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0674113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1099391.2

    申请日:2016-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其中该起重机械包括方向盘(1)和车轮,主动转向系统包括主动转向装置(3)、液压助力转向器(6)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动转向装置(3)设置在方向盘(1)和起重机械的转向垂臂(7)之间,以根据所述起重机械的行驶工况调节方向盘(1)和转向垂臂(7)之间的转向传动比,液压助力转向器(6)设置在方向盘(1)和转向垂臂(7)之间,以控制所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驱动所述车轮转向。本发明主动转向系统中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对车轮的转向进行驱动,可以提高克服转向阻力的能力,能够适用于多种起重机底盘,增大了主动转向系统的适用范围。

    一种轮式重载车辆转向中位控制系统及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834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170996.0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式重载车辆转向中位控制系统及调整方法,步骤1、从测量主机上读取并判断被测转向桥的车轮定位参数是否在理论要求范围内,若在理论要求范围内,且转向轮的转向角度为0°,则结束该转向桥的调整,否则,进入步骤2;步骤2、先选中被测转向桥,并将该被测转向桥从当前位置上解锁,接着按照显示装置显示被测转向桥的转角角度及偏转转向方向,将电控转向桥的左右两个转向轮向向中位位置上调整,至车轮定位仪的测量主机上显示的左轮前束值和右轮前束值近似相等;步骤3、调整前束杆将电控转向桥的车轮定位参数调整到理论要求范围内;步骤4、当被测转向桥的车轮定位参数调整到理论要求范围内后,将被测转向桥锁定在当前位置上。

    钻机车专用底盘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00634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10597613.3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机车专用底盘,包括车架和两轴以上的车桥,所述两轴以上的车桥在所述车架下方沿所述车架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车桥的数量匹配的多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并安装于所述车架与所述车桥之间,用来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并对所述车架进行支撑,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还分别连接有贯通阀,用于将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进行贯通,且所述贯通阀可通过外部控制方式开启或关闭。本发明能够使钻机车适用于恶劣工况,减小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提高越野能力。

    车辆胎压调节装置及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3552433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10544556.2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胎压调节装置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为轮胎补气的问题。上述车辆胎压调节装置包括:空压机、轮胎调压用储气筒、控制阀、充气阀、放气阀、气体管路以及与调压阀集成在一起的干燥器;空压机的出气口与干燥器的进气口连通,干燥器的出气口与轮胎调压用储气筒的进气口连通,轮胎调压用储气筒的出气口与充气阀的进气口连通,充气阀的出气口与气体管路的入口连通,气体管路的出口与轮胎连通;气体管路的入口还与放气阀的进气口连通,放气阀的出气口与外界连通;充气阀和放气阀均与控制阀相连接,控制阀具有充气、放气、测压三个档位。上述方案可实现轮胎的充气/放气。

    一种轮式重载车辆转向中位控制系统及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834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1170996.0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式重载车辆转向中位控制系统及调整方法,步骤1、从测量主机上读取并判断被测转向桥的车轮定位参数是否在理论要求范围内,若在理论要求范围内,且转向轮的转向角度为0°,则结束该转向桥的调整,否则,进入步骤2;步骤2、先选中被测转向桥,并将该被测转向桥从当前位置上解锁,接着按照显示装置显示被测转向桥的转角角度及偏转转向方向,将电控转向桥的左右两个转向轮向向中位位置上调整,至车轮定位仪的测量主机上显示的左轮前束值和右轮前束值近似相等;步骤3、调整前束杆将电控转向桥的车轮定位参数调整到理论要求范围内;步骤4、当被测转向桥的车轮定位参数调整到理论要求范围内后,将被测转向桥锁定在当前位置上。

    底盘转向控制方法、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273005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42223.X

    申请日:201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底盘转向控制方法、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起重机,公开的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预存方向盘转角信号与选定的一车轴车轮转角信号的第一转角关系,以及该车轴车轮转角信号与其余车轴车轮转角信号之间的第二转角关系;实时获取方向盘、各车轴车轮的转角信号;以方向盘的转角信号为基准信号,并根据该基准信号输出控制车轮转向的信号。该控制方法使得车轮转向均以方向盘的转角为基准,确保车辆实际转角符合驾驶人员的转向意愿;采取全轮电控转向模式,具备较高的控制精度,各车轮转角关系更大程度地满足阿克曼定理,从而减少轮胎的磨损。且采用全轮电控转向的模式,可以省略方向盘与前轴之间的传动机构,达到简化转向系统结构的目的。

    转向控制系统、起重机和转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2859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611221792.0

    申请日:2016-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装置、悬挂油缸、控制系统、方法和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转向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角度传感器、第二角度传感器和转向控制器;该第一角度传感器采集与机械转向轴对应的车轮的第一转向角度,并传送至转向控制器;该第二角度传感器采集与电控转向轴对应的车轮的第二转向角度,并传送至转向控制器;该转向控制器根据第一转向角度获得相应行驶模式下的与电控转向轴对应的车轮的理论转向角度,并将第二转向角度与该理论转向角度进行比较,根据这两者的差值控制与电控转向轴对应的车轮进行转向,直至该第二转向角度与该理论转向角度的差值在预设的范围内。本发明实现了控制车轮转向的目的。

    悬挂阀组件、悬架系统及工程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6640816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1270518.2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阀组件、悬架系统及工程车辆,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优化现有主动悬架系统的性能。该悬挂阀组件包括本体及至少两个容积不同的蓄能器,本体设有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出油口和压力调节阀。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一液压致动器第一腔液压连接,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二液压致动器第二腔液压连接;第一工作油口与压力调节阀的第一油口液压连接,压力调节阀的第二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都与各蓄能器的油口液压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立了至少两个容积不同的蓄能器,能改变车辆的悬架刚度,以满足不同路面的行驶要求。

    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0674113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9391.2

    申请日:2016-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其中该起重机械包括方向盘(1)和车轮,主动转向系统包括主动转向装置(3)、液压助力转向器(6)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动转向装置(3)设置在方向盘(1)和起重机械的转向垂臂(7)之间,以根据所述起重机械的行驶工况调节方向盘(1)和转向垂臂(7)之间的转向传动比,液压助力转向器(6)设置在方向盘(1)和转向垂臂(7)之间,以控制所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驱动所述车轮转向。本发明主动转向系统中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对车轮的转向进行驱动,可以提高克服转向阻力的能力,能够适用于多种起重机底盘,增大了主动转向系统的适用范围。

    转向装置、悬挂油缸、控制系统、方法和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682859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21792.0

    申请日:2016-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12 B62D5/20 B62D6/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装置、悬挂油缸、控制系统、方法和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转向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角度传感器、第二角度传感器和转向控制器;该第一角度传感器采集与机械转向轴对应的车轮的第一转向角度,并传送至转向控制器;该第二角度传感器采集与电控转向轴对应的车轮的第二转向角度,并传送至转向控制器;该转向控制器根据第一转向角度获得相应行驶模式下的与电控转向轴对应的车轮的理论转向角度,并将第二转向角度与该理论转向角度进行比较,根据这两者的差值控制与电控转向轴对应的车轮进行转向,直至该第二转向角度与该理论转向角度的差值在预设的范围内。本发明实现了控制车轮转向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