序列和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识别虚假子序列,并将其剔除相应,对剩余子序列建预测模型,通过子序列中第1至n个数据来预测第n+1个数据;叠加各个子序列预测得的第n+1个数据1,获得最终预测结果;更新训练集,并将更新后的训集分解为若干新的子序列,建立LSSVM模型预测第n+2数据,叠加各个子序列的预测得第n+2个数据获得预测值;继续进行超前一步预测,直到完成所有预测。本发明降低了子序列虚假成分的影响,提高了预测的性能,及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一种无砟轨道防脱空弹性减振垫层

    公开(公告)号:CN10325568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75964.5

    申请日:2013-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防脱空弹性减振垫层,其垫层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凹槽(9)底部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凹槽(9)侧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有凸起(6);垫层本体(1)在纵向的前部(1a)和后部(1c)的刚度小于中部(1b)的刚度;垫层本体(1)四周的截面呈缺口向内的叉指形(5)。该种减振垫层能有效缓冲列车荷载对垫层的冲击,避免道床板与底座板发生局部脱空,弹性减振垫层损坏,更好的保证高速列车行车安全;且弹性减振垫层的使用寿命长,减振降噪性能强;同时节约橡胶用量,制作成本低。尤其适用于刚度不均匀的板桁桥梁上以及路基条件较差的线路上的双块式无砟轨道使用。

    一种移动与非移动车辆共同作用下的桥梁频率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8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062114.8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与非移动车辆共同作用下的桥梁频率提取方法,通过构建单自由度移动车辆‑桥梁‑非移动车辆耦合系统,将测量车假设为单自由度弹簧质量模型,并通过布置在车辆上的少量传感器进行桥梁频率提取,推导了单自由度非移动车辆‑移动车辆‑桥梁振动系统的理论解析式,并进行了数值验证。加入非移动车辆可以显著提高桥梁频率在车辆响应中的可提取性,引入非移动车辆后,从车辆响应中准确识别考虑的简支梁桥前4阶桥梁频率成为可能。更为重要的是,高速运动的试验车辆和路面不平度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非运动车辆得到显著缓解,因此所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更加稳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