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蛋白发酵饮料的菌株筛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0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375046.5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蛋白发酵饮料的菌株筛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对适于脱脂乳发酵的嗜酸乳杆菌以及适于大米蛋白发酵的干酪乳杆菌的筛选;采用筛选得到的嗜酸乳杆菌对脱脂乳进行发酵,同时使用筛选得到的干酪乳杆菌对大米蛋白进行发酵;随后将经均质化处理和巴氏灭菌处理的脱脂乳和大米蛋白与添加剂混合,以制得蛋白质复合饮料。该蛋白质复合饮料能够实现动植物蛋白的营养互补,为人体提供均衡、适量的氨基酸,显著提升了乳饮料的营养价值,同时大米蛋白的低过敏性和易消化性特点降低了引发过敏反应的潜在风险,有利于推动食品和饮料行业创新,进而提供更健康、更均衡的产品。

    壳聚糖-米糠蛋白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391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0735278.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壳聚糖‑米糠蛋白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米糠蛋白复合物交联膜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米糠蛋白加入水溶液中,得米糠蛋白溶液;2)将米糠蛋白溶液高温变性处理,加入壳聚糖的醋酸溶液,形成壳聚糖‑米糠蛋白混合液;3)将谷氨酰胺转氨酶加入到上述壳聚糖‑米糠蛋白混合液,交联反应后,静置脱气;4)将脱气后的壳聚糖‑米糠蛋白混合液流延成膜,干燥,得壳聚糖‑米糠蛋白可食用膜。所得可食用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氧气油脂阻隔性、低水分子透过率等功能活性,是新型的天然可降解、绿色环保的可食用膜,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包装,农产品抗氧化、抑菌,以及生物医学新材料等领域。

    益生菌发酵果蔬原浆产品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5795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127835.9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饮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益生菌发酵果蔬原浆产品。是将果蔬原浆,经干酪乳杆菌NCU215发酵所得。本发明提供的益生菌发酵果蔬原浆具备以下特点:(1)充分利用新鲜果蔬可食用部分进行生产,与现有果蔬原浆所采用的榨汁浓缩法相比,对原料更有效利用,生产过程中产出废料减少;(2)可产生天然柔和酸味,有效去除水果中的青涩味及蔬菜中的野蒿味,并对水果中较为不愉悦酸味进行柔和;(3)通过益生菌发酵可将果蔬中氨基酸含量提高20%以上,产生多种芳香物质,风味物质提高30%以上,有效提高产品风味和口感;(4)充分保留果蔬原料中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5)延长产品保质期,防止腐败。

    脱镉大米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91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91288.6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脱镉大米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大米精深加工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米去除杂质后粉碎过筛,得大米粉;(2)将上述大米粉用正己烷进行脱脂,得脱脂大米粉;(3)将上述脱脂大米粉分散于水中,碱提,离心,得上清液;(4)调节上述上清液pH至4.5~5.0后,静置,离心,得沉淀;(5)将上述沉淀透析,一次干燥,得大米蛋白;(6)将上述大米蛋白分散于酸溶液中,调节温度至80~90℃,脱酰胺处理;(7)将脱酰胺处理后的大米蛋白透析,二次干燥,得脱镉大米蛋白。该方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成本较低,应用价值高,适宜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桑葚果浆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06742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0137810.5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桑葚果浆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下述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备而成:桑葚原浆85~100%,糖或代用糖0~15%。桑葚鲜果去杂洗净、打浆;加糖或代用糖调匀、均质;75~115℃灭菌5~40min;冷却至20~45℃;将植物乳杆菌按104~109CFU/mL的比例投入桑葚果浆中;30~40℃发酵24~72h,pH3.10~3.30时结束。发酵桑葚果浆可用于制备澄清型、活菌型、低糖型桑葚饮料。本发明制备的桑葚果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香气浓郁,柔和爽口,桑葚原浆经植物乳杆菌发酵后益生菌、短链脂肪酸得到显著提高。桑葚饮料消费范围广泛,为老少皆宜的佐餐佳品。

    一种预测茶油中其他掺杂油种类及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0241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106052.0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茶油中其他掺杂油种类及含量的方法,该技术方案首先通过收集不同种类和品牌的茶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向茶油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进行1H NMR检测,获得相应的图谱,通过PCA得分图确定最佳前处理方法。进一步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以及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性和定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校验,最后利用预测集对该模型进行鉴别。当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的掺假量在5%以上时,判别准确率在97%以上,核磁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可定量检测掺伪油的体积分数。该方法操作简单,技术可靠,可快速检测茶油中掺假油种类和掺假量。

    一种降低大豆小麦制备酱油中呋喃生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9543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0155074.1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热加工食品酱油中呋喃生成的方法,公开了向热加工前或热加工中的食品制备酱油中加入黄酮类抗氧化剂的组合,达到降低食品中呋喃的目的。该试剂包括以茶多酚和槲皮素为代表的植物化学素生物黄酮类物质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试剂可以作为干粉、溶液,或者在食品加工某个工艺期间加入。可以调节的包括所加入的试剂的种类及量,以达到在热加工食品中降低呋喃的含量至可以接受的水平,且不对本产品的风味、感官造成明显较坏影响。本发明方法能有效降低热加工食品制备酱油中呋喃的生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