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342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0961872.3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13/06 , B65D65/38 , C08J5/18 , C08J2323/06 , C08K3/28 , C08K3/346 , C08K3/36 , C08K9/12 , C08K2201/011 , C08L2203/16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米防霉保鲜的关键技术,属于食品保鲜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关键技术是:利用SiO2载银双效抗菌粒子制作纳米抗菌包装袋,用于大米防霉保鲜的包装。Ag能赋予保鲜袋很好的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起到保鲜防腐的作用。纳米SiO2颗粒,可以通过硅氧键调节包装袋内的O2和CO2,从而达到保鲜、保水的作用。添加了SiO2载银双效抗菌粒子的包装袋比普通纳米包装袋更具防霉功效,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大米的防霉保鲜技术对于提升其食用安全性,减少粮食资源的损失意义重大。本发明具有双效抗菌能力,其大米防霉保鲜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87250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69247.9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谷物为主要原料制备低热量营养速食米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大米、低脂花生仁等洗净、低温烘干、粉碎后与双醛淀粉、抗性淀粉、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及动物蛋白粉按比例混匀,炒香,调水分,低温挤压膨化、超细粉碎、二次均质、微波流化床干燥灭菌后真空包装得成品。本品与市售同类品相比,粗蛋白高2.79%~10.45%,粗蛋白体外消化率高5.9%~10.3%,氨基酸高2.65%~8.63%,粗脂肪低2.48%~3.96%,膳食纤维高2.42%~3.79%,食品能值及生物能值分别低8%~15%和14%~26%,VA高0.59%~0.87%,风味独特且高营养,易于吸收,耐饱腹感强,吸水性及冲调性好,不起团,食用方便,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等食用,市场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0529021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10020453.0
申请日:2007-02-28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nventor: 曹崇江
IPC: C10G3/00
Abstract: 一种利用固体酸预处理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在固体酸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高酸值油脂与一元醇在常压和50~90℃温度下,进行酯化预处理反应,反应停止后,过滤出固体酸催化剂,再生重复使用,过滤液中加入碱NaOH或KOH催化剂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出生物柴油;所说的固体酸催化剂选自H-ZSM-5型分子筛或掺杂有辅助成份Ga2O3或Al2O3的复合氧化物SO42-/ZrO2或WO3/ZrO2,其中Ga2O3或Al2O3的掺杂量是ZrO2摩尔量的1~9%。本发明利用固体酸催化剂降低原料油脂的酸值,无腐蚀、无污染、易分离、简化了工艺步骤,使后续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容易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70674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23425.8
申请日:2016-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中麦角甾醇含量的方法,属于食品营养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利用茉莉酸甲酯(MeJA)乙醇?水溶液进行喷洒处理,使其麦角甾醇含量显著提升,提高了双孢蘑菇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食用品质,同时有助于提高双孢蘑菇细胞完整性能,利于采后的保鲜及运输,为如何稳定及提高双孢蘑菇中麦角甾醇含量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了绿色、经济、便捷、易推广的理论支持和解决方式,开拓了食用真菌功能性营养物质积累与强化研究的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98136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22180.8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A23L3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竹笋下脚料中制备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及其加工领域。通过以竹笋加工中的废弃物为原料,运用多种现代食品高新技术,经复合酶解工艺制备出高活性的竹笋膳食纤维,属于保健食品及其加工领域。由下列混合酶酶解条件制备而成: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复合酶配比占竹笋干重的5%;复合酶比例1:1;pH=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该制备方法使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得到显著提升。该竹笋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持水性、持油性、溶胀性、葡萄糖吸附能力和亚硝酸根离子吸附能力。