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81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62033.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道加工技术领域,涉及液态金属在磨料液中的运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获取磨粒粒度、磨粒浓度、液态金属液滴质量、k时刻液态金属液滴的位置和运动速度、k+1时刻液态金属液滴的目标位置;拟合磨粒粒度和磨粒浓度与阻尼系数的关系,并构建阻尼系数方程、k时刻的粘性力方程、k时刻的净外力方程、k时刻的反馈力方程和k时刻的恢复力方程;基于k时刻的粘性力方程、k时刻的净外力方程、k时刻的反馈力方程和k时刻的恢复力方程之和为0,构建k时刻液态金属液滴运动控制方程,对k时刻液态金属液滴运动控制方程求解得到k时刻液态金属液滴的运动加速度,从而控制液态金属液滴的运动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14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908557.0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精密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基座;横向移动组件,架设于所述基座上;取料组件,设于所述横向移动组件上且能在横向移动组件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基座在x轴方向上移动,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动力机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作用下能实现在x轴与z轴之间旋转;纵向进料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横向移动组件下方,所述纵向进料组件用于实现物料在y轴方向的进料。本发明的优点包括能实现尺寸较小的手术刀片的精确上下料研磨,提高生产效率,上下料效率高、安全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2296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53603.3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感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聚二甲基硅氧烷、镍粉、镓铟合金和纳米银导电墨水组成,各组分比例为1g:1.5g:(0.3‑0.5)mL:(0.4‑0.6)mL。将各组分放入容器后搅拌使其完全混合均匀,去除气泡,放入模具中升温固化,冷却后得到所述的复合感应材料。该材料在常温下为流动胶状,加热后为稳定固态,灵敏度高,可塑形,能够适应狭小空间,实现了高精度和大量程的完美结合,同时该材料经过多次使用后电阻率能保持稳定,耐久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46215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1262984.2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提高裂纹传感元件中压电材料输出电荷的方法,包括对裂纹传感元件中压电材料在基底上的位置进行定位,包括:计算裂纹传感元件基底上裂纹尖端应力场内的最大正应力大小;计算求得最大正应力矢量方向;根据上述最大正应力大小,得出平面应力状态下基底上裂纹尖端应力场内最大正应力的分布等值线;根据所述分布等值线以及压电材料的长度,在裂纹尖端区域内选择相应长度的最大正应力分布等值线,并调整压电材料摆放曲线的位置,使其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矢量方向。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所得到的压电材料最佳摆放位置可以使压电材料有更高的电荷输出,极大地提高了裂纹传感元件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2995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407789.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考虑奇异点与碰撞避免的高阶光滑机器人曲面加工过程优化方法,技术要点在于:首先根据曲面扫掠覆盖要求以及加工要求,规划刀触点轨迹以及刀轴矢量角度范围。从而得到刀具位置轨迹,然后沿刀具位置轨迹对刀具的三维姿态进行优化。在刀具姿态优化的过程中,对刀具姿态的微分向量进行优化,通过给定的刀具姿态的初值,不断积分得到整体的刀具姿态轨迹。采用本申请的方法,能够保证生成的刀具轨迹具有高阶光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9695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062577.5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刀片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治具、上料推片以及第一驱动机构,上料治具具有纵向设置的定位槽,定位槽底部横向贯穿设置有刀片通道,上料推片连接第一驱动机构且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将定位槽底部的刀片自刀片通道推出;旋转夹持组件,包括旋转台、驱动旋转台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旋转台上的夹具,夹具具有夹口以承接上料推片推出的刀片;下料组件,包括纵向设置的下料导向片、第三驱动机构以及第四驱动机构,下料导向片在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能接近或远离夹具,以承接夹具开口处的刀片;控制机构,分别连接上料组件、旋转夹持组件以及下料组件,并控制其配合运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60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446646.7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悬臂梁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悬臂梁传感器包括相粘合的基部和杆部,基部为固定端,杆部为自由端,所述基部具有两端宽中间窄的收缩结构,且在其基部外表面沿着周向上设置有未完全包裹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具有纳米裂纹结构,所述导电层沿着基部轴向方向上的两端连接有输出电极,所述杆部为中空结构。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模板法成型工艺制备上述微悬臂梁传感器的方法,制备方法与材料相匹配,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本发明通过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利用自制模板法制备得到一种新型微悬臂梁传感器,在不影响稳定性的情况下,提升了传感器的应变极值以及促进应变集中,大大提高传感器的应变灵敏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31039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78601.0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裂纹应变传感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裂纹应变传感元件包括:基底层、金属薄膜、保护层、输出电极、封装层;所述金属薄膜设于基底层上,所述金属薄膜由两种金属材料沉积而成,所述金属薄膜设有图案化裂纹结构;所述保护层设于金属薄膜上;所述输出电极连接于金属薄膜,用于输出电信号;所述封装层设于保护层上。本发明的微裂纹应变传感元件制备方法相较现有裂纹制备技术具有更高精度的裂纹可控性且不会影响裂纹的使用寿命,以及更优化的实际操作难度;微裂纹的应变传感元件的高灵敏度、可穿戴性、小型化等特点可在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1821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14479.0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微型刀具的刃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依据待加工产品选择机床加工的磨削方式;B、建立X‑Y‑Z坐标系,模拟加工运动轨迹,进行加工运动学研究;C、依据坐标系,建立对刀模型,确定对刀误差以及误差补偿;D、对待加工产品进行磨削加工。通过对刀具的材质、形状等进行建模,从而对磨削方式、加工机床的运动学等进行分析,从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自动化加工磨削的方法,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高磨削效率的同时,又满足了同一类型刀具磨削的可重复性,而保证批次产品加工的稳定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