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1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70963.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9/0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气热式换热器性能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气热式换热器应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中,气热式换热器的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气热式换热器的测试参数,测试参数包括第一类参数和第二类参数;根据测试参数确定气热式换热器的单位温差传热功率关于测试参数的第一函数关系式;确定待预测参数,待预测参数为待测参数中的第一类参数;获取测试参数中第二类参数的值,并根据第一函数关系式预测得到待预测参数的值。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实用且计算量小的特点,方便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中来计算预测气热式换热器性能的各项数据,提升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保证整个控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5982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452358.2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降载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当车辆工况为非紧急刹车工况时,若动力电池允许充电功率限值大于整车制动能量回收功率,说明整车制动能量回收功率不足以充满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发动机降载过程输出的功率还会传输给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允许充电功率限值小于整车制动能量回收功率与燃料电池当前输出功率之和,说明将整车制动能量回收功率与燃料电池当前输出功率均传输给动力电池,会造成动力电池充电超限。此时,控制燃料电池发动机以最快降载速率降载,能够尽快为动力电池预留出整车制动能量回收功率的空间,减少动力电池过充情况发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201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1422595.9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程式车辆的排放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的增程式车辆的排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柴油机的当前转速和后处理系统的当前氮氧化物值;根据柴油机的当前转速从MAP数据库中查找出对应的氮氧化物值;当后处理系统的当前氮氧化物值大于对应的氮氧化物值,控制柴油机按照MAP数据库中对应的转速运行;当后处理系统的当前氮氧化物值小于对应的氮氧化物值,控制柴油机按照当前转速运行。本发明的增程式车辆的排放方法中,实时检测到后处理系统的当前氮氧化物值,使增程器始终运行在排放最优区,最大限度的降低尾气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572032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79470.0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37 , H01M10/647 , H01M10/657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37 , H01M10/647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保暖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加热保暖层、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展开收起装置;加热保暖层包裹在动力电池组的外围;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动力电池组内侧,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加热保暖层的外侧,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展开收起装置相连,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加热保温层的展开和收起。能够根据动力电池组的整体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控制对动力电池组加热升温,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为动力电池升温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87282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199090.7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充电保护装置,包括预充电控制继电器、主电机控制继电器、充电控制继电器和充电保护继电器;所述预充电控制继电器和主电机控制继电器连接于常火电源,所述充电控制继电器和充电保护继电器连接于低压蓄电池充电电源;所述充电保护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预充电控制继电器和主电机控制继电器的线圈在充电状态下处于断电状态。通过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充电保护装置,可解决现有混合动力车充电时出现带电启动以及断电后充电插座带高压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8726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88993.5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K1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装置、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驱动电机和变速器,发动机、驱动电机分别与变速器连接,其中,驱动装置还包括:取力器、转向助力泵和空气压缩机;取力器通过变速器接收发动机和驱动电机输出的驱动力;取力器将驱动力提供给转向助力泵和空气压缩机。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取力器通过变速器来接收发动机和驱动电机输出的驱动力,取力器再将该驱动力分别提供给转向助力泵和空气压缩机,以实现发动机和驱动电机通过取力器向同一台转向助力泵和同一台空气压缩机输出驱动力,从而简化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提高了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空间利用率,并降低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成本和设计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16354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82869.8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箱,包括:基本电路与各个电能传输支路一端相连,基本电路,用于将动力电池输送的电能分配到各个电能传输支路;电能传输支路,用于将所述基本电路分配的电能输出至电能传输支路另一端所连接的用电设备;所述各个电能传输支路具体包括:电机控制器接口支路;热敏电阻PTC加热接口支路;电动空调接口支路;快速充电接口支路;缓慢充电接口支路;DCDC转换器接口支路;至少三个变频器接口支路,功能齐全,具备通用性,满足现阶段电动汽车所有车型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2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67887.9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828 , H01M8/04992 , H01M8/04701 , H01M8/048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增湿使能后,获取动力电池的SOC,并据此评估增湿模式,当确定需要执行大功率增湿模式时,获取燃料电池在之前的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功率,当动力电池的SOC小于设定电量,且平均功率不小于第一设定功率时,确定电池的增湿功率为第一执行功率,并根据第一执行功率确定第一预计温度,基于散热器的散热参数对第一预计温度进行修正并得到第一执行温度,电池以第一执行功率运行,且冷却液以第一执行温度进入电池内,能够使得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堆内的冷凝水得到显著提升,实现自动增湿,同时还可匹配当前车辆所处的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2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73374.X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2465 , H01M8/0258 , H01M8/0271 , H01M8/2484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堆,包括:电池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单电池,各个单电池的一侧均设置有电池流道,且各个单电池上均间隔设置有与电池流道连通的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以分别用于形成燃料电池堆的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两个端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电池组件的相对两侧,一个端板上间隔设置有分别用于与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挡板,其一端与第二进气孔的孔壁面连接,另一端用于插设在进气流道的入口处,且挡板位于进气流道远离的电池流道的一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堆的靠近入口端的电池流道内的气体流量较小的问题,提高了燃料电池堆的冷启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76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829083.X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701 , H01M8/04992 , H01M8/042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的热管理控制方法,涉及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设定冷却液的目标入堆温度和目标出入堆温差;建立燃料电池的电堆热模型,计算燃料电池的电堆的散热功率和所需的冷却液的流量;以冷却液的出入堆温差为控制目标,获取泵的前馈转速,再使用增量式PID计算,将计算输出值与泵的前馈转速相加为泵的输出转速。以冷却液的入堆温度为控制目标,获取电子风扇的启动数量和电子风扇的前馈转速,再以增量式PID计算闭环输出值,闭环输出值与电子风扇的前馈转速相加为电子风扇的输出转速。以快速热机和冷却液的温度辅助调控为控制目标,确定热管理阀的开度预设值和开度修正值,控制热管理阀的大循环开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