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69064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69176.6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囊抛光工具、系统和方法,该工具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减速器、中空转轴和气囊,所述中空转轴具有一中空腔体,该中空腔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气囊和一通气导管,所述通气导管上设置有电气比例阀,所述气囊抛光工具还包括一检测所述气囊内气体压强的压强传感器,所述气囊抛光工具还包括一检测工具正向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本发明的基于电气比例阀的可以实时控制抛光表面接触压力和接触压强的气囊抛光工具,该气囊抛光工具可以满足不同加工表面对不同加工压力的要求,可以提高加工精度,简化抛光过程,降低加工成本,而且结构相对简单,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99152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66455.0
申请日:2025-04-15
IPC: G06T5/90 , G06N3/0464 , G06T5/60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局与局部注意力及细节增强的智能检测方法,具体涉及工业视觉智能检测技术领域,通过输入样本经过冻结参数的预训练的编码器提取多阶段特征,之后使用瓶颈层融合多尺度语义信息,之后馈送到多阶段重建网络;重建网络的每个阶段由多个FE模块串联,其中一个FE模块为重建组件,重建组件由全局和局部注意力模块SGL和细节增强模块DEH构成;全局和局部注意力模块SGL接收前一个FE模块或前一重建阶段的输出作为输入,提取全局和局部语义信息,输出的结果通过细节增强模块DEH进行细节增强以提高重建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499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19573.7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空两栖机器人,包括,主机架;飞行组件,设置在主机架的上方,包括多个旋翼组件,用于使得陆空两栖机器人处于垂直飞行状态或水平飞行状态;陆行组件,设置在主机架的下方,包括一对驱动组件,每一驱动组件包括用于使得陆空两栖机器人在地面行进的陆行装置及用以调节陆行装置位置的连杆组件;所述的陆空两栖机器人包括第一质心,所述的陆行装置包括第二质心,第一质心与一对第二质心定义一虚拟平面,且当陆空两栖机器人处于垂直飞行状态或水平飞行状态时,连杆组件调节陆行装置的位置以使得虚拟平面大致呈竖直状态,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陆空两栖机器人在不同姿态下或姿态的变化中也能够保持平稳,同时可以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75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010769412.7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集成机械能收集与振动检测功能的微器件,包括:基底层,其上开设有裂纹结构,所述裂纹结构沿所述基底层厚度方向贯穿该基底层,所述裂纹结构具有一封闭的尖端部;振动检测结构,设于所述基底层上且部分覆盖所述裂纹结构,所述振动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振动信号;机电转换结构,嵌设于所述裂纹结构尖端部一侧的基底层内,所述机电转换结构能够将机械能进行收集并转化成电能。本发明还揭示了上述集成机械能收集与振动检测功能的微器件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包括通过裂纹结构的开设,既可实现对机械能的高效收集也可实现微弱振动信号的高精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44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84257.4
申请日:2024-09-13
IPC: G06F18/241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96 , G06F18/10 , G06F18/213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多尺度智能决策方法,包括:获取源域与目标域中的机械故障振动时序长信号,构建源域训练集与目标域训练集;在源域训练集中,对时序分信号进行预处理后,提取时域特征与频域特征,并映射为低维时域特征与低维频域特征;计算特征之间的互相关矩阵,构建互相关损失函数,来训练编码器,获取源域优化时域信号编码器,并迁移至目标域,与初始分类器,组成初始多尺度智能决策模型;对目标域时序分信号进行预测,与其真实标签,构建交叉熵损失函数,训练获取目标多尺度智能决策模型;将实时采集的机械故障振动时序长信号,预处理后分别输入目标多尺度智能决策模型中,获取对应的故障类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7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77901.2
申请日:2024-09-30
IPC: G06F40/295 , G06F40/216 , G06F40/284 , G06F16/35 , G06F18/2415 , G06F18/2431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模型的掩码增强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待识别文本数据;预处理得到输入序列,输入训练好的识别模型得到识别结果;识别模型训练过程包括:基于设定掩码策略对训练输入序列进行掩码处理得到掩码输入序列,送入BERT模型得到实体、掩码上下文表示特征;执行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和预测掩码任务且共享参数,得到实体预测值和掩码预测值;基于实体上下文表示特征和实体预测值计算第一损失函数,基于掩码预测值计算第二损失函数;更新模型参数;评估模型性能,重复训练直至性能达到设定要求。本发明能够充分理解语义,泛化能力较强,语境依赖性捕捉能力较强,误识别和漏识别情况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5056.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苏州大学 , 吉林大学 , 昆山微电子技术研究院
IPC: G06F21/62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433 , G06F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数据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区块链多模态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包括不同模态数据集的训练集;利用L21范数对各个模态数据集的投影矩阵进行稀疏,构建目标稀疏投影矩阵项;基于同一模态数据集的数据样本映射后近邻相似图矩阵不变性,构建第一多模态图正则项;基于不同模态数据集的数据样本映射后语义相似矩阵不变性,构建第二多模态图正则项;基于第一多模态图正则项和第二多模态图正则项得到目标多模态图正则项;构建超球目标函数和超球约束函数,并对超球目标函数和超球约束函数求解,得到超球半径、超球中心和各个模态数据集的投影矩阵,从而对区块链中的多模态数据进行检测,提高区块链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33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48730.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供料振动旋转柔性抛光工具,包括法兰盘、往复振动单元、机架、抛光膏泵送单元、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转换接头、空轴电机以及多流道抛光头。抛光膏通过抛光膏泵送单元进入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转换接头,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转换接头上端与抛光膏泵送单元输送软管连接接,末端与空轴电机连接,抛光膏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空轴电机带动多流道抛光头旋转,实现被抛光零件材料去除。往复振动单元控制抛光头进行快速往复运动进而实现振动功能。多流道抛光头内部设置有多条通道保证抛光膏流出并粘附在被抛光零件表面。该抛光工具振动频率以及单位时间内抛光膏注入量均可调节,可以有效提高抛光过程中的中频段误差收敛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340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51290.X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铣削机器人加工轨迹优化方法,包括:获取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机器人各关节负载质量、刀尖加工轨迹、初始刀具姿态角和刀具姿态角极限值;根据所述刀尖加工轨迹生成离散轨迹点,通过所述离散轨迹点与所述初始刀具姿态角逆解出初始关节运动轨迹;建立目标优化模型,并使用所述目标优化模型对所述初始关节运动轨迹进行优化;本发明以各个关节的运动轨迹长度作为优化目标,将机器人各关节运动极限值与刀具姿态角极限值作为约束条件,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全局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将各关节负载质量赋权到各关节的运动轨迹中,减少大负载关节的运动轨迹,保证铣削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