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669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58662.8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31/0296 , H01L31/042 , H01L31/18 , H01L31/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V型能带结构的锑硫硒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光电材料及薄膜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酒石酸锑钾、硫代硫酸钠、硒脲混合得到前驱体溶液;分三步沉积,通过调节每一步中硒脲的加入量,并满足第二步中硒脲含量大于第一步和第三步,在水浴中进行反应,干燥后得到锑硫硒前驱体薄膜;将锑硫硒前驱体薄膜进行退火,由于沉积得到的第二层前驱体薄膜中S与Se的原子比小于第一层和第三层,即第二层前驱体薄膜带隙小于第一层和第三层,从而最终能够得到具有V型能带结构的锑硫硒薄膜。如此,采用上述具有V型能带结构的锑硫硒薄膜制作的太阳能电池,能够实现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协同提高从而获得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86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46847.2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密光学测量仪器系统校准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旋转器件型穆勒矩阵椭偏仪系统参数的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旋转器件型穆勒矩阵椭偏仪的成像透镜和物镜分别更换为1/4标准波片和反射镜;多次旋转所述1/4标准波片的方位角,并从旋转器件型穆勒矩阵椭偏仪的探测器处分别获取多个方位角下的光强信息;对光强信息进行傅里叶分析获得光强信息的傅里叶系数;建立光强信息的傅里叶系数与待校准系统参数的关系模型;不断调整关系模型中待校准系统参数的取值,直至关系模型中的傅里叶系数与上述傅里叶系数的误差在预设范围内则此时待校准系统参数对应的取值即为校准值。该方法通过两步校准即可实现对多个校准值的校准,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920863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0169743.5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是使用含有二硫化碳的液体接触处理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硒化锑薄膜层的表面,并以经处理后的硒化锑薄膜层的表面作为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表面。本发明通过对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硒化锑薄膜层的背表面进行处理改进,有效降低了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接触势垒,达到了提高器件的填充因子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1079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176171.3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32 , H01L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基底诱导取向生长的硒化锑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特定取向的氧化锌基底诱导生长具有择优取向方向的硒化锑薄膜;当氧化锌基底为(100)取向时,诱导生长出的硒化锑薄膜是以 方向为主导生长取向;当氧化锌基底为(002)取向时,诱导生长出的硒化锑薄膜是以 方向为主导生长取向。本发明中的方法可应用于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得到相应的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本发明通过对硒化锑薄膜制备工艺中关键的基底种类及其内部结构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生长的硒化锑薄膜其取向灵活调整,同时不依赖于硒化锑的沉积的基底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92086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69743.5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18 , H01L31/0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是使用含有二硫化碳的液体接触处理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硒化锑薄膜层的表面,并以经处理后的硒化锑薄膜层的表面作为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表面。本发明通过对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硒化锑薄膜层的背表面进行处理改进,有效降低了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接触势垒,达到了提高器件的填充因子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10797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76171.3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32 , H01L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18 , H01L21/02403 , H01L21/02433 , H01L21/02568 , H01L21/02631 , H01L3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基底诱导取向生长的硒化锑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特定取向的氧化锌基底诱导生长具有择优取向方向的硒化锑薄膜;当氧化锌基底为(100)取向时,诱导生长出的硒化锑薄膜是以 方向为主导生长取向;当氧化锌基底为(002)取向时,诱导生长出的硒化锑薄膜是以 方向为主导生长取向。本发明中的方法可应用于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得到相应的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本发明通过对硒化锑薄膜制备工艺中关键的基底种类及其内部结构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生长的硒化锑薄膜其取向灵活调整,同时不依赖于硒化锑的沉积的基底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51972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81234.9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95/00 , C08K2201/003 , C08L2201/08 , C09K5/14 , C08L53/02 , C08K7/18 , C08K2003/2227 , C08K2003/385 , C08K2003/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沥青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先将质量份数为8份~16份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溶解于12份~24份有机溶剂中,得到粘稠溶液;再将5份~500份无机导热填料与得到的粘稠溶液混合均匀,挥发溶剂、研磨均匀,得到导热填料预混料;将导热填料预混料与100份基质沥青充分混合,获得导热沥青复合材料初级料;最后将导热沥青复合材料铺展、热压得到导热沥青复合材料。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导热沥青复合材料,无机导热填料选择性分布在SBS相中,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热性能,尤其适用于热界面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49747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74642.X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体积分数1%至30%的无机粒子、0.1%至10%的银纳米线以及环氧树脂,无机粒子和银纳米线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中,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在20nm至50μm之间,其导热率在2W/m·K至280W/m·K之间,银纳米线的长径比大于等于60。其制备方法为:(1)将银纳米线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并超声分散;(2)加入无机粒子和环氧树脂;(3)减压蒸馏;(4)加入固化剂均匀混合并固化。本发明通过将无机粒子和银纳米线复合,使其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中,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997485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32473.2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0F3/00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爬壁机器人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两栖跨介质吸附机构、爬壁机器人及其吸附控制方法,吸附机构包括吸附腔、水下负压装置和水上负压装置,吸附腔为一端开口的腔室结构,吸附腔的开口端为吸附接触端,水下负压装置设置在吸附腔的内部、用于在水下环境中形成涡流使得吸附腔具有水下吸附力,水上负压装置设置在吸附腔上且连通吸附腔的内外、用于在水上环境中对吸附腔抽气使得吸附腔具有水上吸附力。本发明通过水上负压装置从吸附机构内部抽气提供水上吸附力,还可通过水下负压装置带动水流高速旋转形成涡流从而提供水下吸附力,有效解决了爬壁机器人在水上/水下跨介质环境下吸附的问题,扩大了爬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1569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35437.4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蒸发制备柔性大面积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柔性聚合物基底上依次制备透明导电层、空穴传输层、无机钙钛矿光吸收层、钝化层、电子传输层、缓冲层和电极层。本发明利用热蒸发一步制备出大面积柔性无机钙钛矿光吸收层,避免了高温后退火对柔性聚合物基底的伤害,进而提高了成品良率和效率。本发明制备的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较好且轻薄可弯曲,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