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4179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285819.5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B柱下部连接结构包括两个大梁、一个后背板下横梁和两个B柱下内板,后背板下横梁左右两端后侧分别通过后背板下支撑板与对应的大梁中上部垂直固定连接,两个B柱下内板内侧分别垂直固定在后背板下横梁左右两端外侧和对应的大梁外左右两侧,后背板下横梁后方平行设有车架后横梁,车架后横梁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大梁内侧垂直固定连接,后背板下横梁前方设有座椅框焊合件,座椅框焊合件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后背板下横梁左右两端前侧固定。本发明一种B柱下部连接结构后背板下支撑板代替传统的两个支撑板支撑大梁与后背板下横板的固定结构,加强后背板下横梁左右两端与大梁连接强度,有效减少因制造误差引起的装配不当。
-
公开(公告)号:CN10432602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509456.0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架总成,包括车架主体和地板,所述车架主体架设在所述地板上,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前大纵梁、中大纵梁和后大纵梁,其中,所述前大纵梁与所述中大纵梁的前端连接,所述后大纵梁与所述中大纵梁的后端连接,所述前大纵梁、中大纵梁、后大纵梁均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前大纵梁、中大纵梁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中大纵梁、后大纵梁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前大纵梁、中大纵梁设置为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将中大纵梁、后大纵梁设置为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提高了车架总成的刚度,使得碰撞力的传递路径较多,便于碰撞力的传递和吸收,提高安全碰撞性能和整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41794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1810285819.5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B柱下部连接结构包括两个大梁、一个后背板下横梁和两个B柱下内板,后背板下横梁左右两端后侧分别通过后背板下支撑板与对应的大梁中上部垂直固定连接,两个B柱下内板内侧分别垂直固定在后背板下横梁左右两端外侧和对应的大梁外左右两侧,后背板下横梁后方平行设有车架后横梁,车架后横梁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大梁内侧垂直固定连接,后背板下横梁前方设有座椅框焊合件,座椅框焊合件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后背板下横梁左右两端前侧固定。本发明一种B柱下部连接结构后背板下支撑板代替传统的两个支撑板支撑大梁与后背板下横板的固定结构,加强后背板下横梁左右两端与大梁连接强度,有效减少因制造误差引起的装配不当。
-
公开(公告)号:CN10868872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230733.8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NVH性能的车架纵梁总成,包括车架纵梁本体、L形安全带螺母板、L形座椅安装螺母板和地板加强板,车架纵梁本体为横截面呈U形的长槽结构,在车架纵梁本体长度方向的两条侧边上设有纵梁本体翻边,L形安全带螺母板焊接在车架纵梁本体的外侧面,L形座椅安装螺母板焊接在车架纵梁本体的凹槽内,地板加强板焊接在车架纵梁本体的顶部;车架纵梁本体的两端分别与前横梁、后横梁和地板搭接,车架纵梁总成设置在感载比例阀支架的附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地板振动大影响乘坐舒适性的NVH问题;降低安全带安装点法规失效风险;降低座椅安装点法规失效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41602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352840.3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防撞梁,包括横向筋板、第一纵向筋板和第二纵向筋板,所述横向筋板与所述第一纵向筋板和所述第二纵向筋板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构成“U”形,所述横向筋板与地板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筋板与后端板固定连接。这样,通过采用U形车身防撞梁,就可以第一纵梁筋板与地板固定连接,第一纵梁筋板与第二纵梁筋板通过横向筋板固定连接,在碰撞时,由于U形结构,开口端受力向中间收缩,可以有效的对作用力起到缓冲的作用,由于横向筋板与所述第一纵向筋板和所述第二纵向筋板一体成型,自身强度和刚度均得到有效提升,整车刚度、强度、模态得到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636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58959.9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身及车辆,包括侧围总成和后板,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侧围内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内板本体和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部,侧围外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板本体和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弯折部,外板本体与内板本体连接,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连接,以围合形成第一腔体,后板包括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连接。本申请将后板与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的搭接面由Y向改为X向,从而使得扭曲工况下焊接面上焊点受到的力由法向剥离力改为切向的剪切力,减少了焊点易开裂的情况,且焊点可见度低,提升了车辆外观感知质量,还提高了车辆整体强度和扭转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41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810285781.1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梁盖板组件,包括大梁盖板本体,所述大梁盖板本体的纵向截面为“几”字形,所述大梁盖板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盖板翻边,大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大梁翻边,左右两侧的所述盖板翻边的上表面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大梁翻边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大梁与所述大梁盖板本体之间围设有腔体,所述大梁盖板本体上表面与车厢地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大梁盖板组件,承载力强,坚固耐用,能提高大梁与大梁盖板的扭转刚度和强度,提升大梁的碰撞吸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4155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285845.8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N2/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座椅后框架下部接头装置,包括座椅后框架、前大梁盖板、前大梁和前大梁撑板,所述座椅后框架、所述前大梁盖板和所述前大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座椅后框架与所述前大梁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大梁盖板与所述前大梁固定连接,所述前大梁撑板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大梁上,所述前大梁撑板另一侧固定连接于门槛内板上,所述前大梁撑板上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大梁盖板上。本发明的一种座椅后框架下部接头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板,座椅后框架载荷快速传递至大梁,避免此处焊点应力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326024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09456.0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架总成,包括车架主体和地板,所述车架主体架设在所述地板上,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前大纵梁、中大纵梁和后大纵梁,其中,所述前大纵梁与所述中大纵梁的前端连接,所述后大纵梁与所述中大纵梁的后端连接,所述前大纵梁、中大纵梁、后大纵梁均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前大纵梁、中大纵梁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中大纵梁、后大纵梁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前大纵梁、中大纵梁设置为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将中大纵梁、后大纵梁设置为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提高了车架总成的刚度,使得碰撞力的传递路径较多,便于碰撞力的传递和吸收,提高安全碰撞性能和整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415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810285845.8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N2/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座椅后框架下部接头装置,包括座椅后框架、前大梁盖板、前大梁和前大梁撑板,所述座椅后框架、所述前大梁盖板和所述前大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座椅后框架与所述前大梁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大梁盖板与所述前大梁固定连接,所述前大梁撑板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大梁上,所述前大梁撑板另一侧固定连接于门槛内板上,所述前大梁撑板上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大梁盖板上。本发明的一种座椅后框架下部接头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板,座椅后框架载荷快速传递至大梁,避免此处焊点应力集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