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椎板磨削机器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03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73223.X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俯卧位椎板磨削机器人,其包括升降组件、回转组件、俯仰组件和进给组件,所述回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上方,所述俯仰组件设置在回转组件的上方,所述进给组件设置在俯仰组件的一侧位置,所述回转组件和俯仰组件均设置在保护罩的内部,在升降组件的下方设有福马脚轮。本发明俯仰组件中的铰链四杆机构对末端手术器械承载能力大,超声骨钻提供磨削运动的回转自由度和轴向振动,通过各组件相互配合,实现精准的空间角度定位和精细椎板磨削作业,满足在俯卧位姿下的椎板磨削操作要求。

    一种基于预定性能的车辆编队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9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33076.7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定性能的车辆编队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涉及车辆编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获取车辆动态方程,设置车辆间的制动安全间距,获得间距误差方程,并设置间距误差约束,从而获取转换间距误差方程;使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拟合三阶车辆模型中的非线性动态,根据转换后的误差方程,设计参数自适应律,在线获得车辆故障估计值、神经网络权重估计值、干扰与误差的估计值,得到自适应容错控制器,实现对车辆编队的容错控制。本发明能有效确保车辆编队行驶的安全性,提升故障发生时容错率。本发明可以在车辆编队容错控制技术领域中应用。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高精度虚拟装配系统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8760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410596344.3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高精度虚拟装配系统算法,该算法通过Kinect传感器采集用户运动空间信息作为虚拟装配系统的输入信息,应用OpenGL建立手部模型,将建立的手部模型与采集的手部图像进行对比,计算得到手部模型与手部图像的相似度,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最终得到采集图像的手部模型,基于手部模型以及Kinect传感器的标定信息,最终渲染得到深度图像,实现对手势的跟踪识别,完成虚拟装配系统的信息输入,进而实现高精度虚拟装配过程。本发明能实现对手势进行准确稳定的三维实时跟踪,不需要特殊的标记或复杂的图像采集设备,降低了硬件设备的要求和成本;也不需要训练样本,从而更容易进行应用扩展。

    一种车载式电动换挡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703682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24815.9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载式电动换挡试验台,包括伺服电动缸、换挡机械臂、换挡杆、挡杆安装固定装置、车载换挡试验支撑台架、试验控制计算机,伺服电动缸有两个,两个伺服电动缸缸体平行安装在车载换挡试验支撑台架上,换挡机械臂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伺服电动缸丝杆连接,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挡杆安装固定装置相连,换挡机械臂的长度可调节,挡杆安装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换挡杆上,车载换挡试验支撑台架固定在驾驶座椅及副驾驶座椅导轨上,两伺服电动缸根据试验控制计算机发出的指令进行动作,完成选、换挡动作。本发明可以在整车上完成变速器的相关试验,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减轻了驾驶人员的疲劳程度,降低了恶劣环境对试验人员的伤害。

    一种振动激励下固体颗粒物质表面摩擦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984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79119.8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激励下固体颗粒物质表面摩擦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支框、径向压力施加装置、径向压力传感器、径向推力杆、料槽、探测杆、振动装置、滑座、轴向压力传感器和轴向位移施加装置,径向压力施加装置通过径向推力杆对固体颗粒物质施加压力,轴向位移施加装置通过滑座带动探测杆在料槽内移动,通过读取轴向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可知固体颗粒物质与探测杆接触表面的摩擦力。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径向压力施加装置施加不同径向压力,同时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振幅及振动频率,可以方便地测试不同振动参数下的不同种类的固体颗粒物质在承受压力时与探测杆接触表面的摩擦性能。

    粉末状B-C-N前驱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21521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10062279.6

    申请日:2007-07-0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状B-C-N前驱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B-C-N前驱物的化学成分为:B2~30at%,C30~50at%,N10~35at%;粉末状B-C-N前驱物为非晶结构,外观为黑色粉末状。该前驱物采用三聚氰胺的热解产物和三氯化硼为原料,经500~600℃和1400~1600℃两步高温热解过程制备获得,可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制备B-C-N化合物。B、C、N三种元素比例可控,粉末状B-C-N前驱物制备过程操作比较简单,成本相对低廉。

    正交结构BC3N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44188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062280.9

    申请日:2007-07-0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正交结构BC3N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正交结构BC3N晶体的化学成分为:B 18~22at%,C 57~63at%,N 18~20at%。制备方法是:a.制备粉末状B-C-N前驱物;b.将粉末状B-C-N前驱物压成圆片样品(6),装入小石墨坩埚中(5),并以六方氮化硼片(7)填补上下端面空隙。然后依次放入叶蜡石套(3)和大石墨坩埚(2)中;最后将上述组装好的大石墨坩埚(2)放入叶蜡石正方体块中,c.将组装块在1400~1600℃高温和5~6GPa高压之下处理,保温10~6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d.将获得的产物经化学处理后,除去石墨和六方氮化硼,即得到黑色BC3N晶体颗粒。

    一种新型热锻模具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66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37227.1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邹芹 李艳国 王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热锻模具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Co粉2.039 wt.%、Cr粉1.799 wt.%、Ni粉2.031 wt.%、Cu粉2.199 wt.%、Fe粉1.932 wt.%通过机械合金法制备CoCrNiCuFe高熵合金基体。在氩气氛围的手套箱中,按比例分别称取上述粉末。烧结压力设为40 MPa,烧结温度为1000℃。以137℃/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到571℃,以7℃/min的升温速率升到600℃,保温10 min,以70℃/min的升温速率升到目标烧结温度后保温10 min,然后卸载压力并缓慢降温至室温得高熵合金烧结体,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制得块体高熵合金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热锻模具用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强硬度和耐磨性表现,旨在解决模具使用过程中寿命较短问题。

    一种提高铜-铝合金高温热膨胀系数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8235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84825.2

    申请日:2011-04-0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铜-铝合金高温热膨胀系数的工艺方法,其主要是将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wt%分别为Cu84-91%,Al9-16%的铜铝合金放在六面顶压机上进行高压处理,压力为0.5~2.0GPa,加热温度为920~980℃,保温时间为1~4min,断电保压冷却至室温,再将上述合金加热,加热温度为100~150℃,保温时间为20~30min,出炉空冷至室温。该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质量稳定,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铜-铝合金的高温热膨胀系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