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6336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10274.8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钢轨位移与倾角的在线视觉测量方法与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钢轨外侧布置线激光器和高分辨率工业相机,获取钢轨外侧线激光照射断面区域图像,利用三角测量原理重建钢轨断面廓形点云;将重建的静止态钢轨断面廓形点云与标准钢轨模型进行配准;在列车通过时重建的断面廓形点云中提取、筛选多个特征点,对不同时刻重建的点云数据进行特征点匹配;根据匹配的多个特征点计算钢轨在不同时刻的垂向位移、横向位移和倾角。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装置能够简单、准确、安全地对钢轨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横向位移、垂向位移和倾角进行测量。该技术为钢轨倾角与位移的非接触式测量提供了快速、准确、可靠的理论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330931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388790.9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图像序列的钢轨纵向位移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在铁轨旁边的固定参考基准结构以及钢轨轨腰上设置编码标志;S2: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包含所有编码标志的钢轨纵向位移线路现场图像组成图像序列;S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标志检测方法,构建编码标志检测及定位模型,对图像序列中的编码标志进行检测和定位;S4:解码各编码标志的特征点以及特征点的亚像素图像坐标;S5:基于亚像素图像坐标构建钢轨纵向位移线路现场的三维重建模型;S6:基于所述三维重建模型计算钢轨纵向位移,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方法的系统,本发明提高了钢轨纵向位移检测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且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7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9528.8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433 , G06N3/098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数据缺失值插补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集,对所述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数据缺失值插补模型,利用预处理后的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集对所述数据缺失值插补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数据缺失值插补模型;将存在缺失值的原始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数据缺失值插补模型中,所述训练好的数据缺失值插补模型恢复所述原始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的缺失值,获得插补后的完整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扩散和结构化状态空间序列模型的缺失值插补算法,对动检数据中存在的缺失值进行补全填补。
-
公开(公告)号:CN1189399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12060.X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 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轨道结构多源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可用于铁路基础设施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多源检测数据,通过数据异常清洗模型对待分析多源检测数据进行异常清洗,通过轨道结构分析模型对异常清洗后的待分析多源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铁路轨道结构多源数据分析结果;本发明通过引入神经网络模型和交互模型,能够自主学习多源数据特征,实现高效、智能化轨道结构服役状态检测,可以提高地层产状观测结果的精确性,减少地层产状观测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545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55523.4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C1/00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轨接触姿态测量的检测布局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轮轨接触姿态测量所能涵盖的布局空间;步骤二、根据候选双目视觉模型池,确定出所述布局空间所需的所述结构光投影仪和所述相机的位姿参数;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候选双目视觉模型池是按照如下步骤建立的:步骤S10:确定测量所能涵盖的布局空间中的相关因子,并对所述相关因子进行离散化处理;步骤S20:根据所述结构光投影仪和所述相机的物理参数,建立候选双目视觉模型;步骤S30:基于所述候选双目视觉模型,在所述布局空间的可行区域建立候选双目视觉模型池。基于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用最少数量的双目相机系统实现对轮轨接触姿态的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4469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52175.8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轨接触几何参数测量方法,包括:对轮轨点云进行平面基元和圆柱体基元检测;提取轮缘内侧面所在基元,粗分割轮缘部分点云;进行圆环基元检测,提取轮缘部分以及轨底部分对应基元,得到对应基元参数;计算轮对中心点、轨底中心点,获取轮轴方向;测量轮对横移量、轮对侧滚角、轮对摇头角以及轮对沉浮量,并定位点云中属于铁轨踏面的点;对点云进行切片,去除各点云片中属于铁轨踏面的点;基于RANSAC算法对去除后的点进行切片圆结构信息拟合,得到切片圆的圆心和半径;计算每个切片中铁轨踏面上的点到切片圆圆心的距离,确定接触斑;测量接触斑的长短轴长。该方法可以精确地测量轮轨参数,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330931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0388790.9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图像序列的钢轨纵向位移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在铁轨旁边的固定参考基准结构以及钢轨轨腰上设置编码标志;S2: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包含所有编码标志的钢轨纵向位移线路现场图像组成图像序列;S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标志检测方法,构建编码标志检测及定位模型,对图像序列中的编码标志进行检测和定位;S4:解码各编码标志的特征点以及特征点的亚像素图像坐标;S5:基于亚像素图像坐标构建钢轨纵向位移线路现场的三维重建模型;S6:基于所述三维重建模型计算钢轨纵向位移,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方法的系统,本发明提高了钢轨纵向位移检测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且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0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36602.3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N3/045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无效数据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获取待识别的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利用预先训练好的无效数据识别模型,对获取的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进行异常检测,采用DTW算法计算异常评分,若异常评分大于等于阈值,则为异常数据,反之为正常数据。本发明两个解码器协同学习,实现数据集中干净样本的挑选;通过联合编码器、解码器和输出数据的多种损失,对损失计算模块进行计算,有效训练半孪生网络结构,实现无效数据的精准识别;利用半孪生网络结构对训练样本进行挑选,仅使用干净样本更新网络,降低噪声对模型效果的影响;在损失计算模块中计算互信息损失,增强解码器从编码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619613.4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视觉融合的无砟轨道结构隐性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缺陷检测技术领域,获取无砟轨道结构的二维图像数据;基于二维图像,对无砟轨道裂缝、共面离缝、破损掉块和异面离缝进行初步辨识;提取初步辨识的破损掉块和异面离缝对应的空间点云数据;基于空间点云数据,判断初步辨识的破损掉块和异面离缝是否为误判,得到最终的缺陷检测结果。本发明利用计算机视觉处理技术,通过对2D图像和3D点云信息采集设备的合理布局,实现快速巡检条件下的无砟轨道隐性缺陷表观视觉信息采集,通过对图像和点云信息分级利用,满足无砟轨道结构多种典型隐性缺陷的准确辨识、定位及定量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