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
    1.
    发明公开
    一种车身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611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68968.3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一种车身,包括顶盖组件、底部组件和两个侧围组件;侧围组件包括侧围外板、侧围连接上筋、侧围连接下筋、侧围中筋和多个侧围加强筋,侧围连接上筋、侧围中筋和侧围连接下筋依次设置,多个侧围加强筋设于侧围连接上筋和侧围中筋之间,该侧围加强筋连接于侧围连接上筋和侧围中筋,多个侧围加强筋设于侧围中筋和侧围连接下筋之间,该侧围加强筋连接于侧围中筋和侧围连接下筋;底部组件包括地板和多个底梁,多个底梁设于地板的底面,底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的侧围连接下筋;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外板和多个顶梁,多个顶梁设于顶盖外板的底面,顶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侧围连接上筋;综上,本发明车身的强度和刚度较高。

    车身及车辆
    2.
    发明公开
    车身及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636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58959.9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身及车辆,包括侧围总成和后板,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侧围内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内板本体和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部,侧围外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板本体和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弯折部,外板本体与内板本体连接,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连接,以围合形成第一腔体,后板包括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连接。本申请将后板与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的搭接面由Y向改为X向,从而使得扭曲工况下焊接面上焊点受到的力由法向剥离力改为切向的剪切力,减少了焊点易开裂的情况,且焊点可见度低,提升了车辆外观感知质量,还提高了车辆整体强度和扭转刚度。

    一种车身侧围及汽车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1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12839.2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身侧围及汽车,所述车身侧围包括侧围后部,所述侧围后部包括后侧围外板和后侧围内板总成;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包括上横梁、中横梁、下横梁、B柱件和D柱件,所述上横梁、所述B柱件、所述中横梁和所述D柱件围成有第一通孔;所述中横梁、所述B柱件、所述下横梁和所述D柱件围成有第二通孔;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身侧围通过上横梁、中横梁、下横梁、B柱件和D柱件的相互焊接,可以将后侧围内板总成设置成纵横交错的焊接结构,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在后侧围内板总成上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以有助于减少后侧围内板总成的重量,从而有利于汽车的轻量化。

    一种后纵梁和横梁连接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2685749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1429502.3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纵梁和横梁连接组件,包括后纵梁组件、第四后横梁组件和后轮罩内撑板,所述后纵梁组件和第四后横梁组件的横截面均为封闭的“口”字形,所述第四后横梁组件与所述后纵梁组件的中部内侧在水平面内垂直两层式固定,所述后轮罩内撑板底部在所述后纵梁组件和所述第四后横梁组件固定连接处的顶面与所述后纵梁组件和所述第四后横梁组件三层式固定,所述后轮罩内撑板由所述后纵梁组件斜向上延伸至侧围总成且与所述侧围总成两层式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纵梁和横梁连接组件结构简单、提高了座椅安装点的受力强度、提升了消音器安装的传函性能、提升后车架的强度、刚度和NVH性能。

    A柱加强板组件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51492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453786.4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A柱加强板组件,包括上加强板、下加强板和延伸板,所述上加强板的后端与B柱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上加强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加强板的后端与门槛内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加强板的底部前端开设有缺口。所述延伸板嵌入所述缺口内且与所述下加强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柱加强板组件通过在下加强板的转角处设置缺口,用延伸板对下加强板上的缺口进行封堵,解决了零件成型和零件尺寸的回弹问题,保证了尺寸稳定性。

    尾灯组合灯罩和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5863200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452480.7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灯组合灯罩和具有其的车辆,其技术方案包括两侧围外板、两D柱上外板、两灯罩基板、两灯罩支撑板以及后端板,两灯罩基板与后端板之间形成尾门门洞;所述灯罩基板为一体冲压成型,所述灯罩基板包括灯罩基板第一区域和灯罩基板第二区域,所述灯罩基板第一区域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朝向车体前端的一端形成夹角区域,所述灯罩基板对应夹角区域的两侧分别形成翻边一和翻边二,所述灯罩基板第一区域的上端与侧围外板之间形成两个焊点,所述容纳槽内弯折形成呈台阶状的结构空间;本实用新型具有与尾灯灯型相适配且增大了尾灯发亮区域面积的优点。

    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结构及汽车车身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15851489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460138.1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结构及汽车车身总成,包括后侧围内板,后侧围内板包括D柱上角连接板、后侧围上角连接板;D柱上角连接板上设有D柱上加强板;D柱上加强板的下边沿向内侧延伸后与后侧围上角连接板连接,还包括后侧围上角补强板,后侧围上角补强板与D柱上角连接板以及后侧围内板固定连接,D柱上加强板与后侧围内板以及后侧围上角补强板围绕形成有一空腔。优化应力传导路径,有效提高D柱接头区域刚度,降低尾门框出的高应力及形变,提升尾门框出菱形框,提高整车耐久。

    一种备胎舱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685763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1431221.1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备胎舱结构,包括备胎舱本体和备胎舱盖板,所述备胎舱本体设置于前地板上,所述备胎舱本体左右两端分别与前地板左纵梁和前地板右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备胎舱本体上方设有备胎舱上横梁,所述备胎舱本体下方设有备胎舱下横梁,所述备胎舱上横梁和所述备胎舱下横梁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地板左纵梁和所述前地板右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备胎舱本体与所述备胎舱盖板之间盖合连接并形成半封闭腔体,备胎可解除式置于所述腔体内。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备胎舱结构,由于设置在前地板上可以给行李箱位置提供更大的空间,给第三排座椅提供实现更多功能的可能,同时,发生碰撞时会吸收一部分碰撞能量,可以减少主/副驾驶员的伤害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