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417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20369.8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真实的暗弱目标图像;构建预处理算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初步预处理,包括:多帧图像累加、去除背景噪声、去除随机噪声等;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利用得到的图像建立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训练该深度学习模型,得到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基于上述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暗弱目标检测,用得到的暗弱目标的位置,在原图中用方框表示出暗弱目标。本发明方法利用深度学习实现目标特征的自动选择;并能适应于原始图像、累加图像或是预处理后的图像;相比于传统图像处理方法,运行时间少,更容易避免伪目标的影响,有利于实时目标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81115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484202.9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大角度无线能量传输跟踪瞄准装置与方法,包括能量发射端和能量接收端。能量发射端包括能量发射器(1)、第一棱镜(2)、第二棱镜(3)、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探测器(6)、控制器(7);能量接收端包括能量转换器(8)。采用旋转双棱镜结构作为无线能量传输跟踪瞄准装置,解决二维转台在跟踪瞄准过程中转动惯量大、体积大和二维偏转镜跟踪瞄准范围小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旋转双棱镜作为无线能量传输的跟踪瞄准装置在保证能量传输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结构紧凑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99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81128.9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5D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运动平台高精度扰动抑制和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将陀螺信号和电视脱靶量信号进行融合,精确获取跟踪回路的目标跟踪误差及扰动抑制残差。获取的融合信号df即为前馈信号,通过高带宽的反射镜将融合后的扰动进行校正,提高系统的扰动抑制能力。同时目标跟踪误差信号通过前馈校正,提高系统的目标跟踪能力。本发明充分利用速率陀螺信息以及电视脱靶量信息,避免了陀螺低频漂移和电视高频采样不足的问题。不需要添加额外传感器,不需要建立控制对象等效模型,结构简单,工程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84119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302135.2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探测器自适应协同跟踪方法。随着跟踪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各大领域的使用,传统的基于单探测器的跟踪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任务需求,特别是针对存在较多数据干扰时,单一探测器如果出现数据错误,则可能导致跟踪任务的失败。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分布式协同的思想引入到传统的跟踪算法中。一方面,由于分布式算法有着鲁棒性较高的特点,因此可以有效的提升了跟踪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设计算法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数据干扰对系统的影响,设计了自适应机制,进一步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47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11672.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跟踪设备协同的群目标跟踪算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引导,将跟踪设备引导到初始位置等待目标进入到视场中;目标标号,需要根据目标信息对目标进行标号;自适应任务分配,将视场中的所有目标分配给跟踪设备;通过多跟踪设备协同的工作方式,引导跟踪设备完成对目标的跟踪;当单个任务完成后,参与当前任务的跟踪设备进行新的任务分配。本发明解决了群目标跟踪过程中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群目标任务规划问题,第二是设备协同工作模式设计的问题。针对群目标的任务规划以及多设备协同算法,提升了系统的工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811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484202.9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大角度无线能量传输跟踪瞄准装置与方法,包括能量发射端和能量接收端。能量发射端包括能量发射器(1)、第一棱镜(2)、第二棱镜(3)、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探测器(6)、控制器(7);能量接收端包括能量转换器(8)。采用旋转双棱镜结构作为无线能量传输跟踪瞄准装置,解决二维转台在跟踪瞄准过程中转动惯量大、体积大和二维偏转镜跟踪瞄准范围小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旋转双棱镜作为无线能量传输的跟踪瞄准装置在保证能量传输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结构紧凑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42127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12611.9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2B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曲线拟合的自动检焦方法,针对反射式光学系统离焦,导致成像清晰度下降而影响后续处理的问题,通过采集实际像方焦面附近的光斑图像,提取光斑的特征信息,进行曲线拟合,再依据拟合曲线计算出次镜的最佳位置,其所对应的像方焦面作为光学系统的实际像方焦面。其有益效果在于:不仅可以突破图像分辨率的限制找到实际像方焦面,而且方法操作简单,适应性强,不需要借助其它的设备,即能实现对光学系统实际像方焦面位置的检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18751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88346.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级抑噪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针对目标的信噪比以及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低,且目标在整幅图像中所占的像素数少而对目标检测造成困难的问题,利用背景消除、阈值分割、大块噪声消除、小粒噪声消除以及目标修复等步骤对暗弱目标进行探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方法可以在单帧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低的情况下成功检测到目标;且解决了目标能量泄露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017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58944.X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载体扰动的大型天文望远镜目标图像稳定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区别于目前大型天文望视轴稳定方法中广泛采用的,双环控制,模型补偿稳定等图像稳定方法,在粗探测器中引入了快速反射镜,进一步提高粗探测器图像的稳定精度。这种稳定方法,还包括陀螺仪,粗探测器相机,以及快速反射镜。本发明解决了由于平台运动造成的粗探测器图模糊抖动,目标提取不稳定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运动平台下,探测器图像的稳定精度,简化了目标图像稳定系统的设计步骤。这种新型的抑制载体扰动的大型天文望远镜高精度目标图像稳定方法设计步骤简单,便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9728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54326.7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95975部队
IPC: G01D1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弦拟合的编码器精度补偿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搭建二十三面棱体、自准直仪测量设备以及编码器数据采集平台,然后转动编码器,实时记录二十三面棱体面序、自准直仪读数以及采集到的编码器值,接着依次计算二十三面棱体实际角度、编码器转动角度、编码器原始误差,最后使用matlab软件以编码器转动角度为自变量,以编码器原始误差为因变量进行正弦拟合,得到正弦函数的幅值、频率和相位,对编码器角度值进行补偿,从而提高编码器精度。本发明的方法精度高,适应性强,便于工程实现,只需要二十三面棱体测量数据以及实时编码器数据即可得到高精度的编码器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