竹笋膳食纤维具有清肠道治疗便秘、预防糖尿病、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排除体内有毒物质等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857920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37591.9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C08L23/06 , C08L23/08 , C08K13/06 , C08K9/12 , C08K3/08 , C08K3/22 , C08J5/18 , C08J3/22 , A23B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 A23B9/30 , C08J3/226 , C08J2323/06 , C08J2323/08 , C08J2423/06 , C08J2423/08 , C08K9/12 , C08K13/06 , C08K2003/0806 , C08K2003/2241 , C08K220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胚芽米防霉保鲜贮藏的方法,属于农产品保鲜技术领域。由TiO2载银抗菌粒子作为核心抗菌材料,与凹凸棒土、聚乙烯塑料母粒、偶联剂和润滑剂等混合吹膜制成纳米抗菌复合薄膜对胚芽米进行包装储藏,达到对胚芽米防霉保鲜贮藏的目的。纳米银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菌体与氧代谢酶(—SH)结合,使菌体窒息而死还能和细菌细胞壁上暴露的肽聚糖反应,产生可塑性化合物,阻止病菌活动,从而杀死病菌。纳米抗菌复合材料形成一个低氧高二氧化碳的微环境,能抑制胚芽米的霉变及腐败变质变化,有利于胚芽米的防霉保鲜贮藏。本发明具有双效抗菌机理,更有利于胚芽米的防霉保鲜贮藏。
-
公开(公告)号:CN10651940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95186.0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C08L23/08 , C08L23/06 , C08K13/04 , C08K7/26 , C08K3/08 , C08K3/22 , C08K3/36 , C08K5/1545 , C08J3/22 , B65D65/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815 , B65D65/38 , C08J3/226 , C08J2323/08 , C08J2423/06 , C08K2201/011 , C08K2201/014 , C08L2201/08 , C08L2201/14 , C08L2203/16 , C08L2205/025 , C08L2205/03 , C08L2207/066 , C08L23/06 , C08K13/04 , C08K7/26 , C08K2003/0806 , C08K2003/2241 , C08K3/36 , C08K5/1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大米包装保鲜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该纳米包装保鲜材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纳米母粒5%、爽滑剂2%、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80.5%和缓释抗氧化母粒12.5%。其中纳米母粒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纳米复合粉体20%(纳米Ag30%、纳米TiO240%和纳米SiO230%)、低密度聚乙烯(LDPE)70%和分散剂10%;缓释抗氧化母粒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α-生育酚2%~10%、纳米SiO230%~38%和LDPE60%。缓释型纳米保鲜材料可用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大米的贮藏,使其在贮藏过程中形成低氧高二氧化碳的袋内环境,并缓慢释放α-生育酚,能有效地抑制大米在该贮藏环境下的品质劣变。
-
公开(公告)号:CN10430431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73030.4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将氢氧化钠和氨水依次滴入到银盐溶液中,配置成一定浓度的银铵溶液,并控制pH值,利用初湿浸渍法将配置的银铵溶液滴加到一定量二氧化钛粉体中,并不断振动,使其润湿均匀,滴加完毕后,再经室温干燥、还原得到二氧化钛载银无机抗菌剂。本发明操作简单,制备工艺绿色环保,通过pH值调节二氧化钛表面羟基电荷,诱导银铵离子与二氧化钛表面形成强相互作用,有效阻止后续处理过程中银粒子的团聚长大,有效保证银粒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高度分散性,改善了二氧化钛载银无机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647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110165181.X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H01M4/92 , B01J23/6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碳载钯基双金属电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碳载的钯/钨或钯/钼复合颗粒,钯/钨或钯/钼均匀附着在碳载体表面,钯和钨(或钼)的重量含量分别为1%~20%、5%~30%;由含钨或含钼的盐溶液与碳均匀混合,经干燥及高温焙烧得前驱体碳载金属氧化物,将其与氯钯酸钠溶液混合,400℃~900℃下通入氢气,将金属氧化物还原,即制得碳载钯基双金属电极催化剂。本发明利用钯离子能定向选择性地吸附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特性,使催化剂中的金属Pd和促进金属形成互相紧密结合的双金属颗粒并均匀分散在载体碳表面,提高了金属钯的效率,改善了电池电极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647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65181.X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H01M4/92 , B01J23/6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碳载钯基双金属催化剂,是碳载的钯/钨或钯/钼复合颗粒,钯/钨或钯/钼均匀附着在碳载体表面,钯和钨(或钼)的重量含量分别为1%~20%、5%~30%;由含钨或含钼的盐溶液与碳均匀混合,经干燥及高温焙烧得前驱体碳载金属氧化物,将其与氯钯酸钠溶液混合,400℃~900℃下通入氢气,将金属氧化物还原,即制得碳载钯基双金属电极催化剂。本发明利用钯离子能定向选择性地吸附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特性,使催化剂中的金属Pd和促进金属形成互相紧密结合的双金属颗粒并均匀分散在载体碳表面,提高了金属钯的效率,改善了电池电极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