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77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623153.6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数值拟合的消色差双棱镜装置的反解方法,消色差双棱镜系统,通过加入两块额外的棱镜,可以实现波长在一定范围内的光束消去色差功能。由于光束需要经过八次折射,消色差双棱镜系统的反解问题,很难直接通过解析解的方式解决。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基于数值迭代的方法进行反解,但存在求解速度慢的问题,无法应用在快速目标的跟踪场景。针对此问题,本方法首先根据矢量折射定律得到光束偏转俯仰角随两组棱镜的旋转角度差的变化关系。其次利用这一关系,反向拟合出两组棱镜旋转的角度差随光束偏转俯仰角的函数表达式。最后结合两步法得到消色差双棱镜系统的两套反解。该方法具有执行简单、时间复杂度低、求解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45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067072.7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及永磁同步电机扰动优化抑制方法,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包括数字控制器(1)、功率驱动器(2)、电流传感器(3)、永磁同步电机(4)和角位置传感器(5);数字控制器(1)由电流控制器(101)、复合速度控制器(102)、位置控制器(103)和颤震信号发生器(104)组成;复合速度控制器(102)由第一速度控制器(1001)、扩张状态观测器(1002)和迭代学习控制器(1003)组成。本发明不依赖于精确的电机模型即可观测永磁同步电机在快速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非线性摩擦力矩、齿槽力矩等扰动,将观测出的扰动力矩补偿至闭环系统,同时克服低速情况下死区非线性引起的极限环振荡,增强控制器的低频扰动抑制能力,提高电机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8736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0571417.6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1S1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GNSS卫星位置观测的垂线偏差测量和验证方法,所涉及的领域主要为光电跟踪测量领域,高精度测量与标定。针对光电跟踪测量数据,需要修正设备位置的垂线偏差来达到高精度测量的目的。本发明首先通过GNSS系统测量光电设备的大地站址,然后通过对GNSS系统卫星(包括GPS卫星、Glonass卫星、Galileo卫星或北斗卫星等)的位置进行据观测,并比对GNSS卫星广播星历产生的位置引导数,实现垂线偏差的测量。同时也可以在得到垂线偏差数据的条件下,利用GNSS首先定位光电设备的大地站址,然后利用GNSS卫星广播星历计算光电设备的引导数据进行位置观测,比对观测结果,验证垂线偏差的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7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23153.6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数值拟合的消色差双棱镜装置的反解方法,消色差双棱镜系统,通过加入两块额外的棱镜,可以实现波长在一定范围内的光束消去色差功能。由于光束需要经过八次折射,消色差双棱镜系统的反解问题,很难直接通过解析解的方式解决。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基于数值迭代的方法进行反解,但存在求解速度慢的问题,无法应用在快速目标的跟踪场景。针对此问题,本方法首先根据矢量折射定律得到光束偏转俯仰角随两组棱镜的旋转角度差的变化关系。其次利用这一关系,反向拟合出两组棱镜旋转的角度差随光束偏转俯仰角的函数表达式。最后结合两步法得到消色差双棱镜系统的两套反解。该方法具有执行简单、时间复杂度低、求解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04770.3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鸡群算法的光学多孔径活塞误差校正方法,可用于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系统活塞误差的校正。本方法采用全局优化的自适应鸡群算法,通过迭代优化实时校正系统活塞误差。利用相机在像面上获得点目标的干涉图像,以干涉条纹清晰度为评价指标,以系统活塞误差为变量,通过自适应鸡群算法寻找活塞误差最优解。本方法解决了白光照明下传统优化算法极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点,极大提高了活塞误差的校正精度。本方法基于图像施加校正,没有额外引入其他光学元件,结构简单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32910.8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双棱镜的运动目标模拟器的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利用旋转双棱镜对来自平行光管的光束进行偏转控制,解决了平行光管难以模拟运动目标的问题。根据预设的目标轨迹,利用反向解算的方法求出棱镜的调整量。根据棱镜的调整量,驱动电机转动实现运动目标的模拟。具体涉及到的装置包括旋转双棱镜、伺服控制系统、平行光管、平台。该装置结构紧凑,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335941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16291.7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扰动观测补偿控制器,和一种新型扰动观测补偿控制器实现方法。本发明区别于目前扰动观测与补偿技术中广泛采用的,内模扰动观测补偿和状态空间观测器,引入了自抗扰与内模控制技术结合的方法,辅助分析与设计扰动观测补偿控制器。该新型扰动观测补偿控制器包括系统控制器,还包括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被控对象闭环建模模块,以及内模控制器。本发明解决了由于被控对象模型不确定造成的扰动观测误差,缓解了扰动观测精度和建模精确度之间的矛盾,极大提高了扰动观测与补偿精度,简化了新型扰动观测补偿控制器的设计步骤。这种控制器扰动观测精度高,扰动补偿效果好,设计步骤简单,便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02024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70121.4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3/12 , G02B7/1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双棱镜成像对准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由于系统参数失真而导致的目标成像偏差。其基于闭环反馈调整两块棱镜各自转动,以使目标成像逐渐逼近探测视场中心。该方法的核心,在于解耦两块棱镜各自转动与目标成像最终移动之间的几何关系。本发明通过深入研究旋转双棱镜的光束指向特性,完成了解耦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3281018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00127.3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驱动反射镜的控制系统,包括反射镜、四个音圈电机、两个电流传感器、AD采集板、数字控制器、两个多电平功率放大器、四个位置传感器;空间结构上四个音圈电机按“十”字型排列于反射镜的背面,第一音圈电机与第二音圈电机反向串联,第三音圈电机与第四音圈电机反向串联,每轴的两个电机均按推挽方式工作。每轴的两个音圈电机通过同一个电流传感器反馈电枢电流信号形成电流闭环;电流闭环控制算法和位置闭环控制算法均由数字控制器实现;由多电平功率放大器生成多电平脉宽调制信号。本发明具有控制精度高、输出功率大、损耗低、谐波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1115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484202.9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大角度无线能量传输跟踪瞄准装置与方法,包括能量发射端和能量接收端。能量发射端包括能量发射器(1)、第一棱镜(2)、第二棱镜(3)、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探测器(6)、控制器(7);能量接收端包括能量转换器(8)。采用旋转双棱镜结构作为无线能量传输跟踪瞄准装置,解决二维转台在跟踪瞄准过程中转动惯量大、体积大和二维偏转镜跟踪瞄准范围小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旋转双棱镜作为无线能量传输的跟踪瞄准装置在保证能量传输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结构紧凑轻量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