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膏以及使用该导电膏的导电图案

    公开(公告)号:CN11513625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180016102.0

    申请日:2021-02-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导电膏以及使用该导电膏的导电图案,能够进行线宽的偏差少且高精度的导电图案的印刷,在印刷出的导电图案中也具有高的电传导性以及热传导性、高的耐迁移性等。根据本发明,作为导电膏,通过以银被覆铜片作为基底,在其中添加银被覆二氧化硅粉,从而提供包含银被覆铜片和银被覆二氧化硅粉的导电膏以及使用该导电膏的导电图案。此外,本发明的导电膏可以进一步包含粘合剂树脂、溶剂,而且可以包含固化剂。

    石墨烯金属复合导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54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3680.9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金属复合导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通过在金属粉体的表面包覆氧化石墨烯‑磁性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接着进行铺设,之后对铺设好的金属粉体先施加磁场再施加同向的电场,使金属粉体在磁场的强作用力下大角度调整位置,再在电场作用下进一步调整位置,实现将各种不规则金属粉体按照导电方向有序排列;排列后通过高温、酸反应等手段去除铜粉表面磁性金属氧化物,同时将氧化石墨烯原位还原形成石墨烯层,最后进行热压得到石墨烯金属复合导体。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烯金属复合导体中,金属粉体按照导电方向有序排列,石墨烯层包覆金属粉体并填充在相邻的金属粉体之间,具有高导电性的特点。

    接合性导体糊
    5.
    发明公开
    接合性导体糊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355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80078988.6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连续排出时的稳定性及保存稳定性优异、能够抑制烧结体形成时的空隙产生的接合性导体糊。接合性导体糊包含平均粒径为1nm以上且小于100nm的金属纳米粒子(A)、和包含有机溶剂(a)、有机溶剂(b)及有机溶剂(c)的分散介质,金属纳米粒子(A)用包含胺的有机保护剂进行了表面包覆且分散于上述分散介质,有机溶剂(a)~(c)为彼此不同的化合物,且满足下述式(1)~(6)。150℃≤Ta≤250℃(1);150℃≤Tb≤250℃(2);250℃≤Tc≤350℃(3);δa≥10(4);δc≤9(5);δc≤δb≤δa(6)[式中,Ta~Tc分别表示有机溶剂(a)~(c)的沸点,δa~δc分别表示有机溶剂(a)~(c)的汉森溶解度参数。]。

    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导电膜及其在制备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74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39920.3

    申请日:2023-12-04

    Inventor: 张玉春 谢晓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导电膜及其在制备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复合导电膜包括依次设置的导电层、金属层、金属氧化物层、保护层;所述导电层为改性石墨烯、掺磷银纳米线溶液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层;能够有效的提高复合导电膜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导电性能和光电性能,其中,所述的改性石墨烯、掺磷银纳米线溶液和金属氧化物形成致密的导电网络,改性石墨烯、掺磷银纳米线溶液在体系中的分散性好,不会发生团聚现象,进而有效的提高导电性能和光电性能,有效的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子设备
    9.
    发明公开
    电子设备 审中-实审 转让

    公开(公告)号:CN1172792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69659.8

    申请日:2023-08-23

    Inventor: 孙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组件和电极组件,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电子设备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过程中,第一壳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壳体的第二端面彼此之间的缝隙变小;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缝隙变小过程中,电极组件接入电脉冲信号以发出高压脉冲,从而在导电介质进入缝隙而接触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时,导电介质导通电极组件的回路,使得回路中产生脉冲电流。基于手指的导电特性,在手指接触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高压脉冲将会产生脉冲电流流经手指,从而会对手指产生电刺激,继而达到提醒用户手指存在被夹风险的效果,以降低被壳组件夹伤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